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惠洁
- 作品数:19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1例G6PD缺乏症并慢性重症肝炎的护理
- 2001年
- 陆惠洁黄美珍
- 关键词:慢性重症肝炎缺乏症G6PD肝脏功能精神神经症状颅内压增高
- 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患者行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观察和护理,包括对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指导配合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处理。结果 48例患者肝穿刺活检术成功率100%。15例出现局部伤口疼痛,5例少量伤口渗血,3例患者血压小幅波动,2例胸闷、心悸、气促,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肝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术中损伤及并发症,是实施肝穿刺活检术穿刺成功的保障。
- 陆惠洁卜桂珍
- 关键词:B超肝穿刺活检术肝炎患者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HBeAg转阴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其血清中的HBV-DNA,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组织病理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梁鹏莫燕燕黄艳芬陆惠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
- 门诊抽血病人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 2000年
- 陆惠洁
- 关键词:心理护理护理静脉穿刺门诊无菌物品操作技术抽血室
- HIV/AIDS合并深部型真菌感染研究概况被引量:3
- 2015年
-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患者由于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m immunode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病毒主要会攻击机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系统,若已侵入人类机体细胞,
- 莫燕燕陆惠洁黄艳芬
- 关键词:HIV真菌感染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未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410例,应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评估肾功能损害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B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CHB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9.76%(81/4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年龄>50岁是CHB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部分CHB患者可于抗病毒治疗前发生肾功能损害,其中男性及年龄>50岁患者发生风险更高。
- 王慧雯李慧姣李慧姣刘宇刘宇黄艳芬黄艳芬陆惠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肾功能损害
- 93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1年
-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肝硬化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及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因此,对晚期肝硬化患者做好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病情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对症处理,对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对本科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陆惠洁
- 关键词:晚期肝硬化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预见性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的干预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究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预见性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为患者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在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预见性护理。采用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Scale,GAS)、躁狂症量表(Bech-Rafaelsd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精神现状检查(Present State Examination,PSE)、社会功能缺陷筛查(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患者劳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发作概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服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GAS,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丧失劳动能力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服药时间、治疗依从性、住院费用、躁狂症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预见性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躁狂症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预防患者攻击行为发生。
- 孙凯丽陆惠洁
- 关键词:躁狂症预见性护理依从性
- 门诊采血护士经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职业暴露及防护被引量:1
- 2011年
- 分析门诊采血护士在采血的临床工作中暴露于经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急救措施及处理原则,以提高门诊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减少或避免门诊采血护士发生经血液感染性疾病的职业危险。
- 陆惠洁
- 关键词:血液传播感染性疾病
- 浅谈门诊护士的角色功能被引量:6
- 2000年
- 陆惠洁
- 关键词:门诊护士角色功能整体护理质量门诊护理门诊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