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油田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基于RGB-IHS变换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被引量:7
- 2014年
- 地震属性类型多,蕴含的地学信息既有相同,也有差异,单一地震属性信息量少且信噪比低,解释存在多解性,而多属性联合解释工作量大且很难得到统一的解释结果。围绕这些问题,把图像处理的RGB-IHS变换引入到地震属性解释中,建立了地震属性融合算法及其实现方法。同时,为了提高地震属性融合及提取效果,采用二维傅里叶变化滤波方法提高地震属性信噪比,用地层切片方法解决层间地震属性提取的地质时间非一致性问题。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地震属性融合方法能大幅度提高地质目标的识别精度。
- 陈俊程金星
- 关键词:地层切片
-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维地震资料拼接方法被引量:10
- 2004年
- 新、老三维地震资料的连片处因采用不同激发、接收参数而引发的拼接问题日益增多。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可看作是一个不同尺度空间的数学寻优问题,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时变拼接。应用小波分析中的Mallat算法,将拼接处的两个叠加数据进行多分辨分解;采用最小平方算法求取不同尺度空间的最佳匹配滤波因子,并将各匹配滤波因子分别应用于多分辨分解后的其中一块三维叠前数据,即可达到拼接的目的。此方法可自动实现时变拼接,达到相位和振幅同时校正,而且能避免噪声的影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变换资料拼接方法的效果较好。
- 程金星朱立华杨长春陈俊
- 关键词:三维地震资料叠前小波变换小波分析数学
-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江苏CB地区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08年
- 当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或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时,必须做叠前深度偏移。影响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是速度—深度模型的精确性及输入道集数据的质量。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CB地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试验和应用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江苏油田特点的处理流程,总结出了做好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工作的八项技术要点,包括三维建模、前期数据准备、井资料的使用、浅层速度分析、优化速度模型、模型平滑、空间假频抑制及孔径选择等。实际资料处理及钻探的结果均证实这套技术组合及流程是有效的。
- 武桂荣陈俊程金星施善威
- 关键词: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处理偏移孔径
- 基于地质认识的圈闭识别方法及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04年
-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GY凹陷勘探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为取得良好的勘探效益,在区域构造运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质规律和构造条件的再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构造地质模型,在模式的指导下进行地震资料的解释和研究,综合运用多项识别技术,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可靠圈闭,在凹陷东部HKD地区取得成功。
- 毛树礼陈俊季红军
- 关键词:圈闭地质油气勘探地震解释地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