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药物
  • 9篇菌药
  • 9篇抗菌
  • 9篇抗菌药
  • 9篇抗菌药物
  • 6篇用药
  • 3篇药物应用
  • 3篇用药分析
  • 3篇抗菌药物应用
  • 2篇单胞菌
  • 2篇毒液
  • 2篇药师
  • 2篇药物利用
  • 2篇药物利用指数
  • 2篇镇痛
  • 2篇镇痛泵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器械

机构

  • 23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昌吉州人...

作者

  • 23篇陈新梅
  • 9篇吴建华
  • 6篇曹丽蒙
  • 4篇邢君芬
  • 3篇郭喜红
  • 3篇蒋玉凤
  • 2篇李鸿飞
  • 2篇林涛
  • 2篇吴丽燕
  • 2篇吐尔迪
  • 1篇何晓姗
  • 1篇余慧
  • 1篇李江伟
  • 1篇王效杰
  • 1篇于爱平
  • 1篇郝莲香
  • 1篇付丽红
  • 1篇李燕菊
  • 1篇冉国侠
  • 1篇张羽

传媒

  • 5篇新疆医学
  • 4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全国医院药品...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2篇199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哌酸微球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以醋酸纤维等为包囊材料,采用相凝聚法制备了氟哌酸微球。考察了微球的制备条件,对其体外溶出、体外抑菌、灭菌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球主药含量51.74%,体外溶出24小时仅释放30%的药物。氟派酸微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陈新梅敖秉臣邢君芬
关键词:氟哌酸微球制剂学
糖尿病足的抗菌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所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探讨糖尿病足感染的特点、常见的致病菌及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调查了我院2002年至2004年所有细菌感染性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病例共55例,分析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55例糖尿病足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2.7%(40例),共应用抗菌药物7类20个品种,前3位的分别为甲硝唑、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结论:糖尿病足发病机理复杂、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多,感染往往难控制。应根据患者严重程度的不同,细菌种类的不同,以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吴建华陈新梅曹丽蒙郝莲香
关键词:糖尿病足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术后镇痛泵的安全性考察被引量:1
2007年
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使用简便、有效。其特点;(1)解除或缓解患者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2)有利于术后恢复;(3)减少术后创面渗血或出血;(4)减少术后感染:(5)保证患者术后充分休息:(6)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
范晓阳吴建华陈新梅吐尔迪
关键词:术后镇痛泵自控镇痛泵镇痛方法创面渗血术后感染不适感
镇痛泵使用中的安全性考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外科术后镇痛泵(PCA)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3月118例术后PCA患者72h内PCA用药与其他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讨论术后应用PCA与临床用药安全的相互影响。结果:本组术后应用PCA者占同期调查病例的49.17%(118/240),72h内用药4大类共计80个品种,累计11547例次,人均用药97.86例次。结论:PCA可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但PCA与其他手术用药的相互作用带来的患者术后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应高度重视。
杨杰吴建华陈新梅吐尔迪
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用药安全性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对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增强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方法采用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6个科室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结果DDDs值排列前17位的抗菌药物中DUI≤1有11种占64.70%,DUI>1的有6种占35.3%。所调查科室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20%。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并以三代头孢居多。联合用药以二联用药为主占32.3%。结论本院抗菌药物的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加强管理。
陈新梅吴建华曹丽蒙余慧
关键词:抗菌药物住院病人药物利用指数
5﹪酚油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郭喜红陈新梅张羽
关键词:药物质量控制
利咽颗粒剂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对利咽颗粒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用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对颗粒剂主要成分之一金银花进行定性分析 ,并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主要成分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供试品溶液中检出了与绿原酸对照品溶液相一致的斑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绿原酸溶液在 0 .46~ 46 .0 0 μg·mL-1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2 ,回收率 97.33% ,RSD为 1.49%。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利咽颗粒剂毒性很小 ,小鼠一次最大耐受为临床人用剂量的85 0倍。结论 本法可为利咽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陈新梅郭喜红
关键词: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急性毒性试验中药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
2005年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Sequence Antimicrbial Therapy SAT)通常是指治疗严重的疾病时,初期采用静脉内给药,当病人的病情经改善后,迅速转换为口服抗菌药的一种给药方法,即选用生物利用度接近静脉注射法,半衰期较长的口服抗菌药物,代替胃肠外给药方式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提高,口服抗菌药物在各种严重感染治疗中所占的地位已逐步上升,因此本文就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作一简单介绍.
于爱平曹丽蒙吴建华陈新梅
关键词:口服抗菌药物静脉内给药静脉注射法给药方法医药科技胃肠外
消化科临床药学服务实践
2010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和参加临床实践的服务方法。方法对参与临床实践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对促进合理用药、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用药教育、合理用药咨询等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结论临床药师应通过下临床参与实践工作,提高各项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陈新梅刘金岩蒋玉凤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
辐射灭菌对氟哌酸微球制剂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选择了5种不同的方法对氟哌酸微球制剂进行灭菌,检查制剂的无菌度,选择出最佳灭菌方法,同时考察了微球制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60Co辐射灭菌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方法。
陈新梅邢君芬李秀莲敖秉臣
关键词:辐射灭菌稳定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