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少卿

作品数:12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靶区
  • 6篇生物靶区
  • 4篇影像
  • 4篇正电子
  • 4篇正电子发射
  • 4篇脱氧
  • 4篇脱氧葡萄糖
  • 4篇PET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放疗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影像
  • 3篇鼻咽
  • 3篇鼻咽癌
  • 3篇^18F-F...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射
  • 2篇调强放射治疗
  • 2篇咽肿瘤

机构

  • 11篇山东省肿瘤医...
  • 3篇武警部队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12篇陈少卿
  • 11篇于金明
  • 6篇付政
  • 3篇刘森
  • 3篇黎功
  • 3篇郑静晨
  • 3篇赵献光
  • 3篇韦光胜
  • 2篇邢力刚
  • 2篇巩合义
  • 2篇杨国仁
  • 1篇刘同海
  • 1篇杨新华
  • 1篇王晓航
  • 1篇袁双虎
  • 1篇尹勇
  • 1篇滕学鹏
  • 1篇于甬华
  • 1篇郭洪波
  • 1篇周英智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十届全国临...
  • 1篇第五届全国肿...

年份

  • 7篇2007
  • 5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T-CT扫描引导下肺癌精确放疗的运动体模试验研究
目的:测量不同瘤体大小、不同运动频率及不同运动幅度下,用PET 图像和PET-CT 融合图像勾画 GTV 的大小,探讨不同运动状态和不同瘤体大小对PET图像和 PET-CT融合图像中病灶体积的影响。测量不同瘤体大小、不同...
陈少卿
关键词:肺癌放疗CT图像
生物靶区与生物适形放疗研究进展
生物靶区指由一系列肿瘤生物学因素决定的靶区内放射敏感性不同的区域,这些因素包括:乏氧及血供、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改变、浸润及转移特性等。它既包括肿瘤区内的敏感性差异,也应考虑正常组织的敏感性差异,而...
于金明陈少卿
关键词:肿瘤治疗生物靶区分子影像学技术
文献传递
功能影像用于生物靶区的研究进展
功能影像已经逐渐应用于靶区勾画,并导致了生物靶区及生物适形调强放疗等概念的产生.本文对生物靶区和生物适形调强放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葡萄糖显像、氨基酸显像、核酸显像、乏氧显像、基因显像及分子影像的现状,探讨和...
于金明陈少卿
关键词:功能影像生物靶区分子影像
文献传递
^(18)F-脱氧葡萄糖PET不同阈值法勾画非小细胞肺癌靶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标准摄取值(SUV)阈值法下,^(18)F-脱氧葡萄糖(^(18)FDG)PET影像勾画非小细胞肺癌GTV的差异,方法20例患者行^(18)FDG PET扫描,比较阈值法(42%阈值)PET图像GTV(GTV_(42%))、相对阈值法[(threshold SUV=0.307×mean target SUV+0.588)/maximun SUV PET图像GTV(GTV_(relate))及CT图像GTV(GTV_(CT))的大小。结果GTV_(42%)为(13812.5±13841.4)mm^3,GTV_(relate)为(24325.3±22454.7)mm^3.GTV_(CT)为(28350.9±26079 8)mm^3。GTV_(42%)、GTV_(relate)及GTV_(C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0,P<0.01)。GTV_(42%)明显小于GTV_(relate)和GTV_(CT)(P值均<0.01),GTV_(relate)与GTV_(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使用相对阈值法勾画靶区,其精确度优于固定阈值法(42%阈值),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真实体积。
陈少卿于金明付政邢力刚杨国仁巩合义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
^(18)F-脱氧葡萄糖PET-CT检测食管癌病变长度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4
2006年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诊断食管癌病变长度的临床价值,并和其他检测方法比较。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32例,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22例,胸下段9例。术前分别行食管镜、食管钡餐、CT和FDG PET-CT检查,并检测食管癌原发灶病变位置和长度。1周内行食管癌手术,手术大体标本与检查结果比较。结果食管钡餐、CT、FDG PET-CT分段与大体标本全部符合,而食管镜检查有2例分段与大体标本不符合。食管镜、食管钡餐、CT、PET-CT所示食管癌病变长度与大体标本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41、0.746、0.870、0.876(P值均为0.000);所示食管癌原发灶长度分别为(3.8±1.4)、(4.1±1.5)、(4.4±1.6)、(5.3±1.9)和(4.7±1.7)cm,4种检查结果与大体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7、0.025、0.001),病变长度从小到大依次为食管镜、食管钡餐、CT、大体标本、PET-CT。但考虑到标本离体后有一定程度的回缩,实际病变长度与PET-CT最接近。结论PET-CT较准确的显示食管癌病变实际长度,有一定临床价值。对手术病例,PET-CT可用于指导术者选择食管癌切除的剖胸径路及食管切除长度;对放疗病例,PET-CT有助于指导放疗靶区的精确确定。
