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蕾
- 作品数:75 被引量:203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问题导入法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22年
- 问题导入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根据问题导入法的原理,结合课程自身特点进行“问题”创设,将在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中常用的问题导入法引进高等院校的理科教育课程《植物生理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再度认真思考和努力完善的方面。
- 张芳钟蕾蒋海燕何永明程建峰
- 关键词:问题导入法植物生理学
- 分蘖期旱涝急速转换对杂交晚稻产量形成和叶片光合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 "旱涝急转、旱涝并存、旱涝交替"事件(Drought-Flood Coexistence简称DFC)是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夏季频发的一种气象灾害,它是指在同一季节内一段时间特别旱,而另一段时间特别涝,旱...
- 邓艳钟蕾陈小荣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边建民胡丽芳欧阳林娟贺浩华
- 关键词:超级杂交晚稻分蘖期产量及其构成内源激素
- 不同产量晚稻品种分蘖期动态密度稀化下群体自动调节力的差异与生理机制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了探明生育前期动态密度稀化下不同产量双季晚稻品种群体自动调节力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以五丰优T025和昌优10号为材料,于分蘖期进行递次间蔸密度稀化处理,分析了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量(DMW)、比叶重(SLA)、叶面积指数(LAI)及倒2叶内源激素含量等。结果表明,间蔸稀化处理后两个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表现出不同程度下降,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不同程度上升,同一密度下五丰优T025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昌优10号,变异系数和极差则低于后者;五丰优T025群体自动调节力明显强于昌优10号;五丰优T025间蔸稀化处理下单株产量较对照(不间蔸)上升的幅度大于昌优10号,且其极差率更大;前者个体对群体的补偿力强于后者,主要是其单株有效穗数优势明显;五丰优T025个体通过增强分蘖数、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减缓抽穗至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的下降速率来弥补群体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干物质积累下降的能力强于昌优10号;间蔸稀化处理减缓了两个品种抽穗后倒2叶生长抑制类激素ABA含量的上升及生长促进类激素ZR、IAA和GA3含量的下降速率,且总体上五丰优T025该能力强于昌优10号。
- 陈小荣肖自京孙嘉钟蕾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贺浩华
- 关键词:晚稻生理机制
- 不同产量潜力杂交早稻品种的群体自动调节力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对比分析2个杂交早稻不同产量潜力品种不同密度下的分蘖、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叶绿素、根系伤流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淦鑫203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为7.73%,极差率为19.70%,平均为7 745.95 kg/hm2,对照品种淦鑫206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为9.22%,极差率为24.10%,平均为7 469.90 kg/hm2,表明淦鑫203群体自动调节力明显强于CK品种淦鑫206,调节性能是每穗总粒数与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间协调互动平衡之结果;淦鑫203低密度和高密度下的单株茎蘖数均值差距较淦鑫206大,升降更平缓;淦鑫203相同密度处理下的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能力强于淦鑫206,随生育期的波动性大于后者;相同密度下各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均为淦鑫203高于淦鑫206,除完熟期外,各生育阶段淦鑫203叶面积指数的变异系数和极差率小于淦鑫206,且其随生育进程的升降更为平缓;相同密度处理下淦鑫203齐穗期倒二叶叶绿素含量高于淦鑫206,完熟期则低于后者,淦鑫203叶绿素起降幅度高于淦鑫206;淦鑫203抽穗后根系伤流量低与高密度间的差距明显小于淦鑫206,但随生育推进下降更为平缓;相同密度下淦鑫203各生育阶段倒二叶ABA含量高于淦鑫206,但不同密度下随生育进程而上升的幅度小于淦鑫206;相同密度下淦鑫203倒二叶ZR含量随生育进程而下降的幅度小于淦鑫206,淦鑫203高密度处理在不同密度下的倒二叶ZR含量最高,但下降幅度也最大,淦鑫206则为低密度下最高,下降幅度最小;总体上,相同密度下各生育阶段淦鑫203倒二叶IAA和GA3含量高于淦鑫206,但不同密度处理下波动性高于淦鑫206。
- 陈小荣孙嘉肖自京钟蕾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贺浩华
- 关键词:杂交早稻生理机制
- 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教改思路与实践要求
-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指出开设《植物生理学研究创新型实验》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现实选...
