马爱冬 作品数:10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胃癌结直肠转移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胃癌结直肠转移瘤的MSCT表现。方法分析52例胃癌结直肠转移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1)胃癌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及两者混合者45例;Ⅲ型及Ⅳ型48例;2)转移瘤表现为均匀增厚型39处,非均匀增厚型21处,管腔内生肿块型6处,管腔外突肿块型4处;3)转移瘤表现为均匀性强化16处;不均匀性强化10处;分层样强化44处;4)12例(52.2%)女性患者伴卵巢转移。结论发生结直肠转移的胃癌病理类型主要为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Borrmann分型以Ⅲ、Ⅳ型为主。结直肠转移瘤最具特征性的CT征象为肠壁呈靶样同心圆样改变。女性患者常伴卵巢转移。 马爱冬 杨慧 魏然 李万湖 黄勇关键词:胃癌 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 2005年 肠套叠是由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形成。婴幼儿肠套叠也称原发性肠套叠或无诱因性肠套叠,约占全部儿童肠套叠的95%,其发病年龄的高峰期为5—9个月的儿童,1岁以内患儿约占60%,2岁以内患儿约占80%,新生儿罕见。冬春季时较多见,男:女约为4:1。病因不明,有人认为婴儿回盲部系膜尚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是引起肠套叠的原因;也有人提出是由于腺病毒感染,回肠远端淋巴组织增生和肠运动机能发生紊乱所致: 刘传照 马爱冬关键词:婴幼儿 肠套叠 空气灌肠 X线监视 52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分析 2004年 临床资料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36例单侧,16例两侧。10岁以下16例,10-20岁20例,20-30岁12例,30岁以上4例。病理证实前,32例临床诊断为淋巴结结核,4例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2例淋巴结恶性肿瘤,1例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瘤,1例诊断为神经鞘瘤。患者以颈部肿块就诊,32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马爱冬关键词:颈部淋巴结结核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 MRI检查 腹部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腹部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部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CT与病理学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检出效果比较均无显著差异(χ^(2)=3.077、2.035、1.333、1.018、0.000、0.000,均P>0.05);化脓性阑尾炎的渗出CT征象率高于其他类型阑尾炎(χ^(2)=11.101,P<0.05);穿孔坏疽性阑尾炎的管径高于其他类型阑尾炎(t=54.715,P<0.05)。结论腹部CT诊断鉴别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较好。 马爱冬 张勇关键词:腹部CT 急性阑尾炎 超声 外毛根鞘癌11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11例外毛根鞘癌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35~93岁,平均66岁.皮损均在面部、头皮曝光部位,临床表现为外生性肿物、表面可破溃.组织病理示:肿瘤组织呈实体状、分叶状、小梁状,主要由不典型的透明细胞构成,以伴有外毛根鞘角化的上皮细胞增生为特征.11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治疗.随访3年,均无复发. 马爱冬 刘郭 赵凤英 史冬梅关键词:皮肤附属器 外毛根鞘癌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20例腹部韧带样瘤的临床与CT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我院1999~2009年经病理证实为韧带样纤维瘤的20例患者。结果:20例患者年龄18~50岁。男性3例,女性15例,均有手术病史或妊娠史。3例阑尾切除术,4例宫外孕手术史,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5例经产妇,3例剖宫产史,20例患者均由手术广泛切除。术前均经CT平扫、增强扫描及B超检查,随访1~5年,2例术后复发。结论:韧带样纤维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多为有腹部手术病史者。韧带样纤维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治疗时较好。按低度恶性肿瘤治疗,疗效较好。 马爱冬 刘传照 薛壮关键词:腹部 韧带样瘤 骨硬纤维瘤 2006年 骨硬纤维瘤(desrnoplastic fibrorna of bone)又称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以肿瘤细胞产生丰富胶原纤维为特征的良性肿瘤。极为少见,我院曾收治3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例1女30岁:16年前无明显原因发现右前臂肿物,轻微胀痛,10年前肿物长至鸡蛋大小,在当地医院手术诊为纤维瘤。术后1年在原手术疤痕处再次出现肿物,并逐渐长大,入院时肿瘤已大如鸭蛋并凸出皮肤表面约3cm。界限不清,不活动,基底较广:X线表现:右尺骨、桡骨骨干相对面骨皮质广泛大小不等的鼠咬状骨质破坏,凹凸不平,边缘稍硬化,中段有不规则骨增生,病变区有花边样骨膜增生,手术所见:肿瘤呈白色,无包膜,质地硬。 刘传照 马爱冬关键词:硬纤维瘤 尺骨 韧带样纤维瘤 胶原纤维 病理证实 医院手术 泌尿系结核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8 2004年 随着全球范围结核病的复燃,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又重新受到重视。泌尿系结核是肺外结核最常见的表现类型。泌尿系结核绝大多数是由原发肺结核经血行播散到肾脏的。 马爱冬 薛壮关键词:泌尿系结核 影像学诊断 输尿管结核 肾结核 X线平片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分析——附两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2018年 目的提高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影像资料。结果两例均为临床确诊的Peutz-Jeghers综合征,均有腹痛病史,均有小肠息肉继发肠套叠,形成肠梗阻病史;其中1例并有乳腺癌和子宫病变,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相一致。结论 Peutz-Jeghers综合征以反复便血、腹痛、特定部位皮肤黏膜黑斑、消化道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及家族遗传性为特征,且有息肉恶变及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能,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息肉的切除或者摘除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需定期随访。 马爱冬 史冬梅 张千里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 肠息肉 肠套叠 影像诊断 多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和胡桃夹现象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胡桃夹综合征(NCS)和胡桃夹现象(NCP)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患者22例,其中NCS患者13例,NCP患者9例。评价CT平扫图像肠系膜上动脉(SMA)、左肾静脉(LRV)的可见性。在CT增强重建图像上测量主动脉SMA夹角(AMA)、LRV近段最宽处前后径(D1)、经AMA处前后径(D2)并计算D1/D2比值。结果成人SMA、LRV在MDCT平扫图像上可见性较好。NCS组AMA、D1、D2、D1/D2分别为15.14°±3.54°,(11.00±2.38)mm,(2.76±0.43)mm,4.08±1.19;NCP组分别为22.42°±4.97°,(10.55±1.66)mm,(4.00±0.70)mm,2.70±0.53。两组AMA、D2、D1/D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DCT平扫可以提示或排除NCP、NCS的诊断。MDCT增强成像可以全面评估腹部血管形态和LRV侧支循环,结合临床可确诊NCS。 马爱冬 吴涛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胡桃夹现象 胡桃夹综合征 多排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