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永彩

作品数:14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流式细胞
  • 5篇免疫
  • 3篇人类白细胞
  • 3篇人类白细胞抗...
  • 3篇人类白细胞抗...
  • 3篇强直
  • 3篇强直性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表型
  • 3篇白细胞
  • 3篇表型
  • 2篇强直性脊椎炎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流式细胞仪
  • 2篇流式细胞仪测...
  • 2篇脊椎炎
  • 2篇核心抗原
  • 2篇分析仪

机构

  • 12篇武汉大学
  • 12篇武汉生物制品...
  • 2篇卫生部

作者

  • 14篇饶永彩
  • 12篇洪俊
  • 2篇张平安
  • 1篇陈进
  • 1篇梅四清
  • 1篇陈济民
  • 1篇袁荣华
  • 1篇田华
  • 1篇袁仙桃
  • 1篇李艳
  • 1篇赵丽萍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3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5
  • 1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在HBV血清标志物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对Roche Cobus E601(E601)和Abott Architecti 2000(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咐测定(ELISA)法的HBV标志物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3种方法对4个批次(188、215、178、180份)共761份样本的4种HBV血清标志物---HBV表面抗原(HBsAg)、HBV表面抗原抗体(HBsAb)、HBVe抗原(HBeAg)、HBVe抗原抗体(HBeAb)进行平行检测。对于3种方法中HBeAg和HBsAg测定结果有差异的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仪进行复查。结果3种方法中HBsAg的符合率最高(98.94%),其次是HBeAg(94.94%)、HBsAb(90.70%)和HBeAb(83.3%)。i2000能对HBsAg和HBsAb进行定量分析,E601只能对HBsAb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2000和E601的HBsAb定量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4种标志物测定结果中E601和i2000间的符合率都明显高于ELISA和E601(或i2000):且无论是E601还是i2000其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E601的HBeAb测定结果的阳性率在3种方法中最高(61.67%)。结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HBsAg和HBsAb定量对于评估HBV疫苗接种效果与HBV复制水平有着传统ELISA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自动免疫分析的重复性和敏感性要好于传统ELISA。E601的HBeAb测定敏感性过高存在假阳性。
洪俊饶永彩
关键词: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估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测定方法,用于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在缩短HCV窗口期诊断时间上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为该方法用于临床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特异性评估:对1 948份未感染HCV阴性血样(1 500份供血者的血样、400份健康检查的血样及48份非丙肝患者血样)进行HCV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首先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HCV抗体进行测定,所有标本全部阴性;然后将上述标本全部进行HCV核心抗原测定,凡初次阳性的标本复查1次;并用HCV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HCV荧光定量PCR)进行确证。敏感性及丙肝早期诊断应用价值评估:对55例丙肝患者及9套HCV血清panel进行HCV核心抗原测定;阴性结果复查,并用HCV荧光定量PCR确证。方法内及方法间精密度评估:对2份HCV RNA阴性、HCV抗体阴性的标本进行HCV核心抗原重复测定,并计算均数及CV值。结果非HCV感染标本测定结果表明,1 500份血库标本中有8份在初次HCV核心抗原测定时出现阳性(0.53%),400份健康检查血样HCV核心抗原测定结果全阴,48例住院非丙肝患者HCV核心抗原检测结果只有1例阳性(2.08%)。上述抗原阳性血样的HCV荧光定量PCR均为阴性,特异性为99.54%;96份HCV感染的血样(55例来自丙肝患者;41份来自9套HCV血清panel)进行HCV核心抗原测定及HCV荧光定量RNA测定,结果表明有92份HCV核心抗原测定阳性,敏感性为95.83%;对9套HCV血清panel测定结果表明,与HCV抗体方法相比,HCV抗原测定及HCV荧光定量PCR都能显著地将HCV感染窗口期平均缩短至36 d;方法内及方法间精密度的CV值均小于10%。结论 HCV核心抗原ELISA测定法具有与传统HCV荧光定量PCR相同的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明显缩短HCV早期感染窗口期,有效阻止HCV的传播。
洪俊饶永彩
关键词:核心抗原窗口期多聚酶链反应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三种检测方法的对比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对流式细胞术(FCM)B27/B7双标法用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探讨HLA-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柱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方法采用FCM B27/B7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及引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测定76名正常人、57例原发AS和106例继发性脊柱炎患者HLA-B27。结果CDC、SSP-PCR和FCM B27/B7双标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3%和78.5%、88.4%和86.3%、86.8%和88.9%。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CM B27/B7双标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
洪俊张平安李艳饶永彩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强直性脊柱炎流式细胞术
