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婷
- 作品数:1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99株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四环素耐药性及其16SrRNA基因突变分析
- 吴芳草陈颖婷吕菊刘芳郭长城熊妍陈峥宏
- 一种金标试纸条检测试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标试纸条检测试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密封盖,其中所述的第一管体的底部为盲端,顶部开口,所述的第二管体布置于第一管体内,与第一管体贴壁固定,所述的密封盖内壁设有螺纹结构,通过布置在第一管体顶端的...
- 柯培锋欧财文黄宪章林馥嘉欧阳芬石汉振张成程招敏陈颖婷庄俊华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幽门螺杆菌及82株临床菌株四环素耐药性和16SrRNA基因突变检测
-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需氧、革兰阴性螺旋杆菌.感染的H.pylori一旦在人类的胃部定殖,可持续几十年,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发展成为消化性溃疡,胃炎,淋巴瘤和胃癌.1994年H.p...
- 陈颖婷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16SRRNA基因基因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
- 精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其检测结果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了解精液标本采集后不同放置时间和温度对精子活动率、存活率及功能等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西班牙SCA计算机辅助精子质量分析系统检测精子活动率,伊红染色法检测精子存活率,采用精子膜功能测定(低渗膨胀试验)与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毛细管穿透试验)测定精子功能。结果精液标本采集后放置60min内检测对精子活动率、存活率及低渗膨胀试验结果无影响(p〉0.05),而放置60min后检测对毛细管穿透试验结果有影响(P〈0.05);其中36℃放置时正常精子组活动率及少精组所有检测结果比25℃更好(P〈0.05),而两种放置温度对弱精组检测结果无影响(P〉0.05)。结论精液标本采集后最好放置在36℃水浴箱中待其液化,液化后宜立刻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后1h内读出的检测结果最佳。
- 冯妙芙陈颖婷周厚全
- 关键词:精子活动率存活率温度
- 两种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盒性能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比较华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细菌性阴道病f唾液酸酶法)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方法随机选取100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fBV)的妇女,于阴道后穹窿取3份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Amsel法、华今生物科技诊断试剂盒和珠海迪尔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BV检测,以Amsel法的检测结果为标准,分别比较两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与Amsel法的符合率。结果1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99例为有效标本,其中34例被Arosel法诊断为BV,华今生物科技诊断试剂盒和珠海迪尔快速诊断试剂盒与Amsel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0.9%和81.8%,华今生物科技诊断试剂盒的符合率高于珠海迪尔快速诊断试剂盒;此外,华今生物科技诊断试剂盒(6.2%)的假阳性率也低于珠海迪尔快速诊断试剂盒(12.3%)。结论华今生物科技诊断试剂盒操作简便、快速可靠,能够快速诊断BV,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陈颖婷高云龙吴新忠郑智明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
- 血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在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穿孔中的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266例急性阑尾炎成年患者入院时血清PCT与IL-6水平,依据病理报告将所有患者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与急性阑尾炎穿孔组,分析两组之间血清PCT与IL-6水平差异,采用ROC曲线计算血清PCT与IL-6的截断值;追踪2016年2-7月的73例新入院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验证血清PCT与IL-6截断值对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PCT>2.61ng/mL,IL-6>27pg/mL时提示急性阑尾炎穿孔,并且血清PCT与IL-6联合检测时诊断效能明显提高。结论血清PCT与IL-6的水平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穿孔具有重要价值。
- 陈颖婷王会敏郑智明庞鑫
- 关键词: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急性阑尾炎
- 胃黏膜组织中恶臭假单胞菌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索恶臭假单胞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肠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集14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病变胃黏膜354例,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尿素酶试验及幽门螺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片段的PCR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鉴定,同时提取胃黏膜组织DNA,通过幽门螺杆菌特异性PCR进行快速诊断。将非幽门螺杆菌转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酶阳性的非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利用细菌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比对。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经测序比对为恶臭假单胞菌的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354例样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尿素酶阳性的恶臭假单胞菌10株,经16SrRNA基因测序和序列比对,与GenBank中恶臭假单胞菌的相似性≥98%。10株恶臭假单胞菌的胃黏膜标本中,6例标本幽门螺杆菌特异性PCR为阳性,4例为阴性。传代存活的7株恶臭假单胞菌的K-B法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左氧氟沙星均敏感,1株对四环素敏感,5株对阿莫西林耐药,6株对克拉霉素耐药,7株对甲硝唑、氨苄青霉素均耐药。7株菌经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结果均为恶臭假单胞菌。结论病变胃黏膜中分离出尿素酶阳性且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多种抗生素耐药;可能造成临床上14 C-尿素呼气试验假阳性,并继发感染影响胃肠疾病的进展。
- 印琳刘芳郭长城王琼杨杰潘科潘晨熊妍陈颖婷方文陈峥宏
-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尿素酶耐药性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黏膜及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核酸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核酸。方法:胃镜检查获取的120例胃疾病患者胃黏膜标本,采用分离培养、PCR和q PCR检测H.pylori特异性16Sr DNA的方法诊断H.pylori感染,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收集30例H.pylori感染确诊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H.pylori抗原(H.pylori-Ag)及q PCR法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H.pylori检出率。结果:120例胃肠道病疾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培养出H.pylori 46例,阳性率为38.33%;16Sr DNA PCR检测出H.pylori60例,阳性率为50.00%;q PCR检测出H.pylori 93例,阳性率为77.50%;3种方法阳性率经χ2检验,P<0.05,q PCR法检出率大于分离培养及普通PCR法;18例14C-UBT阳性患者的粪便H.pylori-Ag的阳性率为5.55%,q PCR阳性率为22.22%,经χ2检验,P>0.05。结论:q PCR法可快速检测胃黏膜中H.pylori核酸。
- 陈颖婷刘芳王琼印琳杨杰陈峥宏张永宏
- 关键词:胃黏膜粪便细胞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
- VITEK-2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的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VITEK-2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并明确本院产ESBLs的情况。方法:同时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和VITEK-2仪器对临床标本分离的26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仪器法、确证法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42.8%、42.0%;仪器法检测ESBL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3%、96.8%。结论: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VlTEK-2高级专家系统的ESBLs判定结果准确可靠。
- 何文军罗强魏月容陈颖婷徐宁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VITEK-2
- 混合型Wilson病1例
- 2017年
- Wilson病(wilsondisease,WD),又称为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有致残致死的风险,但也属于一种少数可治疗的先天性遗传病。WD如果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恢复基本正常的生活。现报道及时诊治且疗效较好的WD病1例。
- 马志凤陈颖婷陈园园刘太阳杨杰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