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辉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1篇蛋白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颅内血...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细胞
  • 1篇多药耐药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血肿
  • 1篇抑素
  • 1篇抑制胶质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内血肿
  • 1篇评分

机构

  • 4篇孝感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饶辉
  • 3篇魏俊
  • 3篇王威
  • 3篇杨珉
  • 3篇董伟
  • 2篇何贵山
  • 2篇蔡曙州
  • 2篇彭付学
  • 1篇蔡曙洲
  • 1篇付汉东
  • 1篇吴学群
  • 1篇涂珍
  • 1篇王汉平
  • 1篇杨明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和发生机制,为降低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72例(发生脑梗塞患者59例)的性别、年龄、伤情(GCS评分)、颅底骨折、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受伤方式(是否有旋转)、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动脉血压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伤情、脑疝与否、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否、颅底骨折与否、受伤方式(是否有旋转)、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动脉血压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年龄、受伤机制、伤情程度、脑疝与否、术前时间、术中低平均动脉血压、颅底骨折等是外伤性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及时、有效、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魏俊杨珉王威董伟饶辉蔡曙州彭付学何贵山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塞
血清C反应蛋白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三组,以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清CRP在伤后第1、3、7、14天上午6时的浓度。结果中、重型组在受伤后当天的CRP即升高,第3天达到最大值;而轻型组除伤后第3天CRP高于正常值外,其他时间均在正常范围。伤后第1、3、7和14天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浓度均相差显著(P<0.05)。出院半年后按GOS评分评定预后,良好45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9例。预后良好(含良好和中残)者伤后1、3、7和14d血清CRP浓度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含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者(P<0.05)。结论血清CRP的浓度对颅脑损伤程度及其患者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蔡曙洲董伟付汉东魏俊王威吴学群饶辉杨珉
关键词:颅脑损伤C-反应蛋白
内皮抑素抑制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GL15细胞磷酸糖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对阿霉素(ADM)诱导的大鼠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GL15(GL15/ADM)细胞磷酸糖蛋白(P-gp)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胶质瘤肿瘤耐药的影响。方法将内皮抑素质粒转染胶质瘤耐药细胞,应用免疫印迹法、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后6,12,24,48h不同时间段P-gp表达水平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和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后6h即可发现P-gp表达水平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随转染后时间的延长而递减;转染后6h即可发现caspase-3活性明显上升(P<0.05),且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增;转染后6、12、24、48h肿瘤细胞凋亡率上升,并与非转染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皮抑素能通过上调Caspase-3的活性,明显抑制胶质瘤耐药细胞中P-gp表达水平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助于提高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效果。
杨珉蔡曙州魏俊王威董伟饶辉涂珍杨明王汉平彭付学何贵山
关键词:脑胶质瘤内皮抑素多药耐药细胞株
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应对症治疗,对照组使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GO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观察组GOS评分(2.15±0.23)分、GCS评分(8.52±1.43)分、认知功能(5.56±0.68)分、运动功能(68.38±8.65)分VS对照组GOS评分(2.17±0.21)分、GCS评分(8.49±1.40)分、认知功能(5.53±0.72)分、运动功能(68.41±8.61)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OS评分、GCS评分、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GOS评分(4.41±0.35)分、GCS评分(13.67±0.56)分、认知功能(8.83±1.01)分、运动功能(86.42±5.65)分均高于对照组GOS评分(3.54±0.47)分、GCS评分(11.59±1.05)分、认知功能(7.81±1.42)分、运动功能(76.15±7.4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GOS评分与GCS评分,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在临床推广使用。
饶辉
关键词: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GOS评分GCS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