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妍

作品数:32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药物
  • 9篇药师
  • 9篇用药
  • 7篇药师参与
  • 6篇药学
  • 6篇菌药
  • 6篇抗菌
  • 6篇抗菌药
  • 5篇血药
  • 5篇血药浓度
  • 5篇药浓度
  • 5篇药物监测
  • 5篇治疗药
  • 5篇治疗药物
  • 5篇治疗药物监测
  • 5篇临床药
  • 5篇临床药师
  • 5篇抗菌药物
  • 4篇药学监护
  • 4篇肾移植

机构

  • 28篇郑州市第七人...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2篇武警河南总队...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1篇陈永妍
  • 12篇张寒娟
  • 11篇袁冬冬
  • 11篇于丽
  • 10篇杨玉玲
  • 5篇郭丽萍
  • 3篇尹琳琳
  • 2篇丁建强
  • 2篇陈忠东
  • 2篇庞丽
  • 1篇张旗
  • 1篇王峰
  • 1篇王本军
  • 1篇任彤
  • 1篇孙迪迪
  • 1篇娄海奎
  • 1篇李林

传媒

  • 5篇上海医药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药学服务与研...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格瑞洛不良反应87例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87例口服替格瑞洛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2021年1月1日—2024年5月31日上报的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结果:不良反应报告类型严重、一般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患者中4例口服90 mg/次,1例口服120mg/次,82例口服180 mg/次。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开始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0~13d,平均用药开始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3.05±2.24)d。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中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显著,占了所有不良反应的96.55%,特别是胸闷(65.52%)和气短(14.94%)。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中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97.70%)的不良反应在治疗或管理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痊愈,未好转的比例较低(2.30%)。结论:我院87例口服替格瑞洛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最为显著,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在治疗或管理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痊愈,未好转的比例较低。因此,在使用替格瑞洛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庞丽陈永妍杨玉玲
关键词:合理用药
影响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问题分析
2016年
目的 分析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发现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问题。方法 收集2015年1-6月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利用EXCEL 2010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科室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 通过药事管理系统的总结和权重分析,发现了呼吸内科、普外一病区和普外二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无指征联合用药和剂量、疗程的问题。结论 通过数据回顾分析,找到了影响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问题所在,为下一步制定干预策略和具体方法奠定了基础。
袁冬冬陈永妍于丽郭丽萍
关键词:抗菌药物
新型二维液相色谱快速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采用新型二维液相色谱(2D-LC-UV)建立无需衍生即可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2D-LC-UV由一维和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及中间转移柱构成,样品去除蛋白后直接进样,在一维色谱柱Aston SC2(4.6mm×25mm,5μm)上进行在线富集及初级分离,通过转移柱Aston SH(3.0mm×10mm,5μm)捕集保留,转移到二维色谱柱Aston SCB(4.6mm×100mm,5μm)上进一步分离检测。一维流动相为VCV^(-1)D移动相(V_(20.0mmol·L^(-1))磷酸铵:V_(乙腈)∶V_(甲醇)=3∶1∶1,磷酸调pH至5.4),流速1.0mL·min^(-1);转移柱流动相为纯水;二维流动相为OPI^(-1)有机移动相:BPI^(-1)碱性流动相:API^(-1)酸性流动相=24∶40∶36(V∶V∶V),流速1.0mL·min^(-1);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305nm。结果:丙戊酸在5.99~191.73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可在10 min内完整出峰;方法回收率高于96%;日内、日间的精密度RSD均小于3.56%;稳定性试验RSD均小于5%。结论:本方法无需衍生、稳定性良好、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自动化程度高,不依赖于专门的技术人员,适用于临床快速检测。
张寒娟陈永妍王高彪袁冬冬杨玉玲王峰
关键词:丙戊酸治疗药物监测
心脏移植患者磺胺甲噁唑血药浓度快速检测分析方法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2023年
