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莹琰

作品数:237 被引量:594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103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1篇农业科学
  • 9篇文化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1篇莴苣
  • 69篇叶用
  • 68篇叶用莴苣
  • 61篇生菜
  • 32篇栽培
  • 29篇抽薹
  • 27篇高温
  • 24篇蔬菜
  • 22篇基因
  • 17篇胁迫
  • 15篇植物
  • 15篇水培
  • 14篇高温胁迫
  • 13篇营养品质
  • 11篇富硒
  • 10篇蛋白
  • 9篇结球
  • 9篇克隆
  • 8篇叶面
  • 7篇抗氧化酶

机构

  • 217篇北京农学院
  • 17篇农业应用新技...
  • 10篇北京市优质农...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北京农业职业...
  • 3篇西宁市蔬菜技...
  • 2篇国家农业信息...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2篇北京农业智能...
  • 2篇北京市植物保...
  • 2篇西宁奥来利农...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职业...
  • 1篇北京市农业技...
  • 1篇中国人民财产...
  • 1篇西安职业技术...
  • 1篇北京农业机械...
  • 1篇北京市裕农优...

作者

  • 237篇韩莹琰
  • 150篇范双喜
  • 143篇刘超杰
  • 119篇郝敬虹
  • 29篇杜巍
  • 29篇秦晓晓
  • 16篇刘雪莹
  • 12篇程继鸿
  • 12篇陈青君
  • 12篇李君平
  • 10篇王建立
  • 10篇李婷
  • 10篇杨瑞
  • 10篇高琦
  • 8篇王绍辉
  • 8篇赵真真
  • 8篇刘然
  • 7篇任月
  • 7篇张卿
  • 7篇王璐

