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旭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四逆
  • 3篇四逆汤
  • 3篇中医
  • 2篇数据挖掘
  • 1篇药理
  • 1篇药量
  • 1篇药物用量
  • 1篇医案
  • 1篇杂病
  • 1篇杂病论
  • 1篇治病
  • 1篇伤寒
  • 1篇伤寒杂病论
  • 1篇肾气
  • 1篇肾气丸
  • 1篇中医临床
  • 1篇中医文献
  • 1篇中医医案
  • 1篇主治
  • 1篇主治病证

机构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5篇闫旭
  • 3篇张琦
  • 2篇黄蕊
  • 1篇任玉兰
  • 1篇李雷兵
  • 1篇陈甲秀
  • 1篇吴均华
  • 1篇高燕

传媒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金匮要略》肾气丸泄实机理浅晰被引量:5
2012年
肾气丸是一首广泛运用于临床的经典方剂,近现代医家对其讨论多以补虚为主,而对其泄实的一面少有重视,其实肾气丸是一个补虚与泄实兼顾的方剂,肾气丸方补虚确为本方重点但其泄实的方面也不应忽视,本文对其泄实机理做一简要分析。
闫旭黄蕊
关键词:肾气丸金匮要略
从数据挖掘探析四逆汤加减运用规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四逆汤医案,探讨四逆汤加减运用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古今医案专著、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四逆汤治疗的医案,对医案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四逆汤医案相关信息数据库,分析医案当中四逆汤的药物加减变化规律。结果共纳入359则医案,总共加药207种,共出现1447次,四逆汤加减药物当中以补气健脾、温里药所占比重最大。结论四逆汤经过两千年的运用,大量的临床案例及实验研究证明其有确切的疗效。
李雷兵张琦闫旭
关键词:四逆汤中医文献
四逆汤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2011年
四逆汤作为一首药力峻猛、疗效卓著的经方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近年来也引起了很多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因此为了更好的使四逆汤在临床上发挥作用,作者对四逆汤近10年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以后的科研及临床运用做一展望。
闫旭张琦
关键词:四逆汤中医临床药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今医案中四逆汤药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散见于古今中医医案专著及近现代期刊中的四逆汤医案进行研究,挖掘其辨病辨证信息、药物用量及影响因素,为合理有效地运用四逆汤提供参考。  方法:  书籍类医案,主要通过《成都中医药大学馆藏目录》...
闫旭
关键词:中医医案四逆汤药物用量
大承气汤主治病证数据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总结古今医家运用大承气汤的选方思路。方法:查阅2010年前出版的医案及临床经验集622种、期刊150余种,收集大承气汤古今医案500例,建立医案信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加以分析。结果:500例大承气汤医案中,频数居前3位的中医病证是:腹痛128例、阳明腑实证32例、中风病25例;西医疾病是:肠梗阻78例、脑血管病症25例、细菌性痢疾17例;居前3位的高频主症是:大便秘结332次、腹痛192次、发热134次;常见舌象为舌质红苔黄,或干、或腻、或厚;常见脉象有滑数、弦数、弦滑。结论:大便秘结、腹痛、发热是古今医家选用大承气汤的常见主症,其中,便秘最为多见,腹痛以胀痛多见,发热以壮热多见,常见舌象是舌红苔黄,其脉滑数、弦数或弦滑。
张琦黄蕊高燕陈甲秀吴均华闫旭任玉兰
关键词:大承气汤数据挖掘主治病证《伤寒杂病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