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俊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篇永磁
  • 5篇永磁同步
  • 4篇电机
  • 4篇永磁同步电机
  • 4篇伺服
  • 4篇伺服系统
  • 4篇同步电机
  • 3篇控制器
  • 2篇前馈
  • 2篇前馈补偿
  • 2篇位置控制
  • 2篇位置控制器
  • 2篇位置伺服
  • 2篇位置伺服系统
  • 2篇相位
  • 2篇相位裕度
  • 1篇电动机
  • 1篇电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永磁同步电动...

机构

  • 7篇西北机电工程...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陈明俊
  • 5篇李长红
  • 2篇韩耀鹏
  • 2篇杨燕
  • 1篇董砚
  • 1篇李伟
  • 1篇王永梅
  • 1篇孔祥宣

传媒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火炮发射与控...
  • 1篇电气传动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控制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ITAE最优Ⅲ型伺服系统的设计及工程实践被引量:3
2016年
介绍由工程需求而引出的ITAE最优高阶无静差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重点是如何根据系统典型固有环节构建此类系统的通用结构和物理实现方法,通过台架和产品装机实验完善、认定,对工程实践中遇到的相应问题给出理论分析,最终验证其可行性和优越性。研制的新系统达到了预期的优良动静态性能,解决了传统控制方法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如结构谐振,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多项优点,显著提高了武器系统性能。该技术成果最终在制式武器上采用,通过定型,装备军队。在控制领域里,长期以来都认为Ⅲ型以上的系统是难以实现和应用的,三阶ITAE最优Ⅲ型伺服系统研制的成功及实用,使这个禁区不复存在,展现了其可期望的应用前景。
陈明俊李长红
关键词:ITAE伺服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步进控制在武器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前压制兵器均要求自动定位功能以实现快速和精确瞄准,与用于运动跟踪的随动系统相比较,步进控制本质上是离散定位的,控制简单,因而更易于和适于角位控制。同步电机步进控制研究采用直接电流矢量跟踪控制,开环最优轨线方法,时间最优控制和开环步进-闭环补偿等新方法,研制出了定位驱动一体化实验样机,并以某压制兵器参数构成被控实验对象进行了大惯性永磁同步电机定位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步电机步进控制启动转矩大,精度高,鲁棒性好,力矩/电流比大,可以满足压制兵器的定位控制要求。
杨燕董砚陈明俊
关键词:电气工程步进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优矩角补偿控制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一类d轴电感与q轴电感不相等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矢量控制坐标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优矩角补偿控制方法,利用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下电磁转矩方程,得出了转矩随补偿角变化的关系表达式,并按极值原理,推导出使电机电磁转矩取最大值的补偿角与电流的关系表达式。对提出的最优矩角补偿控制、Id=0控制等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定子电流下,采用最优矩角补偿控制电机输出更大的电磁转矩,系统动态响应快。最后,在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平台上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可实现性。
李长红陈明俊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极值
基于最大相位裕度的位置伺服系统设计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具有延迟环节的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在一定中频区宽度下使系统具备最大相位裕度的设计方法,通过使开环相频特性对角频率的导数为零原则,确定了开环幅频特性的截止频率,得出了相位裕度、截止频率与中频区宽度的关系,给出位置控制器参数设计的新方法,可使所设计的系统动态性能在期望的范围内,提高系统对开环增益变化的鲁棒性。此外,为了保证伺服系统跟踪准确度,实现了带有延迟环节伺服系统的前馈补偿,通过构建位置信号的微分观测器,实现高信噪比的数字前馈补偿。最后,以研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位置伺服系统作为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原则上也适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李长红陈明俊韩耀鹏
关键词:相位裕度位置伺服系统位置控制器永磁同步电动机前馈补偿
伺服系统的离散时间双口内模控制器设计被引量:2
2007年
随着数字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广泛应用,直接在离散时间内设计数字化控制器具有现实意义。在陈庆伟学者提出的连续时间双口内模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伺服系统的离散时间双口内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基本的内模控制结构上增加一个控制器,从而获得更高的系统性能。并对系统的鲁棒性能、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模型参数存在较大误差时,系统性能优于PID控制,且具有高阶无静差特性。
孔祥宣陈明俊李伟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伺服系统
基于相位裕度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提出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相位裕度设计方法,通过在开环截止频率处相位对角频率的导数为零方法,得出了中频区宽度与相位裕度的关系,给出位置控制器参数设计的新方法,在一定中频区宽度下系统具有最大相位裕度,提高系统对开环增益变化的鲁棒性。此外,为了提高伺服系统跟踪精度,按伺服模型构建位置信号的微分观测器,实现了平滑的数字前馈补偿,并针对大误差时的饱和非线性特性,采用"根号"控制策略,提高大角度协调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位置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李长红陈明俊韩耀鹏
关键词:相位裕度位置伺服系统位置控制器前馈补偿
永磁同步电机的相关辨识法自整定速度控制被引量:9
2014年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在各类伺服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不同的电机和负载,通常其驱动器参数调整要一对一地手动完成,费时费力,且整定结果不够精确。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辨识的PMSM速度环自整定方法,针对速度环被控对象存在的积分环节导致的不能直接辨识的问题,引入角加速度观测器,通过对电流给定量施加伪随机序列(M序列),采集电流给定量与角加速度响应,并计算其互相关函数,辨识出电流至角加速度的脉冲响应函数序列。根据辨识结果、速度环期望频率特性及电流至角加速度传递函数形式,完成了速度调节器控制参数的整定。最后,在基于DSP的实验平台上,对这种相关辨识速度环整定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李长红陈明俊杨燕王永梅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脉冲响应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