目的探索建立心脏移植患者磺胺甲噁唑血药浓度分析方法,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柱切换技术的新型二维液相色谱仪(2D-LC-UV),使用一维色谱柱Aston SC2(3.5 mm×25 mm,5μm)对血浆中磺胺甲噁唑进行在线固相萃取,然后经中间柱Aston SBR(3.5 mm×10 mm,5μm)截取保留,随后转移至第二维色谱柱Aston SNX4(4.6 mm×130 mm,5μm)对目标分析物进行完全分离检测。色谱条件:一维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10∶10∶70),流速0.8 mL·min^(–1);二维流动相比例为BPI-1碱性移动相-API-3酸性移动相-甲醇(20∶40∶40),流速为1.2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磺胺甲噁唑浓度在9.96~200.04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6);低、中、高3个浓度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5%、相对回收率为85%~115%。对在院56例患者血药浓度进行测定,仅有30例(53.57%)患者血样磺胺甲噁唑浓度为100~150μg·mL^(–1),其余均不满足浓度治疗窗;泌尿系统/血液系统/肝脏等发生Ⅲ~Ⅳ级不良反应为0例。结论本方法前处理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大体积进样,准确度、灵敏度高,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提供方法学参考。
王高彪张寒娟陈永妍韩文超丁蕊袁冬冬
关键词:磺胺甲噁唑二维液相色谱大体积血药浓度检测
肾移植患者霉酚酸暴露量预测公式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目前已报道的12个基于有限采样策略的霉酚酸暴露量预测公式在我院肾移植患者霉酚酸暴露量中的预测效果。方法入组20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的肾移植患者,采集不同时间的全血样本,使用二维液相色谱测定霉酚酸血药浓度。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霉酚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运用12个预测公式预测霉酚酸AUC0~12h,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值、预测AUC0~12h平均相对预测误差和理想预测AUC0~12h占比。结果公式8的预测AUC0~12h与MPA-AUC0~12h相关性较好,R2=0.923,平均预测误差绝对值最小(约为12.00),预测AUC0~12h在理想预测范围内的占比最高(80%)。结论预测公式8在估算我院肾移植患者霉酚酸暴露量中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张寒娟韩文超袁冬冬陈永妍王高彪丁蕊郭丽萍
关键词:肾移植
某三甲医院2021—2024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946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ADR报告分级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6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546例,57.72%)多于女性患者(400例,42.28%),45~64岁患者最多(414例,43.76%),大于64岁患者次之(289例,30.55%);静脉注射给药途径所致ADR最多(507例,53.59%),其次为口服(380例,40.17%);发生ADR最多的药品种类为心血管系统药物(215例,22.73%),其次为抗感染药物(205例,21.67%);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疾病(251例,21.75%)和胃肠系统疾病(249例,21.58%)为主;163例严重ADR中153例(93.87%)经过对症处理或药物抢救等治疗后好转或痊愈。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和药物种类等因素相关。加强ADR监测,可以降低ADR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庞丽陈永妍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用药监测
多发性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多发性硬化实验动物模型可模拟人类该病的不同类型或不同阶段,是研究该病病因和研发治疗药物的有效工具。
陈永妍李林张旗尹琳琳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自身免疫神经毒素
临床药师参与甲磺酸伊马替尼致胃间质瘤切除术后低钙血症诊治的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切除术后患者多次出现血钙低、手脚抽筋、呼吸急促等现象的原因。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救治过程,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并全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考虑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为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利用专业优势,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对临床罕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丁蕊陈永妍于丽
关键词:伊马替尼胃间质瘤低钙血症病例分析
根据治疗药物监测指导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的案例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中的药学服务,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3例伏立康唑治疗案例,阐述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分析药学服务工作切入点。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对伏立康唑治疗方案做调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药品不良反应,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结论:TDM是临床药师参与伏立康唑个体化治疗的有力工具,恰当运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张寒娟谢悦旭任彤陈永妍
关键词:临床药师治疗药物监测伏立康唑个体化给药
1082例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探讨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2016年我院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 082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1 082例患者中,男性584例,女性498例;<10岁儿童和>50岁中老年患者居多;手术类别主要为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 082例患者围术期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均为单一用药;其中,药物选择不合理53例(占4.90%),用药与用量不合理1例(占0.09%),给药时间不合理4例(占0.37%),术后持续用药时间不合理649例(占59.98%)。结论:我院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还存在预防用药疗程偏长的问题,应继续加强干预。
于丽杨玉玲陈永妍
关键词:抗菌药物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