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琦

作品数:51 被引量:2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篇科普
  • 10篇媒体
  • 6篇媒介
  • 5篇新媒体
  • 5篇教育
  • 4篇信息化
  • 4篇社会
  • 4篇科普工作
  • 4篇互联
  • 4篇互联网
  • 4篇肺炎
  • 3篇都市快报
  • 3篇新闻
  • 3篇信息传播
  • 3篇信息传播技术
  • 3篇实验式
  • 3篇实验室
  • 3篇网络
  • 3篇媒体时代
  • 3篇节目

机构

  • 49篇中国科普研究...
  • 2篇康奈尔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市科学技...
  • 1篇清华大学深圳...

作者

  • 49篇钟琦
  • 13篇王黎明
  • 13篇王大鹏
  • 12篇王艳丽
  • 11篇胡俊平
  • 5篇武丹
  • 4篇孙小莉
  • 2篇许斌
  • 2篇罗晖
  • 1篇王康友
  • 1篇刘萱
  • 1篇董晓晴
  • 1篇张卓
  • 1篇王福兴
  • 1篇任杰
  • 1篇刘彦君
  • 1篇贾鹤鹏
  • 1篇孟凡刚

传媒

  • 12篇科技传播
  • 7篇科普研究
  • 3篇科技导报
  • 2篇新闻记者
  • 2篇中国记者
  • 2篇科协论坛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学会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民主与科学
  • 1篇发展
  • 1篇中国科技教育
  • 1篇企业科协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自然科学博物...
  • 1篇科普创作评论
  • 1篇首届中国科技...
  • 1篇2014年中...
  • 1篇第二十四届全...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教育活动案例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本文对向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征集的近百个科学教育活动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首次将研究的着眼点投向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资源利用、实施和效果评估,研究分析我国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目前发展水平和特点,从理论上总结优秀案例,为所有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者提供指导和支持。
钟琦
关键词:自然科学场馆科学教育
2011-2013年'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状分析
2011-2013年'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已经成功举办36期,该活动已在社会各界取得了一定的反响.'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的进展情况、专家和媒体的参与情况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基于'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主题所涉及...
孙小莉钟琦武丹王大鹏
关键词:大众媒介科普工作可持续性发展
文献传递
明星微博超话社区运营关键要素对科学传播微博超话社区的启示
2021年
文章通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明星微博超话社区中的#蔡徐坤#超话为例,分析明星微博超话社区的运营效果和运营关键要素,为科学传播类微博超话提供借鉴。明星类微博超话社区对科学传播微博超话社区的启示有:1)培养"官方"粉丝大V主导,个人爱好者参与的超话运营团队;2)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凝聚粉丝群体;3)精心设计话题,打造优质科学传播矩阵;4)激发粉丝参与"自嗨"并积极进行回应;5)探索建立适用于科学传播超话社区的激励机制。
董晓晴王艳丽刘彦君钟琦
论信息化在智慧科技馆中的几种角色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未来科技馆应该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将智慧科技馆定位为科技馆通过信息化发展而形成的某种理想形态,在技术、运营、传播和教育等不同视角下分析了科技馆面对的信息化问题以及相应的特点和趋势,以此完成对于智慧科技馆的特征化描述。研究发现,信息化在智慧科技馆中主要扮演着四种角色:启发新服务和新协作,推动教育技术进步,扩大受众的概念,融入并促进展览与教育融合。这几种角色既独立演进又相互融合,构成了面向智慧科技馆的系统性发展路径。
王黎明钟琦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技术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中的受众行为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中的受众行为,了解受众人群特征、实际需求、触媒习惯和喜爱的科普内容等,观察受众在参与科学传播时的行为方式与偏好,为科普工作实践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受众认可新媒体平台科学信息的丰富性与获取信息的便捷度,但对信息真实度并不完全认同,未来需要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科学信息传播空间;微信公众号/科普类微信公众号是受众获取科学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内容真实性也更为受众认可,受众参与科学传播时会优先选择转发微信朋友圈,未来应加强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优质内容供给;科学传播中仍有诸多鸿沟,科普政策制定与科普实践选择应有更加全面和均衡的思维。
王艳丽钟琦
关键词:新媒体受众受众行为
科学的骨骼,文化的肌肤——论李元《访美见闻》等科普作品的创作特点
2023年
天文科普作家李元的科普创作类型丰富,数量可观。其作品常使用大量数据保障内容严谨,以较多图片增加表现力,并注重挖掘、展现科学内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这些创作方法需要大量资料支撑,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整理和记录。李元执着专注的创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访美见闻》中,可为科普工作者所借鉴。
孟凡刚钟琦
关键词:科普创作文化治学精神
科学新闻的新挑战
科学新闻成为科学家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对于弥合科学与社会的代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自的领域不同,遵循的工作准则也不一样,科学家和科学记者之间也存在这一定的分歧,科学家希望记者能更多地关注于科研的过程和具体细节,但是...
王大鹏钟琦
关键词:科学新闻代沟
企业应成为开展科普的重要社会力量
2006年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科普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步入法制轨道,明确了政府各部门与社会各界的责任,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工作。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作为科技创新与普及的最大受益者,应当逐步成为开展科普的重要社会力量。
钟琦
关键词:《科普法》社会力量企业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新闻的新挑战被引量:2
2014年
科学新闻成为科学家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对于弥合科学与社会的代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自的领域不同,遵循的工作准则也不一样,科学家和科学记者之间也存在这一定的分歧,科学家希望记者能更多地关注于科研的过程和具体细节,但是由于科学新闻的读者导向,科学记者更关注于结果 ,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夸张,遗漏偏差等问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纸质媒体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受众"消费"信息的需求,网络给科学新闻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越来越多地科学家也从幕后走到台前,重操科学传播的"旧业"。本文通过科学新闻的发展脉络来梳理科学新闻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提出一些结论。
王大鹏钟琦
关键词:科学新闻代沟
科普短视频对知识传播的影响被引量:28
2020年
移动网络时代,短视频因其内容生产方式灵活便捷、内容呈现方式丰富多样,受到用户的极大喜爱,在新媒介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科普短视频作为短视频中重要的一个内容类别,成为了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对科普短视频的概念和分类、特点、用户及其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相关分析、梳理、提炼和总结,初步探索科普短视频的现实表现,为科普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相应参考。
王艳丽钟琦张卓王福兴
关键词:科普科学知识用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