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洪强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政治法律更多>>
- 中低温地热钻探技术规程
- 本规程规定了中低温地热地质钻探技术的总则、地热井类型、结构与施工设计、设备的选择与安装、钻进工艺、钻井液、成井工艺、酸化增产措施、地热井完井产能测试、定向钻进工艺、地质录井、钻井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程质量的验收与评定
、...
- 马忠平李振杰杜槟杨忠彦徐云鹏王坤鲍卫和贾志钱洪强林圣明朱挺郭充李会娟牟双喜孙宝贵
- 井口用橡胶封堵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井口用橡胶封堵器,属于井口封堵器领域,井口用橡胶封堵器,包括封堵器主体和憋压泵,封堵器主体外包围安装有第一橡胶气囊,封堵器主体上开设有憋压通道,憋压通道内壁安装有第二橡胶气囊,封堵器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
- 林圣明杨忠彦卞宏伟张鸿宇李征朱挺钱洪强林金锁郭充王丽妍
- 自制铣钻倒矛深井碎石及破碎打捞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制铣钻倒矛深井碎石及破碎打捞筒,属于打捞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倒矛套筒,倒矛套筒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接头,倒矛套筒远离循环接头的一端连接有铣鞋,铣鞋的外端设置有铣齿,倒矛套筒的内壁安装有多组钢丝绳组件,倒矛套筒...
- 林健旺黄贤龙林圣明朱挺卞宏伟张鸿宇李征钱洪强林金锁郭充王丽妍
- 天津周良庄地质构造背景和地热成因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天津市宝坻区南部周良庄一带赋存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为查明该区各热储补给来源,地温场是否受断裂构造影响,利用人工地震结合钻探资料进行二次解译,分析该区地质构造背景和热储发育特征,同时在综合分析水化学和同位素等化探方法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地热成因进行探讨。查明该区主体构造为一背斜构造,地热属沉积盆地型层状热储,地热流体主要有孔隙型热水系统和基岩裂隙型热水系统2个类型,热储条件好。该区热流体矿化度较低的原因是接近补给区,补给水源来自北部山区大气降水;地热流体在深循环过程中与富氧岩石进行了氧交换,δ18O值存在不同程度的氧漂移。
- 杨永江庞海靳宝珍刘九龙钱洪强刘斐
- 关键词:同位素热水系统
- 天津地区地热钻井中地层漏失分析及堵漏方法选择被引量:7
- 2016年
- 天津地区地热钻井中,井漏是常见的现象。按照地层差异,井漏可以分为孔隙型漏失和裂隙、溶洞型漏失两种,孔隙型漏失主要发生在砂岩、砂砾岩中,漏失量小,处理起来比较简单,裂隙、溶洞型漏失漏失量大,堵漏工艺复杂,且不易奏效。本文通过两种地热井漏失的成因分析,分别列举了它们各自的堵漏方法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重点对堵漏难度大的裂隙、溶洞型漏失进行了漏层判定分析和堵漏方法介绍,并通过两项施工实例来加以佐证。此研究对地热钻井中的地层漏失及堵漏工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钱洪强王娟孙玉东王震凯袁博
- 关键词:裂隙堵漏方法
- 天津塘沽地区东营组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塘沽地热田是天津滨海新区地热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段,古近系东营组为孔隙型热储,对其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查明该组热储沉积特征,寻找地热流体有利富集区,笔者在对该区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热储特征、岩性和测井曲线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该组沉积环境为海陆过渡环境的三角洲相和河口湾相,自东Ⅲ段到东Ⅰ段显示沉积湖盆由扩张到收缩的变化规律。2)东Ⅲ段-东Ⅱ段沉积环境以近缘三角洲前缘,湖岸砂坝沉积为主,有利于地热流体富集,河头-塘沽以南为地热流体有利富集地段。3)东Ⅰ段的沉积环境大部分已演变为沼泽平原相,在东北部为分流河道沉积,砂层相对发育,为地热流体的有利富集段。
- 王继革靳宝珍杨永江钱洪强刘斐牛伟达
- 关键词:东营组地热资源渗透率沉积环境三角洲相
- 天津市东丽区寒武系热储层成井可行性及工艺研究
- 地热资源是一种绿色能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储量丰富的地热资源取代部分常规能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紧缺问题。天津市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较早也是较多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地热资源集中开...
- 钱洪强
- 关键词:热储层寒武系成井工艺
- 文献传递
- 天津市中心城区及附近热储层间的水力联系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调查方法,对天津市中心城区附近各主要热储层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天津市中心城区附近各热储层的补给水源,各大断裂是沟通各热储层间水力联系的关键因素。
- 张芬娜贾志钱洪强靳宝珍
- 关键词:环境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地热流体水力联系
- 地热钻井中录井及各地层界面的判定方法探讨——以天津市东丽区民和巷DL-81地热井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地质录井是地热钻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地热钻井中,经常由于地质工作不到位,产生工程事故,影响成井进度,造成经济损失。东丽区民和巷DL-81地热井井深3 200 m,自上而下揭露地层比较完整,钻遇了地热钻井中多个较重要的地层界面。本文结合该地热井施工过程,阐述了通过岩屑录井、观察钻时变化、物探测井、记录钻井液漏失等地质录井工作,准确判定地层界面,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工序,来防止工程风险,为顺利成井做好地质上的保障工作。本文对天津及周边地区类似地热钻井的施工有一定的实际借鉴意义。
- 钱洪强王震凯
- 关键词:地质录井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