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婧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通脉散冷敷治疗康莱特所致静脉炎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通脉散冷敷治疗康莱特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57例静滴康莱特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自制通脉散局部冷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注射液湿敷,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组有治疗3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通脉散冷敷治疗康莱特所致静脉炎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马婧
- 关键词:通脉散康莱特静脉炎护理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3年
-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居全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直肠癌目前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分子靶向及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药配合放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已得到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证据支持,中医药的治疗可以参与到整个结直肠癌治疗的全过程当中,尤其在维持治疗阶段其患者收益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在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
- 李晓琳马婧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结直肠癌直肠癌
- 通脉散冷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通脉散冷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药物性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给予通脉散冷敷,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散冷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比硫酸镁湿敷的疗效显著。
- 马婧李斯文李晓琳
- 关键词:药物性静脉炎通脉散硫酸镁疼痛
-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与应用
- 王家兰毕怀梅马婧杨茜张朔玮夏蕊
-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与应用”项目,通过文献整理、研究调查、专家函询等方法,围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从培训教材、师资、项目、方法、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项目研究,从2012年-2016年,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医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 通脉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通脉散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顺序将6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将通脉散均匀涂于纱布,厚度0.5~1 cm,面积稍大于病变部位,外敷并用胶布固定。对照组予硫酸镁湿敷,每日2次,每次不少于2 h。均3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8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3.33%(25/3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7)。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P<0.05),TNF-α、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平衡相关。
- 马婧李晓琳张清文
- 关键词:通脉散化疗性静脉炎炎症因子
- 结肠灌注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中的运用
- 2016年
- 目的分析结肠灌注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科收治的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1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均给予顺气导滞中药灌肠治疗,且采取结肠灌注方式;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疗效比较。结果 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15例患者中未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 马婧
- 关键词:结肠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