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新群

作品数:55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口腔
  • 19篇缺损
  • 17篇颌面
  • 17篇口腔颌
  • 17篇口腔颌面
  • 14篇颌面部
  • 14篇面部
  • 14篇口腔颌面部
  • 13篇皮瓣
  • 10篇手术
  • 9篇外科
  • 8篇颌面部缺损
  • 8篇面部缺损
  • 8篇口腔颌面部缺...
  • 7篇细胞
  • 6篇淋巴
  • 5篇软组织
  • 5篇缺损修复
  • 5篇颌面部软组织
  • 5篇颌面部软组织...

机构

  • 54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55篇陈新群
  • 43篇翦新春
  • 28篇蒋灿华
  • 19篇郭峰
  • 17篇唐瞻贵
  • 14篇苏彤
  • 11篇闵安杰
  • 9篇粟红兵
  • 8篇欧新荣
  • 7篇黄龙
  • 6篇李宁
  • 6篇陈洁
  • 4篇刘志敏
  • 4篇张瑞璞
  • 3篇李超
  • 3篇高兴
  • 3篇吴林艳
  • 3篇孙璐
  • 3篇石芳琼
  • 2篇周晌辉

传媒

  • 7篇临床口腔医学...
  • 5篇口腔颌面外科...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3篇华西口腔医学...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第十四次中国...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纵横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2017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复习10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情况。结果:5例行B超检查,无确诊病例;8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例确诊;6例行CT检查,3例确诊;3例行颈动脉造影检查,均确诊为颈动脉体瘤;2例行MRI检查,1例确诊。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于术后第4天死于脑梗死。7例术后病理报告均证实为颈动脉体瘤。结论:综合性检测有利于术前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造影意义重大;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术中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俞志维唐瞻贵翦新春陈新群苏彤粟红兵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影像学检查
分叶及嵌合式上臂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闵安杰孙潞吴立萌张瑞璞苏彤陈新群翦新春蒋灿华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缺损
劈裂式双岛胸大肌皮瓣修复复发性口腔癌切除术后口内及颈部缺损
目的 探讨劈裂式双岛胸大肌皮瓣在复发性口腔癌切除术后口内及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9月采用劈裂式双岛胸大肌皮瓣修复6例复发性口腔癌切除术后口内及颈部缺损。将胸大肌皮瓣自第3~4肋水平顺胸...
陈洁蒋灿华李宁高政阳陈立纯吴晓珊陈新群翦新春
关键词:胸大肌皮瓣劈裂缺损修复局部皮瓣
肌蒂型颈阔肌肌皮瓣在颊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肌蒂型颈阔肌肌皮瓣(PMF)的主要特点、优点、皮瓣制备的改良措施,并评价其在颊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采用经MacFee切口的改良肌蒂型PMF修复因癌前病变及良恶性肿瘤切除导致的颊黏膜缺损23例。掀起皮瓣蒂部皮肤时,将大部分皮下脂肪置于颈阔肌表面;保持面动静脉的连续性;携带颈外静脉在颈阔肌的背面。结果 23例病例中2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部分坏死,另有2例颈部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处理均二期愈合。所有病例经11~43个月随访,受区功能恢复良好,除2例颈部伤口愈合不良病例遗留较大面积瘢痕外,其余病例颈部外形满意,无局部及颈部复发病例。结论和传统PMF比较,肌蒂型PMF可提供更大的皮岛面积,功能美学效果更佳,是修复颊黏膜缺损的一种新的理想选择。
黄龙翦新春陈新群苏彤蒋灿华
关键词:颈阔肌肌皮瓣颊癌颊黏膜缺损
婴儿腭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
2008年
婴儿腭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在临床上较少见。本文报告1例婴儿腭部LCH病例,结合文献复习,从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临床分型、分级、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进行讨论。本例患者采用局部肿块刮除加术后化疗,效果良好。
贺智晶翦新春高兴陈新群
关键词: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颌骨腭部婴儿
髂骨移植术供区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分析导致髂骨移植供区疼痛的相关因素 ,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地预防和处理髂骨移植术后的供区疼痛。方法 :随访我院近 7年行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 43例病人 ,分析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取骨术式以及患者对下颌骨重建后的满意度与供区发生疼痛的关系。结果 :供区疼痛的发生与取骨术式、患者的满意度有关 ,与性别无关。结论 :保留髂嵴的取骨术式可减少术后供区疼痛的发生 。
陈新群方厂云翦新春蒋灿华
关键词:并发症
舌癌好发部位与慢性不良刺激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分析舌癌好发于舌缘、舌尖的原因。方法:36例舌癌病人按有无慢性不良刺激因子(包括残根、残冠、锐尖锐缘、倾斜牙、不良修复体)分为有刺激因子组和无刺激因子组,把发病部位分为经常受牙齿摩擦刺激的舌缘、舌尖部;和很少受牙齿摩擦刺激的舌腹、舌背、舌根部两亚组。结果:有不良刺激因子组和无不良刺激因子组中不同亚组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前者的舌缘、舌尖部的构成比(91.7%)显著高于后者(8.3%),而后者中不同亚组构成比相近(58.1%、41.7%)。结论:病患牙及不良修复体对舌的长期慢性不良刺激是舌癌好发于舌缘舌尖部的重要相关因素。
李金茂唐瞻贵陈新群俞志维洪珍珍
关键词:舌癌好发部位
劈裂式双岛胸大肌皮瓣修复复发性口腔癌切除术后口内及颈部缺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劈裂式双岛胸大肌皮瓣在复发性口腔癌切除术后口内及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6例复发性口腔癌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45~62岁,平均54.7岁。舌癌术后复发4例,下颌牙龈癌及口底癌术后复发各1例。所有患者均为原位局部复发且复发间隔为8~14个月,无肺、肝等远处转移。术中彻底切除复发病灶后,遗留口内缺损4.0 cm×2.5 cm^6.5 cm×3.5 cm,颈部缺损5.5 cm×3.5 cm^7.5 cm×5.0 cm。切取大小为14.0 cm×3.5 cm^17.0 cm×5.5 cm的胸大肌皮瓣,自第3~4肋水平顺胸大肌肌纤维方向劈开至距离胸肩峰血管束约2 cm处,形成具有独立双皮岛的胸大肌皮瓣,其中远端皮岛修复口内缺损,近端皮岛修复颈部缺损。胸部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1例出现颈部血肿,1例颈部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6例胸大肌皮瓣共12个皮岛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1例术后8个月死于肺部转移,余5例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口内皮瓣形态良好,语音、吞咽功能恢复满意,颈部外形丰满,运动自如,颌下及颈部无瘘管形成。结论劈裂式胸大肌皮瓣能同时修复口内黏膜和颈部皮肤缺损,在复发性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修复中具有应用价值。
陈洁蒋灿华李宁高政阳陈立纯吴晓珊陈新群翦新春
关键词:缺损修复局部皮瓣
游离上臂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中,游离上臂外侧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完成的应用上臂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共23例...
闵安杰朱超孙璐陈洁郭峰苏彤陈新群蒋灿华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缺损
双侧横向颈阔肌肌皮瓣修复8例老年人口底癌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应用双侧横向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老年人口底癌口内组织缺损的效果,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8例老年口底癌患者应用双侧横向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底组织缺损,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控制情况,口腔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颈部瘢痕情况。结果8例双侧横向颈阔肌肌皮瓣完全存活,术后口腔功能及面部形态恢复良好,颈部瘢痕隐蔽。结论双侧横向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老年患者的口底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指征。
苏彤郭峰陈新群唐瞻贵翦新春
关键词:颈阔肌肌皮瓣存活情况口底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