- 程建峰钟蕾何永明蒋海燕刘栋汤丽梅赵宝珍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文献传递
- 百合“OT”品种‘仙女’和‘粉冠军’雌雄育性差异研究
- 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球根类草本花卉,是全球最为重要的十大鲜切花之一。目前我国的百合培育工作尚处在初始阶段,百合品种和种球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就要通过对百合杂交育种...
- 钟蕾
- 关键词:百合杂交育种雄性育性雌性育性
- 文献传递
- 两系法杂交水稻抽穗结实期持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对25个两系法杂交水稻抽穗结实期持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的研究表明,杂种水分持有量变化存在因组合不同而异的特点,总体上叶片和茎鞘水分持有量抽穗结实期间表现为下降趋势,穗部水分持有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特点,以抽穗后第7d,即籽粒灌浆高峰期最大;叶、茎鞘部水分持有量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穗部所占比例则一直呈上升趋势,茎鞘部始终是水分的主要贮存场所;单茎植株水分总持有量抽穗后第1天多数组合表现为正向父本优势,尔后多转为负向父本优势;籽粒产量与抽穗后各期叶片水分持有量呈正相关,与抽穗后第1d茎鞘水分持有量呈正相关,自第7d始转为弱负相关,与抽穗后穗部水分持有量呈正相关,与抽穗后单茎植株水分总持有量呈正相关,籽粒产量与水分持有量在各器官中分配的相关和籽粒产量与各器官水分持有量的相关趋势总体一致;两系杂交稻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特点,以抽穗后第7天最高,与常规稻父本相比,两系杂交稻叶绿素含量各期大多数组合低于常规稻父本,且下降速度快于常规稻父本.对于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上应优先考虑选择灌浆前、中期植株水分持量优势较强、叶绿素含量较高、后期茎叶物质转运优势明显的组合;栽培上应注意保证灌浆前、中期水分及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素的供应,还要注意后期的及时控氮脱水防贪青,促进茎叶贮存物质向籽粒运转.
- 陈小荣钟蕾左清凡
-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持水量叶绿素含量
- 籼型杂交稻恢复系、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对6个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其所配24个F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系及其F1单穗颖花形成数与枝梗和颖花分化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一次枝梗分化对大穗分化与形成尤为重要;F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形成受恢复系影响大,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及其F1均具有大穗潜力,其中恢复系单株产量与其恢复系GCA相关系数为0.913 1。并从稻穗发育角度讨论了杂交水稻恢复系及F1的育种与栽培问题。
- 钟蕾何虎潘晓华
-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枝梗颖花
- 低温胁迫后强反弹性生长型早稻材料的筛选被引量:1
- 2023年
- 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特别是直播早稻易受“倒春寒”等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低温胁迫后常出现水稻停止生长或生长恢复缓慢的现象,同时易加剧草害。为探讨低温弱光胁迫后早稻生长恢复性能,并筛选强反弹性生长恢复材料,本研究选用131份早稻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轻度倒春寒胁迫(日均温度12℃,50%光照,持续4 d),追踪处理结束后12 d的秧苗生长动态,以株高比、叶龄比、生长速度等作为生长恢复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等对各材料生长恢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选取代表性材料进行中度倒春寒(日均温度10℃,50%光照,持续4 d)模拟试验,进一步验证其恢复性能。结果表明,所有材料按生长恢复能力被分为强恢复型(B556、B562、B592等共56份,D值0.549~0.699)、中等恢复型(NC39、NC42、NC65等共49份,D值0.436~0.544)、弱恢复型(NC54、B125、B795等26份,D值0.265~0.415);高、中、低D值材料各6份恢复指标的差异分析表明,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高D值材料与中D值材料株高比与叶龄比差距逐渐缩小,而低D值材料与高D值材料间始终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材料D值越低,最快生长速度出现时间越晚,平均生长速度也越低。中度倒春寒胁迫模拟试验发现,轻度倒春寒胁迫筛选出的强恢复型材料,经中度倒春寒胁迫后基本上也表现出强生长恢复特性,但各材料生长指标均难以恢复至对照水平。本研究为早稻应对中、轻度倒春寒胁迫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 王珲钟蕾付晓全施翔胡丽芳蔡怡聪贺浩华陈小荣
- 关键词:早稻低温胁迫
- 改革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思考
- 2002年
-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决定于方方面面的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应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则是一个有着充满创新机遇的阵地.因为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因而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不少与推进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因素,必须加以改革,才能适应建立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 施翔吴建富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