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君
- 作品数:25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正畸医师采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加速正畸牙移动以缩短治疗时间。骨皮质切开后快速牙移动的理论基础与局部加速现象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该技术可以使正畸治疗时间缩短为传统治疗时间的1/2~1/3,并且牙根吸收减少,牙槽骨量增加,且复发较低,适用于大部分错牙合畸形。尽管骨皮质切开加速牙移动有诸多优点,但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对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缺乏完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韦溅萍马佳君张锡忠
-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正畸
- 颈椎骨量化法判断天津地区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
- 2008年
- 【目的】应用量化方法对天津地区10~15岁青少年颈椎骨发育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其变化趋势,确定标准值范围,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判断个体骨骼的成熟度。【方法】选取10~15岁患者238例,其中男113例,女125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用WinCeph8.0头影测量分析与图像数据管理系统测量第三、四颈椎体中部的高度和前后径长度,求其比值H3/AB和H4/AP4,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15岁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其颈椎H3/AB、H4/AP4值的均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无性别差异,得出不同阶段的均值范围及其变化曲线图。【结论】现阶段天津地区青少年颈椎H3/A岛、H4/AP4值变化趋势与青春生长发育期具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在临床中可以用颈椎H3/AR、H4/AP4均值范围及其变化曲线图,对青春生长发育期所在阶段准确量化的预测和评价。
- 马佳君苍松王建国
- 关键词:颈椎骨
- 天津地区少年儿童青春发育期骨成熟状况的研究
- 目的:通过对天津地区9~16岁少年儿童手腕骨及颈椎骨发育状况的研究分析,探讨现阶段天津地区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水平,以及手腕骨和颈椎骨成熟度对青春发育期的预测,并希望为临床正畸医生提供一个更准确地判断个体骨骼成熟度的量化方...
- 马佳君
- 关键词:骨龄手腕骨颈椎骨青春发育期
- 文献传递
-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
- 2003年
- 马佳君
- 关键词:正畸错HE多曲方丝弓
- 正畸医师与普通人对尖牙替代上颌侧切牙患者微笑的审美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正畸医师与普通人对尖牙替代上颌侧切牙正畸治疗和正常完整牙列者的微笑审美差异。方法:选取以尖牙替代上颌侧切牙进行矫治的患者25例,分为两组,即单侧组(单侧尖牙替代)10例和双侧组(双侧尖牙替代)15例。选取完整牙列者20例为对照组。拍摄患者治疗后面下1/3微笑像,由正畸医师和普通人两组用VAS方法评价每一张微笑像吸引人的程度。结果:正畸医师与普通人对单侧尖牙替代患者的微笑美学评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畸医师比普通人评分低;两者对双侧组和对照组的评价无统计学差异。正畸医师对单侧尖牙替代患者微笑美学评价低于双侧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双侧组和对照组的评价无统计学差异;普通人对3组的评价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正畸医师对单侧尖牙替代患者微笑的美学评价低于正常完整牙列者,而普通人的评价没有差异。双侧尖牙替代患者微笑吸引力与正常完整牙列者无显著差异。
- 韦溅萍马佳君张锡忠
- 关键词:微笑
- 颏部形态与正畸矫治拔牙设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颏部突度对临界拔牙病例矫治设计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年龄15~18岁之间已完成正畸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男22名,女28名,平均年龄16.5岁.其中25例为拔牙矫治,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25例采用非拔牙矫治.矫治后侧貌良好,覆合覆盖正常,完成头影测量19项,并对50例临床牙[牙合]畸形拔牙与非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前牙颌面硬组织、及软组织治疗前后变化进行对比的回顾性研究,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并进行拔牙概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前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在Pog-NB与L1-NB测量项目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og-NB与拔牙概率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拔牙组颏部突度明显小于非拔牙组,下切牙唇倾度明显大于非拔牙组.而上前牙突度、倾斜度及上下颌骨突度项目在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软组织在两组病例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 对于临界拔牙病例制定矫治计划时,为达到良好的侧貌,避免产生正畸面容,要综合考虑影响侧貌的鼻唇颏协调一致.颏部突度越大,拔牙的概率越小,下切牙可在一定程度上唇倾来调整患者侧面曲线使其更为协调.
- 时一兵王建国马佳君王璐苍松
- 关键词:正畸拔牙
- 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亲子间颅颌面形态的遗传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亲子之间的不同颅颌面结构的遗传度研究,探讨遗传因素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及其父母拍摄头颅侧位片,选取29个测量标志点,26个测量项目,分别用均父母-子代回归系数法和单亲一子代回归系数法估算不同测量项目的遗传度。结果均父母-子代回归系数法显示,亲子之间颅骨、上下颌骨有很高的遗传度,达到70%~90%,角度的遗传度高于线距的遗传度,代表牙齿和软组织的大部分测量项目的遗传度都在30%-40%左右。单亲.子代回归系数法显示,硬组织和软组织中母子的遗传度大于父子的遗传度,性别在亲子间的遗传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亲代的颅颌面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子代颌骨的生长发育。
- 宁振娟王建国马佳君苍松
- 关键词:遗传度先证者
- 拔除上颌中切牙的正畸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拔除上颌中切牙进行矫治的疗效和治疗特点。方法:选择拔除上颌中切牙进行矫治的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开始治疗年龄平均17.2岁。拔除双侧上颌中切牙和下颌2颗第一前磨牙者5例;拔除单侧上颌中切牙及对侧第一前磨牙和下颌2颗第一前磨牙者4例。进行治疗前后Bolton指数、X线头影测量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前预测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分别为80.14%和91.31%;治疗后分别为78.68%和90.28%。X线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U1-NA(mm)、U1-NA、L1-NB(mm)、L1-NB、U1-SN、L1-MP、UL-E、LL-E的值减小(P<0.05)。结论:根据Bolton指数分析,进行个体化设计,拔除双侧上颌中切牙或单侧上颌中切牙及对侧第一前磨牙和下颌2颗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 韦溅萍马佳君
- 关键词:上颌中切牙拔牙矫治正畸
- 多曲方丝弓技术在正畸治疗后期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马佳君
- 关键词:多曲方丝弓正畸
- 骨性Ⅲ类错颅面结构及发育的性别差异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性Ⅲ类错颅面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154例,男女分别分为恒牙初期和恒牙期2组,拍摄治疗前头颅定位侧位片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4组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男性颅底、上颌、下颌、前面高和后面高的线距均显著大于女性;恒牙期女性Y轴角小于男性。从恒牙初期到恒牙期,男性后颅底、下颌长和垂直面高增长显著;女性前颅底、上颌长、下颌长、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有显著增长,上下颌的矢状不调(ANB和NA-PA)加重,下颌平面角明显减小。结论:骨性Ⅲ类错的颅面形态及发育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应考虑男女的不同。
- 韦溅萍王建国苍松马佳君
- 关键词:颅面形态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