传媒

  • 62篇北京农学院学...
  • 17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蔬菜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蔬菜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核农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园艺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现代园艺
  • 2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植物保护
  • 1篇长江蔬菜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2篇2024
  • 25篇2023
  • 19篇2022
  • 21篇2021
  • 13篇2020
  • 19篇2019
  • 25篇2018
  • 15篇2017
  • 21篇2016
  • 16篇2015
  • 16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不同方式清洗后油菜中残留毒死蜱的差异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不同方式清洗后油菜中残留毒死蜱的差异的检测方法,包括:将用毒死蜱处理的油菜采收后,随机抽取油菜植株,取所述油菜植株的叶片作为样品;选取不同的清洗方式对所述样品进行清洗,清洗后将所述样品制成样品溶液,将所...
韩莹琰范双喜李梅杨瑞湛兰任月
文献传递
叶用莴苣热激蛋白基因LsHsp70-2711的克隆及高温胁迫下的功能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通过克隆Hsp70相关基因,并利用VIGS分析叶用莴苣热胁迫下Hsp70表达量和形态变化,为解析热激蛋白基因Hsp70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及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技术,获得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2711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高温时间下的叶用莴苣热敏品种‘P-S11’和耐热品种‘G-S59’的表达差异,确定基因和高温的相关性。根据VIGS技术,构建p TRV-LsHsp702711瞬时沉默载体,转化农杆菌GV1301,注射法侵染叶用莴苣叶片,三周后经PCR鉴定得到阳性植株。对照组和阳性组在基因表达和形态上进行对比,对照植株和阳性植株热胁迫和干旱处理后再次分析LsHsp70-2711的表达特性,观测形态变化。【结果】LsHsp70-2711 cDNA全长为2 226 bp,开放阅读框为2 154 bp,编码718个氨基酸,与拟南芥(NP_187864.1)、番茄(NP_001266213.1)、水母雪莲花(AAB99745.1)等物种的Hsp70同源性达到80%以上,证明此基因属于Hsp70家族。根据qRT-PCR结果,高温胁迫下该基因在两个品种中的表达均上调,在耐热品种中总体表达水平均高于热敏品种,耐热品种LsHsp70-2711的表达量最大值出现在42℃、60 min,37℃、60 min时热敏品种基因表达量达最大值,且在42℃高温下热敏品种‘P-S11’中基因表达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受到抑制,而耐热品种‘G-S59’则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此结果和田间两品种间耐热差异表现相符合。亚细胞定位显示,LsHsp70-2711主要在细胞质中。将构建好的载体侵入叶用莴苣,鉴定后获得阳性植株。由定量PCR结果可知,未进行胁迫处理的阳性植株与对照株相比,LsHsp70-2711表达量下降,茎长明显增长。热胁迫和干旱处理后的阳性植株LsHsp70-271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高温处理对LsHsp70-2711的影响大于干旱胁迫。【结论】LsHsp70-2711属于Hsp70基因家�
李雅博李婷韩莹琰范双喜
关键词:叶用莴苣HSP70高温胁迫基因沉默
一种盆栽蔬菜打孔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盆栽蔬菜打孔器,包括:下基板、上基板和打孔单元;打孔单元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和短节管,内套管设置在上基板的安装孔上,外套管设置在下基板的安装孔上,内套管插置在外套管内;内套管的上端开放、下端封闭,内套...
刘超杰李承洁秦晓晓韩莹琰郝敬虹范双喜
文献传递
一种结球生菜的高效留种及采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球生菜的高效留种及采收方法,包括步骤:结球生菜的播种、日常田间管理、赤霉素喷施、手松叶球并进行防倒伏处理、种子采收及晾晒提纯。采用赤霉素喷施结球生菜植株的方式,可以促进生菜生长,降低低温对其生长发育的抑...
韩莹琰范双喜及雪良刘雪莹封林林王柬人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生菜深加工的批量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蔬菜切割装置,具有切割效率高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菜深加工的批量切割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排成一行的切菜机构,所述切菜机构包括刀架,所述刀架下方设置有两个铰接的切刀,两个所述...
郝敬虹潘高扬范双喜韩莹琰肖爽刘超杰杜巍
文献传递
一种教学用可视调节式蔬菜定植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教学用可视调节式蔬菜定植器装置,包括:不锈钢中空圆柱体、横置手柄、可视窗、螺纹矩形支架和圆形旋转螺纹装置;其中,不锈钢中空圆柱体的后端设有横置手柄;不锈钢中空圆柱体的前端为三瓣尖端开口;三瓣尖端开口后...
韩莹琰刘雪莹程继鸿谢蒙胶刘然张峻琳刘超杰谷建田
文献传递
13个结球生菜品种比较试验
2024年
【目的】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推广生产的优质结球生菜品种。【方法】以13个结球生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隶属函数评估法分析其产量和结球生菜主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品种结球生菜的产量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球重较大的品种和单球重较小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地上部净重的显著性差异与单株重的显著性关系相同。不同品种之间的农艺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球重最大的为‘结球12号’,地上部净重最大的是‘结球11号’,净菜率最高的品种为‘结球H2号’。综合品质最优良的品种为‘结球H4号’,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结论】13个结球生菜品种各指标差异显著,综合比较得出‘结球H4号’为最优品种。
李煜滢刘晶晶孔多雄孔小平韩莹琰
关键词:结球生菜营养品质
瞬时沉默LsABF2对叶用莴苣抽薹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为进一步探明LsABF2参与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了解ABA通路对叶用莴苣抽薹的影响,为未来抗抽薹叶用莴苣的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使用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试验材料,利用VIGS技术和qRT-PCR技术分析了LsABF2基因在叶用莴苣抽薹中的作用,以及LsABF2与LsARF3、LsARF3L之间的联系。【结果】瞬时沉默LsABF2后,对植株进行株高和茎长的观察测量,经过3次技术重复、3次生物重复,发现沉默LsABF2基因24 d后的植株茎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制作植物茎尖的石蜡切片观察茎尖生长点形态,结果显示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植株尚未进入进入生殖生长时期,茎尖生长点位置呈现凸起状态;而试验组植株中茎尖生长点呈扁平状,表明已经开始花芽分化,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因此,使用VIGS技术瞬时沉默LsABF2基因促进了叶用莴苣抽薹。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表明LsABF2与LsARF3、LsARF3L有相互作用,LsABF2沉默后二者的表达量升高。【结论】LsABF2基因与叶用莴苣先期抽薹相关,在叶用莴苣抽薹中起抑制作用。并且验证了在叶用莴苣中生长素调节因子LsARF3、LsARF3L与脱落酸调节因子LsABF2之间有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叶用莴苣的抽薹。
王佳璇邹小丽王月英刘婷婷韩莹琰刘超杰王慧玉郝敬虹
关键词:叶用莴苣抽薹
叶用莴苣种子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用莴苣种子收集装置,该叶用莴苣种子收集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顶部的盖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筛网组件;其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被适配为向箱体内部送风;其中,所述筛网组件包括第一筛网层和第二...
郝敬虹王昱卜杜巍唐文琨秦晓晓韩莹琰刘超杰
文献传递
LsMET1基因沉默对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的形态和表达分析
2024年
【目的】为了探究LsMET1基因在叶用莴苣高温抽薹过程中的功能,培育具有抗抽薹特性的叶用莴苣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材料,克隆了LsMET1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并通过病毒诱导基因沉默、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该基因在抽薹过程中的功能。【结果】LsMET1基因编码区序列(CDS)长度为993 bp,编码的蛋白质由33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37 kDa,理论等电点(pI)为7.57;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高温诱导的环境条件下,LsMET1表达显著下降。与野生型植株相比,LsMET1基因沉默植株的茎长明显缩短。【结论】LsMET1基因与叶用莴苣高温抽薹密切相关,可能促进叶用莴苣抽薹。
谭青青田玉凤王月英刘婷婷韩莹琰刘超杰王惠玉范双喜郝敬虹
关键词:叶用莴苣抽薹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