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闻晓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3篇护理
  • 2篇针头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床
  • 2篇偏瘫
  • 2篇肘部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偏瘫
  • 2篇滑脱
  • 2篇固定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形状记忆
  • 1篇形状记忆功能
  • 1篇血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回流
  • 1篇医院系统

机构

  • 1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杭州市江干区...

作者

  • 11篇闻晓燕
  • 3篇杜丽萍
  • 3篇肖玲
  • 3篇黄利双
  • 1篇钱君
  • 1篇张琼
  • 1篇舒震宇
  • 1篇洪敏
  • 1篇钱文丽
  • 1篇陈肖敏
  • 1篇王原娇
  • 1篇王成
  • 1篇吴强爱
  • 1篇龚向阳
  • 1篇姚炯
  • 1篇刘俊威
  • 1篇张园园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吞咽障碍患者持续泵入营养液预防吸入性肺炎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吸入性肺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意识水平下降、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留置胃管、胃排空延迟等[1].有研究显示约70%的脑卒中患者吞咽反射受损,可出现食管上括约肌张力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减低,胃排空延迟,肠道扩张和蠕动减弱[2].有效地防治吸入性肺炎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康复,其中正确的鼻饲喂养是防治吸入性肺炎的关键[3].我们将本院10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别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均匀泵入胃肠内营养液和按传统方法用注射器分次定量鼻饲,发现使用肠内营养泵患者胃内容物的反流明显减少,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现总结报道如下.
杜丽萍黄利双闻晓燕肖玲钱君王原娇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肠内营养液吞咽障碍持续泵胃排空延迟括约肌张力
ICU患者行机械通气发生MRSA感染13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7年
闻晓燕
关键词:MRSA感染机械通气治疗ICU患者护理对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CT增强扫描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但是增强扫描需要高压注射大量造影剂,容易发生造影剂外渗。造影剂外渗是指无意中将造影剂注射到健康的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预期的血管,可能到达邻近的组织,例如皮下、神经和肌肉组织等[1-2]。造影剂外渗若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则会出现水泡、溃烂、血管神经萎缩等症状,严重者后期可能发生组织局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3-4]。
闻晓燕马黎张园园
关键词:固定器造影剂外渗
一种手术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床,尤其涉及脑外科手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床体和安装在所述床体端部的床头板,所述床头板远离所述床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座,且所述导向座设置有多个,所述导向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环形调节板,所述环形调节板的...
闻晓燕王鹏
一种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包括:固定器、通孔及固定件;所述固定器一侧壁面向内凹陷形成存储槽,用于放置患者肘部,所述固定器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器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件;本实用新型固定器为高分子聚...
闻晓燕马黎
文献传递
一种DSA手术床延展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SA手术床延展板,包括:第一延展板、第一隔板、第二延展板、铰链、滑槽、第二隔板、固定条及支撑板;所述第一延展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延展板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第一延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相...
闻晓燕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DRG、DIP人工智能AI护理辅助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RG、DIP人工智能AI护理辅助管理系统,涉及AI护理辅助技术领域,包括预警系统,所述预警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且预警系统包括有数据收集模块、模拟分析模块、动态分析模块及汇总分析模块。本发...
王成张琼居洁勤洪敏袁勉钱文丽闻晓燕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规范化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3个月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EF,WHOQOL-BREF)对其进行生存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8.85±11.44、82.63±10.26,对照组分别为57.66±11.28、69.56±11.15;两组试验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3个月时的QO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杜丽萍闻晓燕肖玲黄利双姚炯
关键词:脑卒中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气压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被引量:11
2008年
脑卒中偏瘫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可达3%-30%,甚至高达53%。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加重,严重时可能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人主张预防性应用抗凝剂,但容易带来出血的危险翻。本科使用气压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满意,现将使用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杜丽萍吴强爱黄利双肖玲闻晓燕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脑卒中偏瘫患者气压治疗仪护理经验下肢功能障碍
增强CT高压注射器附加连接管回血影响因素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增强CT高压注射器附加30 cm连接管是否能避免血液回流至螺旋导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937份增强CT检查完成后的30 cm连接管,对连接管内液体进行红细胞镜检,判别血液是否回流至螺旋导管。收集检查类型、注射器类型、留置针型号及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造影剂注射总量、造影剂注射速率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造成血液回流的影响因素。结果前段连接管(近患者端15 cm)有50份(5.34%)回血阳性样本,后段连接管(近机器端15 cm)没有回血阳性样本;Ⅱ型注射器较Ⅰ型注射器连接管回血风险低(OR=0.393,95%CI:0.188~0.819);造影剂注射总量是保护因素(OR=0.970,95%CI:0.955~0.985);造影剂注射速率是危险因素(OR=3.380,95%CI:1.732~6.598)。结论30 cm连接管可避免血液回流至螺旋导管,其中注射器类型、造影剂注射总量、造影剂注射速率是回血的影响因素。
马黎闻晓燕舒震宇龚向阳陈肖敏
关键词:连接管血液回流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