袁双虎于金明于甬华杨新华付政杨国仁郭洪波王晓航周英智陈少卿
关键词:病变长度食管镜食管钡餐
PET用于勾画生物靶区的呼吸运动体模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测量不同运动频率和不同运动幅度下,用PET影像勾画GTV的大小,探讨不同运动状态对PET影像中病灶体积的影响。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二维运动平台系统及体模,模拟不同频率及幅度的呼吸运动,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对体模进行PET-CT扫描,利用PET图像勾画GTV并计算其大小。结果静止状态下GTV(GTV0)为(7.90±0.21)cm3,运动频率为16次/min、18次/min及20次/min状态下GTV分别为(11.56±2.62)cm3(GTV16)、(12.51±3.57)cm3(GTV18)及(11.86±3.27)cm3(GTV20)。GTV0、GTV16、GTV18及GTV2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z轴方向运动幅度为1.0、1.5及2.0cm状态下GTV分别为(11.44±3.68)cm3(GTVz-1.0)、(11.64±3.47)cm3(GTVz-1.5)、(12.83±2.02)cm3(GTVz-2.0)。x轴方向运动幅度为0.5、1.0及1.5cm状态下GTV分别为(9.68±2.32)cm3(GTVx-0.5)、(14.41±3.19)cm3(GTVx-1.0)、(11.83±1.92)cm3(GTVx-1.5)。在z轴和x轴运动方向上,各G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呼吸频率和运动幅度对PET图像勾画靶区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在采用PET影像制定放疗计划时建议采取门控技术等有效措施尽量减少这种影响,使得到的生物靶区尽可能地接近靶区的实际情况。
陈少卿于金明尹勇付政邢力刚李姗姗巩合义刘同海滕学鹏卢洁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FDG PET评价鼻咽癌放疗疗效被引量:4
2007年
笔者探讨了^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对评价鼻咽癌放疗疗效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入院治疗的21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2岁。病理类型:角化鳞状细胞癌11例,非角化鳞状细胞癌7例,未分化癌3例。
黎功郑静晨于金明付政刘森赵献光宁健韦光胜陈少卿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18F-FDG疗效PET18F-脱氧葡萄糖鼻咽癌患者
生物靶区与生物适形放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6年
各种影像学方法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X线、CT、MRI等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变化,属解剖学影像范畴,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可以提供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增殖、乏氧状态,乃至基因表型的影像,属功能影像或生物学影像范畴,为更全面地了解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功能状态提供了有力手段。
于金明陈少卿
关键词: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生物靶区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对鼻咽癌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成像术(18F-FDG PET)评价鼻咽癌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在实施适形放射治疗前、后进行PET/CT或PET检查,将PET的结果与同期的CT检查结果比较,分析PET的检查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放射治疗前PET检查改变了4例病人的N分期;放疗后PET检查原发灶SUV≥4.0者证实为肿瘤残留;CT显示肿瘤残留而最大SUV≤2.5者证实为肿瘤纤维化。[结论]PET与CT相比较在对原发肿瘤的检测方面没有差别;但是PET在检测淋巴结方面比CT的敏感性高,而且PET对检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的准确性高于CT。
黎功郑静晨于金明付政刘森赵献光韦光胜陈少卿
关键词:^18F-FDGPET鼻咽肿瘤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FDG PET在鼻咽癌分期中的作用(26例评估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18F-FDGPET在评价鼻咽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经病理证实且经B超、X线胸片检查没有发现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PET/CT或PET检查,与同期的CT图像比较,并对PET的检查结果与CT检查结果不一致的患者进行了进一步检查。[结果]FDGPET与CT对原发肿瘤的评价方面没有差别;FDGPET改变了26例患者中5例患者的N分期,其中3例患者的N分期由N3b改为M1。[结论]FDGPET在检查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方面比CT更敏感。
黎功郑静晨于金明付政刘森赵献光韦光胜陈少卿
关键词:^18F-FDGPET鼻咽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