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晓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3篇子宫
  • 3篇子宫肌
  • 3篇子宫肌瘤
  • 3篇子宫肌瘤剔除
  • 3篇肌瘤
  • 3篇肌瘤剔除
  • 3篇宫颈
  • 2篇单孔
  • 2篇剔除术
  • 2篇盆腔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子宫肌瘤剔除...
  • 2篇卵巢
  • 2篇肌瘤剔除术
  • 2篇宫肌瘤剔除术

机构

  • 17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7篇陶晓敏
  • 8篇郭亮生
  • 7篇朱维培
  • 6篇任琼珍
  • 2篇胡敏
  • 2篇钱志红
  • 1篇郑丽君
  • 1篇凌莉
  • 1篇吴峰华
  • 1篇陈昕
  • 1篇吴菊英
  • 1篇张晓慧
  • 1篇蔡惠萍
  • 1篇蒲丽
  • 1篇张弘
  • 1篇韩旭
  • 1篇倪婕

传媒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大儿150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巨大儿妊娠期对母体的影响,其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母儿预后的关系,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分析住院分娩150例巨大儿妊娠期对母体的影响,其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母儿预后的关系,随机抽取同期单胎正常体重儿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巨大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巨大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肩难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组较阻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及肩难产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巨大儿妊娠期母体易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巨大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剖宫产率及肩难产率明显升高。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的发生。
陶晓敏
关键词:巨大儿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并发症
论基于CBM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教学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2022年
分析妇产科教学中使用新型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定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四年级两个班的104名护生,以班级分组,A组(常规教学方法52名)和B组(基于CBM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52名),对比教学效果。结果 B组考试成绩、学生能力评分、实施后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妇产科教学中使用基于CBM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成绩、能力显著提升,获得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陶晓敏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考试成绩
疝针辅助脐周两孔腹腔镜与经脐单孔腹腔镜附件切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疝针辅助脐周两孔腹腔镜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在附件切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120例附件良性病变行腹腔镜附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疝针两孔组(60例)与单孔组(60例),疝针两孔组行疝针辅助脐周两孔腹腔镜附件切除手术,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附件切除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住院费用、术后24和48 h切口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Hollander切口愈合评分和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提示均为附件良性病变。疝针两孔组手术时间(42.2±17.6)min,明显短于单孔组(58.8±22.8)min(t=4.463,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疝针两孔组住院费用(11701.0±56.1)元,明显少于单孔组(15286.9±46.5)元(t=381.250,P=0.000)。疝针两孔组术后24、48 h切口疼痛NRS评分、Hollander切口愈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单孔组(t=13.048,P=0.000;t=8.870,P=0.000;t=-5.322,P=0.000)。疝针两孔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1.7%(1/60),明显低于单孔组21.7%(13/60)(χ^(2)=11.644,P=0.001)。结论疝针辅助脐周两孔腹腔镜附件切除术安全可行,与单孔腹腔镜手术相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及并发症,而且切口愈合情况更好,住院费用更低。
潘晓雨张思佳郭亮生任琼珍陶晓敏戴淑榕唐怡璇朱维培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
经脐手术刀肌瘤分碎术与电动肌瘤分碎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经脐手术刀肌瘤分碎术与传统电动肌瘤分碎术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9年12月12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60例采用经脐手术刀肌瘤分碎术(观察组),60例采用电动肌瘤分碎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腹盆腔及切口肌瘤组织碎片残留数量、手术时间、标本取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和48 h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Hollander切口愈合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经脐手术刀分碎完成后,均未见取物袋内亚甲蓝液体渗漏,腹腔镜检查腹盆腔也未见亚甲蓝液体和肌瘤组织碎片;对照组见肌瘤组织碎片数1~15个,中位数9个。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14.5±24.3)min vs.(93.4±21.7)min,t=49.809,P=0.000],标本取出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3.8±12.7)min vs.(16.9±5.2)min,t=17.174,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和48 h疼痛NRS评分、Hollander切口愈合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富于细胞子宫平滑肌瘤观察组3例,对照组2例,子宫平滑肌肉瘤对照组1例,其余患者均为良性子宫平滑肌瘤。120例术后随访8~79个月,术后发生切口疝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2组5例富于细胞子宫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6~52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对照组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术后5个月PET-CT提示腹盆腔、肝包膜下多发结节、肿块影伴18F-脱氧葡萄糖代谢异常增高,再次行经腹双侧卵巢、大网膜切除、腹盆腔种植灶减灭术和化疗,术后生存期16个月。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采用经脐手术刀肌瘤分碎术安全可行,有助于减少医源性肿瘤的种植和转移。
刘艳丽郭亮生张思佳戴淑榕孙白云任琼珍陶晓敏朱维培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
