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化疗
  • 1篇对手
  • 1篇新生儿
  • 1篇胸片
  • 1篇胸片检查
  • 1篇血常规
  • 1篇血糖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凝固
  • 1篇血液凝固试验
  • 1篇异丙酚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观...
  • 1篇噬血细胞
  • 1篇噬血细胞综合...
  • 1篇体外分离
  • 1篇痛性
  • 1篇脓毒
  • 1篇脓毒血症

机构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韦红艳
  • 4篇田新
  • 3篇潘强
  • 2篇劳金泉
  • 1篇林伟俊
  • 1篇陈宏
  • 1篇黄伟萍
  • 1篇符仁义
  • 1篇程琳
  • 1篇唐柳平
  • 1篇廖华玉
  • 1篇袁天柱
  • 1篇唐元萍

传媒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白血病无痛性化疗鞘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鞘注过程中应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镇静、镇痛,减少鞘注困难甚至操作失败,为今后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鞘注提供一种无痛的操作方法。方法选择需进行化疗鞘注患儿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镇痛、镇静为实验组,以只用利多卡因局麻后行化疗鞘注为对照组,观察术中配合情况、给药时的反应、异丙酚用量、术中反应。结果实验组给药后能达到较好的镇静、镇痛状态,剂量控制好后无明显呼吸抑制的发生,少数有鼾声呼吸的发生,但术后均能迅速恢复;对照组术前、术中配合率低、躁动、哭叫明显,操作难度大。结论实验组患儿在鞘注中疼痛明显减少、依从性、一次腰穿成功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小儿镇静、镇痛进行化疗鞘注安全、有效。
田新劳金泉唐元萍潘强韦红艳
关键词:小儿异丙酚芬太尼
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化疗选择——附5例临床病例报告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HLH),是一类由免疫系统紊乱所致的疾病,病死...
田新韦红艳潘强袁天柱陈宏
关键词: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病例报告HLH
文献传递
MCV、MCH、RDW下降患儿病因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结果在正常范围而MCV、MCH、RDW下降患儿病因,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门诊因各种疾病行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正常,而MCV、MCH、RDW下降患儿140例,进行血红蛋白电泳、血清铁、转铁饱和度、血清铁蛋白等检查。结果检查出缺铁性贫血38例,β地中海贫血(轻型)64例,α地中海贫血(中型)9例,正常29例。结论 MCV、MCH、RDW下降对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有早期识别意义。
劳金泉黄伟萍潘强韦红艳
关键词:MCVMCHRDW病因贫血
血常规、血糖及胸片检查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患儿血常规、血糖及胸片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严重型及78例轻型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血糖及胸片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血糖升高发生率及检测数值、胸片的异常率严重型均高于轻型,且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白细胞、血糖检测数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常规、血糖及胸片检查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病情判断,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唐柳平田新林伟俊韦红艳
关键词:血液凝固试验放射摄影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脐带组织依赖于母体免疫系统的保护,且胚胎自身免疫系统相对不发育、MHC表达低下,故来源于脐带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目的:拟在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并观察其多向分化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10/2007-05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重建实验室完成。材料:脐带来源于胎龄37~40周的健康新生儿,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房提供。方法:取脐带沿血管长轴切开,去掉血管,再将脐带重新缝合形成环状,灌入胶原酶悬液,6~8h后灌洗离心,获取细胞后贴壁法分离培养、扩增,细胞呈集落生长后传代。取传至第5代细胞,分别加入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主要观察指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生长状况、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去除血管后获取脐带组织细胞的方法可获得贴壁生长的细胞,呈短棒状或梭形样细胞,易扩增和形成集落;高表达基质细胞抗原CD29,CD51,CD71,而不表达CD34,CD45及HLA-DR等造血干细胞抗原分子;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胞浆中有大量的钙沉积,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胞质呈灰黑色,阳性细胞率>85%;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示胞浆充满油滴空泡。结论:脐带组织存在具有分化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形成集落细胞传代,传代细胞表达基质细胞表面抗原,能够向成骨细胞、成脂肪细胞方向分化。
田新韦红艳符仁义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来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按照入组和排除标准,选取48例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接受美罗培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细菌完全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细菌完全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接受美罗培南治疗,能有效促进疾病的好转,控制炎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韦红艳程琳廖华玉莫彩丽
关键词:美罗培南新生儿脓毒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