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纡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验证性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价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效果。方法比较H-FABP、CK、CK-MB和cTnT四种心肌标志物在AMI发作后6 h内的敏感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比较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对AMI患者和非AMI患者诊断的特异性。结果 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为100%;在AMI发作后6 h内,H-FABP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CK、CK-MB,与cTnT相当。8例肾衰竭患者100%显示阳性,心源性疾病中主动脉关闭不全有1例(2.44%),房间隔缺损有2例(4.88%)显示阳性。结论 AMI发作后6 h内,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其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刘筱泉白峰李天成梁昭红蒋知新陈平纡吴强6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快速检测试剂盒
- ELISA在检测百日咳杆菌免疫原中的应用被引量:4
- 1992年
- 本文采用ELISA技术,实验研究了LPF-ELISA和FHA-ELISA的最适条件以及LPF和FHA免疫原在纯化过程中的动态。实验结果表明,LPF-ELISA的HP最佳包被浓度为0.413μg/100μl;所用第二抗体(抗LPF兔血清)的最佳浓度为2.8EU/100μl。FHA-ELISA的抗FHA豚鼠血清的最佳包被浓度为0.05EU/100μl,所用第二抗体(抗FHA兔血清)的最佳浓度为2.25EU/100μl。LPF和FHA在经培养、盐析、浸提、超速和分级离心后,其ELISA单位与蛋白量密切相关,呈同步消长。证明用LPF-ELISA和FHA-ELISA作新菌苗批量生产工序中的质量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陈平纡杨晓明陈爱荣何长民
- 关键词:ELISA百日咳杆菌
- 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纯度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本文对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的纯度、免疫力和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菌苗中不仅含有百日咳毒素 (PT)和丝状血凝素 (FHA) ,而且还含有百日咳凝集素和百日咳粘着素。菌苗的纯度为 5 0 %~ 95 7% ,菌苗中PT和FHA的比例为 1∶1~ 1∶18。
- 陈平纡王祖森何长民
- 关键词:百日咳毒素凝集素
- 衡力~改善眉间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价衡力改善眉间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优效性试验设计,将安慰剂以及100单位/瓶和50单位/瓶衡力R用2.5ml氯化钠注射液复溶,在左右皱眉肌各取2位点,降眉间肌取1位点,每1位点肌肉内注射0.1ml。结果:对488例受试者为期120天的观察,有效性结果显示:20单位组优于10单位组,10单位组优于安慰剂组;安全性结果显示:发生不良事件81例138例次,不良反应为69例81例次,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衡力R10单位、20单位,在改善眉间纹方面,与安慰剂相比,疗效确切,高剂量组(20单位)要优于低剂量组(10单位),但是,两剂量组之间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 陈平纡吴强谢贵林王玉琳李恒进冯峥孙秋宁吴艳赵广徐金华谢红付何黎姚晨无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皱眉肌眉间纹
- 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2
- 1991年
- 采用百日咳杆菌C.S中国株经培养、盐析、浸提、组分分离以及脱毒等工艺,制备出含有LPF和FHA两种主要免疫原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SDS-PAGE的结果表明,菌苗的LPF和FHA组分和参考品的相同,测得的分子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小鼠体重减轻、白细胞增多、组织胺敏感以及热原质等试验证明,菌苗中无内毒素;菌苗的免疫原性经我国和日本的国家检定部门检定,其效价为14.5~44.3IPU/ml,说明菌苗是安全有效的,
- 何长民杨晓明陈平纡陈爱荣张蓉程夷边淑娟吕桂荣
- 关键词:百日咳菌苗抗原性
- 以百白破疫苗为基础的联合疫苗研究进展和展望被引量:11
- 2012年
- 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联合疫苗(DTP)作为最早纳入WHO扩大免疫规划(EPI)的疫苗,已经在预防和控制这3种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由于接种灭活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TwP)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 卫辰侯启明张庶民陈平纡马霄
-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联合疫苗扩大免疫规划百日咳全细胞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 2015年
- 目的:评价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简称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原则,采用0、21天免疫程序,选择3岁及3岁以上健康者1202人。分组为3~11岁、12~17岁、≥60岁组,按照人数基本为1∶1的比例随机分别接种7.5μg和15.0μg 甲型H1N1流感疫苗;18~59岁组按照人数基本为1∶1∶1的比例随机分别接种7.5μg、15.0μg甲型 H1 N1流感疫苗和安慰剂对照。观察各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免疫前后血凝抑制( 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GMT水平和平均增长倍数。结果受试对象的安全性结果显示7.5μg和15.0μ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4%(48/549)和13.88%(74/533),其中Ⅱ级反应率分别为03.6%(2/549)和1.13%(6/533),未观察到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2剂接种未见不良反应叠加现象。7.5μg或15.0μg试验疫苗首剂免疫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13%(395/464)和90.77%(413/455),保护率分别为85.56%(397/464)和91.43%(416/455),抗体GMT较免疫前分别增长36.1倍和526.倍。2剂免疫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7.84%(454/464)和99.12%(451/455),保护率分别是98.06%(455/464)和99.56%(453/455),抗体GMT较免疫前分别增长63.3倍和96.0倍。4个年龄组(3~11岁、12~17岁、18~59岁及≥60岁年龄组)7.5μg和15.0μg组HI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均大于70%,GMT较免疫前均增长2.5倍以上,结果显示7.5μg和15.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1剂后抗体水平已达到研究方案中设定的预期标准,免疫2剂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试验表明甲型H1 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且接种1剂15.0μg甲型H 1N1流感疫苗,即可在3岁和3岁�
- 闫绍宏陈平纡马俊清武贵森许建斌顾苏仪徐冬冬邹勇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免疫原性
- 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质量控制的研究
- 1994年
- 本文就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制检过程中使用的菌株、有效组分LPF和FHA提纯工艺以及毒性,效力等检定方法阳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C、S菌株产毒优于日本Tohama株。LPF和FHA─ELISA用作菌苗工艺各步骤中质控有效组分的产量,是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根据5年中菌苗批量生产每ml培养基LPF和FHA产量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完善和操作技术的熟练是提高菌苗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制检规程中用作毒性和效力试验的方法,是菌苗安全有效质控的有效实用方法。
- 杨晓明陈爱荣陈平纡何长民
- 关键词:百日咳菌苗
- 关于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配方的实验报告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对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的不同配方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新一代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最佳配方为:精制百日咳菌苗18μgPN/ml、精制白喉类毒素为30Lf/ml、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为10Lf/ml。由该配方组成的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其中百日咳菌苗的毒性试验BWDU/ml、LPU/ml、HSU/ml三种指标均符合制检规程要求。其效力单位(IU/ml)超过规程要求一倍以上,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的安全试验均符合规程要求,白类效力试验≥80-100%,破类效力试验≥0.5-4.5IU/ml。上述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配方作为新一代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的配方是适宜和实用的。
- 陈平纡陈爱荣何长民
- 关键词:百日咳苗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 无细胞百日咳菌苗毒性试验参考苗制备条件的探讨被引量:2
- 1998年
- 将不同灭活条件下制备的无细胞百日咳毒性试验参考苗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以浓度0.1%Formalin溶液25℃灭活96-120小时制备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毒性试验参考苗,凝集效价仍可达到百日咳Ⅰ相血清原效价;不耐热毒素试验呈阴性;毒性试验BWDU/ml为75.9-128.4;LPU/ml为2.1-6.0;HSU/ml为3.9-5.7;稳定性良好。
- 王祖森孙述学陈平纡何长民秦进才侯启明王立兰
- 关键词:无细胞百日咳菌苗毒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