经脐小切口肌瘤分碎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探讨经脐小切口肌瘤分碎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67例,采用将肌瘤装入一次性腹腔镜手术切除组织收集器,经脐小切口手术刀分碎后取出。67例患者均经脐部小切口顺利取出肌瘤,腹盆腔及穿刺孔均未见肌瘤组织碎片残留,收集器无渗漏,术前术后腹盆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未见子宫平滑肌梭形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64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2例,子宫平滑肌瘤囊性变1例。子宫肌瘤重量110~420(227±106)g;手术时间58~274(107±45)min;取出标本时间8~27(18.4±10.6)min;缝合脐部切口时间4~11(7.8±4.6)min;术后24、48、72 h切口疼痛数字评分(NRS)分别为4~6(4.5±1.2)分、2~4(2.7±1.1)分、1~2(1.6±0.4)分;Hollander切口愈合评分3~5(4.6±0.5)分。术后脐部切口美观,愈合好。经脐小切口肌瘤分碎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标本取出方法,有助于减少医源性肿瘤播散。
李香玲郭亮生任琼珍陶晓敏朱维培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标本
疝针辅助经脐两孔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疝针辅助经脐两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2月~2020年1月我们对60例输卵管妊娠行疝针辅助经脐两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脐部偏右侧上缘10 mm trocar穿刺置镜观察,脐部偏左侧下缘5 mm trocar穿刺置入普通腹腔镜手术器械,经下腹壁穿刺置入疝针,辅助提拉输卵管,电凝切除输卵管,输卵管置入带线标本袋中经脐部取出。结果58例使用普通腹腔镜手术器械在疝针辅助下完成经脐两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术中无穿刺孔血肿、脏器损伤等并发症;2例因盆腔粘连严重,增加1个5 mm trocar。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29 min;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2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8~20 h,平均12 h。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5分,平均3分。住院费用9580~12160元,平均10500元。术后住院时间1~3 d,平均1.3 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输卵管异位妊娠。β-hCG术后9~28 d恢复正常,平均14 d。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下腹部疝针穿刺点瘢痕几乎无法发现,脐部瘢痕隐蔽,患者非常满意。结论疝针辅助经脐两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安全可行,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术后疼痛轻微,不额外增加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郭亮生张思佳任琼珍陶晓敏
关键词:腹腔镜输卵管妊娠
一种手术范围可改变的剖腹单孔巾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辅助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手术范围可改变的剖腹单孔巾,包括单孔巾,所述单孔巾的背部活动安装有床架,所述单孔巾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床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贯穿固定...
倪婕陶晓敏杜依蓓
妇科下腹部术后不同剂量地佐辛与吗啡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地佐辛和吗啡在下腹部妇科传统开腹术后镇痛作用和安全。方法方便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120例全麻下妇科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低剂量组(D1),地佐辛高剂量组(D2)及吗啡组(M),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每组40例。观察术后4、8、16、24、48 h的镇静评分(Ram say)、镇痛评分(VAS),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生命体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Ramsay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镇痛过程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D1、D2组。M组发生皮肤瘙痒较D1、D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吗啡组恶心呕吐率明显高于地佐辛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低剂量组(D1)(28.43±5.43)min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于地佐辛高剂量组(D2)(37.71±6.78)min及吗啡组(M)(35.42±6.19)min(P<0.05)。结论地佐辛对妇科开腹后镇痛治疗有效安全。地佐辛和吗啡镇痛效果一致,而各项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地佐辛低剂量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于高剂量组和吗啡组。
陶晓敏胡敏
关键词:妇科手术镇痛地佐辛
Celebrex对体内外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Celebrex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及体内对裸鼠卵巢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Celebrex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生长的影响。建立人卵巢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给予Celebrex8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 (1)MTT检测结果显示,COX-2抑制剂与HO8910细胞增殖之间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依赖性;(2)Celebrex干预可抑制裸鼠卵巢癌原位移植瘤生长;(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Ce-lebrex干预组COX-2表达下调(P<0.05)。结论 COX-2在裸鼠卵巢癌原位移植瘤中表达,COX-2抑制剂在体内体外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陶晓敏钱志红张弘蔡惠萍
关键词:卵巢癌COX-2原位移植瘤裸鼠
经阴道一次性带牵引线取物器内肌瘤分碎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探讨使用一次性带牵引线取物器经自然腔道阴道后穹窿肌瘤分碎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经阴道后穹窿分碎肌瘤的患者42例,剔除肌瘤后装入带牵引线的取物器中,通过牵引线收紧取物器袋口使其密闭。缝合子宫切口后锐性切开阴道后穹窿并取出取物器,在取物器内用手术刀分碎肌瘤组织后取出。42例患者均顺利取出肌瘤组织,腹盆腔及阴道内未见肌瘤组织碎片残留,腹盆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均未见恶性细胞或子宫平滑肌瘤梭形细胞,取物器注水后检查无破损。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39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2例,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1例。42例术后随访6~30个月,阴道后穹窿切口愈合良好,均未见复发和转移。使用一次性带牵引线取物器经自然腔道阴道后穹窿肌瘤分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肌瘤取出方法,有助于减少医源性肿瘤播散。
张思佳郭亮生邓浦洲戴淑榕任琼珍陶晓敏朱维培
关键词:腹腔镜阴道后穹窿自然腔道子宫肌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