髓过氧物酶(MPO)孤立表达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孤立表达MPO非典型B-ALL患者在临床预后方面与B-ALL和MPAL(B系/髓系)的差异,非典型B-ALL中流式MPO孤立表达阳性的频率以及流式与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在MPO阳性结果方面的一致性。方法对217例B-ALL样本,31例B-All-isoMPO和19例MPAL(B/myeloid)3组患者样本的流式免疫表型、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并对结果数据采用生存分析评估3组患者MPO表达对CIR,EFS和OS的影响。结果在2013到2017年间所有诊断为B-ALL和MPAL(B/Myeloid)的白血病病例中,B-All-isoMPO病例约占总体的11.6%(31/267)。B-ALL-iso MPO组在校正年龄、WBC和性别差异后复发风险仍明显增加(HR2.57、95%CI 1.01-6.15、P=0.0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LL-iso MPO患者EFS显著低于B-ALL(log-rank检验P=0.0053)。B-ALL、B-ALL-isoMPO和MPAL 3组的生存率在对数秩检验上差异无显著性(P=0.7137)。结论BALL患者孤立表达MPO可能会明显增加患者复发风险并显著降低EFS。
洪俊饶永彩
CD20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CD200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在Matutes免疫表型评分(MS)系统中添加CD200是否可以提高原有免疫表型评分系统在CLL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36例CLL相关疾病患者(CLL相关组)和64例非CLL相关疾病患者(非CLL相关组)骨髓标本中的CD5、CD23、FMC7、SmIg、CD79b和CD200等多种标志物表达情况进行检测。CD200表达水平的表示方式有阳性细胞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比(MFIR)两种。分析CD200作为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CLL相关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采用McNemar检验评估改进后的免疫表型评分系统(包含CD200)和原MS在CLL相关疾病临床诊断中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CD200在CLL相关组的表达水平,无论是以阳性细胞百分比还是以MFIR表示,均高于非CLL相关组(P<0.05)。CD200作为CLL诊断的单个标志物,表达水平以阳性细胞百分比表示时,其灵敏度明显高于FMC7、CD79b和SmIg(P<0.05),与CD23和CD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度明显低于其他标志物(P<0.05);而其准确性明显高于SmIg(P<0.05),而与其他MS标志物相似(P>0.05)。在MS中添加CD200后改变了200例研究对象中19例的临床诊断,可正确识别136例CLL相关疾病患者中的124例,将MS的CLL诊断准确性从84.3%提高到94.7%(McNemar检验,P<0.01)。结论CD200是CLL诊断中有价值的标志物,单个标志在CLL诊断中特异性不强,但当结合MS时可显著提高CLL诊断的准确性。
洪俊饶永彩
关键词:CD200免疫表型
应用蚀斑抑制中和法检测乙型脑炎疫苗效力
1992年
本文用BHK-21细胞系蚀斑抑制中和法(RRNT)检测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效力,同时与小鼠免疫攻击法进行比较。PRNT每次均设病毒对照组、P_3免疫血清对照组,并用参考苗作判定标准。在四次试验中,病毒对照组的P值均>0.05;免疫血清对照组的50%空斑形成单位(PFU)减少率均在1:1600附近,重复性好。在小鼠免疫攻击法检测合格的24疫苗中,ID_(50)<0.0001的有4批用PRNT检测不合格,而另外ID50在0.00032~0.0001的8批中,用PRNT检测却全部合格。两法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袁荣华田华庞名通饶永彩
关键词:乙型脑炎疫苗
pH值对冻干乙脑活疫苗滴度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饶永彩赵丽萍杜碧琳
关键词:冻干PH值滴度
HCV核心抗原测定用于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诊断临床价值的评估被引量:18
2005年
洪俊饶永彩
关键词:HCV核心抗原丙型病毒性肝炎窗口期RNA
基于CD157的四色法流式细胞术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NH克隆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2022年
目的验证基于CD157的四色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简称CD157流式法)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克隆检测的可行性,并为PNH克隆检测提供一种FLAER法的替代方法。方法评估CD157流式法检测PNH克隆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采用CD157流式法、FLAER法和CD55/CD59流式法对45份含不同克隆大小的PNH患者样本进行测定,并比较3种方法诊断PNH的效能。结果CD157流式法检测中性粒细胞PNH克隆和单核细胞PNH克隆的批内、批间精密度[以变异系数(CV)表示]分别为0.07%~3.01%、0.19%~7.19%和0.28%~4.95%、0.27%~7.98%。CD157流式法与FLAER法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克隆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2>0.99),一致性良好(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PNH克隆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13%、0.07%)。CD157流式法和FLAER法诊断PNH的敏感性(均为100.0%)高于CD55/CD59流式法(94.0%)。结论CD157流式法的批内检测性能良好,FLAER法和非FLAER法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不使用FLAER的情况下,或可作为FLAER法的替代方法。
洪俊饶永彩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
流式HLA-B27测定法在强直性脊椎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流式细胞仪(FCM)B27/B7双标法用于强直性脊椎炎(AS)患者B27基因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探讨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方法采用FCM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及引物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SSP-PCR),对76例正常人、57例原发AS和106例继发脊椎炎患者进行B27测定。结果 CDC、SSP-PCR和FCM双标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3%和78.5%、88.4%及86.3%、86.8%和88.85%。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M HLA-B27/B7双标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
洪俊饶永彩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强直性脊椎炎流式细胞仪测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