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兴国

作品数:36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腹腔
  • 15篇腹腔镜
  • 14篇胆囊
  • 13篇切除
  • 11篇胆囊切除
  • 11篇切除术
  • 9篇胆囊切除术
  • 9篇手术
  • 9篇腹腔镜胆囊
  • 9篇腹腔镜胆囊切...
  • 7篇结石
  • 6篇胆管
  • 6篇腹腔镜胆囊切...
  • 5篇胆总管
  • 5篇术后
  • 5篇细胞
  • 5篇并发
  • 5篇并发症
  • 4篇胆管损伤
  • 4篇胆总管结石

机构

  • 29篇武警安徽省总...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36篇钟兴国
  • 23篇孙登群
  • 22篇龚仁华
  • 13篇蔡军
  • 13篇范育林
  • 10篇姜世涛
  • 9篇曹葆强
  • 9篇孙艳军
  • 9篇王敬民
  • 8篇何新苗
  • 8篇刘学停
  • 6篇鲍恩武
  • 6篇杨柳生
  • 6篇孟翔凌
  • 5篇李永翔
  • 4篇但震宇
  • 4篇熊茂明
  • 3篇梁久银
  • 2篇盛华嵩
  • 2篇田国礼

传媒

  • 7篇武警医学
  • 6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Miccoli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效果比较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比较改良Miccoli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甲状腺疾病67例患者临床资料,将35例选择改良Miccoli甲状腺手术作为微创组,另32例为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开放甲状腺手术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67.41±10.96) min,比对照组[(47.78±11.31)min]延长,住院费用分别为(8 810.28±800.59)元和(6 766.44±1 037.8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12、9.069,P均<0.05);而微创组切口长度[(2.86±0.50) cm]、术中出血量[(15.03±5.56) ml]、术后引流量[(14.93±4.61)ml]、术后住院时间[(3.41±1.21)d]均小于对照组[(6.21±1.20) cm、(33.72±12.49) ml、(29.75±13.89) ml、(5.59±1.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48、-8.030、-5.967、-7.513,P均<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49).结论 改良Miccoli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微创、安全、美观、实用和操作相对简单的特点,除手术时间稍长,费用较高外,均有明显优势,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钟兴国龚仁华孙登群曹葆强范育林姜世涛蔡军但震宇骆会来
关键词: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良性疾病
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探讨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宜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252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2组,A组症状出现72 h内即行手术,B组症状出现72 h后手术。对比患者年龄,性别,患者分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是否存在胆囊坏疽穿孔、中转开腹、术中是否存在腹腔脓肿、死亡例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分为出血,胆漏,胆管损伤,胃肠道损伤,心肺功能不全。结果早期住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术中发现腹腔脓肿、均显著低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住院时间、死亡例数、胆囊坏疽穿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h与术后12 h的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住院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4%)与延期手术组(1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手术难度较大,但随着手术器械、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近年来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延期手术针对老年病人同样是安全的,术后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延长,而且使患者获得最大受益。
孙登群龚仁华孙艳军蔡军刘学停钟兴国
关键词:高龄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止吐和镇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止吐、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120例LC 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安慰剂组、地塞米松5 mg或10 mg组。观察术后3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PONV)和止痛剂的应用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术后麻醉消失后0~24 h PONV发生率:地塞米松5 mg组:恶心症状22例(55%),呕吐症状14例(35%);10 mg组:恶心症状11例(27.5%),呕吐症状5例(12.5%);安慰剂组:恶心症状30例(75%),呕吐症状15例(37.5%)。术后疼痛不能耐受,需要强痛定镇痛患者,地塞米松5 mg组11例(27.5%),10 mg组:5(12.5%)例,安慰剂组14(35%)例。各组分别进行比较后,PONV及疼痛必须应用止痛药物:安慰剂组和地塞米松5 mg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地塞米松5 mg和10 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10 mg可以有效的降低LC术后PONV的发生率,减轻疼痛症状。
龚仁华孙登群钟兴国田国礼蔡军范育林曹葆强何新苗王敬民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地塞米松呕吐镇痛作用
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Bel-7402/DOX两种模型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体外浓度梯度递增诱导和裸鼠肝脏移植诱导两种方法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Bel-7402/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采用体外浓度梯度递增诱导和裸鼠肝脏移植诱导建立人肝癌多柔比星多药耐药细胞亚系Bel-7402/DOXV和Bel-7402/DOXL后,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MTT法检测两种细胞的耐药性,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并用公式法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DOX的摄入和外排以及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硫转酶系统(GSH/GST)的表达。结果两组耐药细胞Bel-7402/DOXV和Bel-7402/DOXL对DOX、CDDP均产生了交叉耐药性,较亲本Bel-7402 IC50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亲本细胞的倍增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65 h和46 h;较亲本的DOX外排率明显升高,分别为81.06%、66.56%;两组耐药细胞P-gp、MRP表达较亲本细胞显著提高(P<0.01),而GSH/GST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两种方法建立的耐药细胞系模型均有稳定的耐药性。肝脏移植法更能高度模拟人肝癌,它是具有近似人肝癌生物学和抗癌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较理想模型。
钟兴国龚仁华孙登群曹葆强范育林姜世涛蔡军何新苗骆会来
关键词:肝癌多药耐药多柔比星
11例胆囊扭转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钟兴国王敬民刘其春徐义仁杨柳生
关键词:胆囊扭转病例分析发病机制
军事训练所致劳力性热射病28例早期救治和预防措施被引量:8
2018年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人群中暑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可将中暑分为三级,依次是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heat stroke,HS)。HS又称为中暑高热,包含日射病,属高温综合征。HS是一种重度中暑急症。
孙登群吕贺贺孙艳军钟兴国杨柳生
关键词:军事训练劳力性热射病早期救治
单中心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近年变化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总结单中心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近年的变化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近期组(2003年6月至2009年3月)和早期组(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近期组18613例中发生胆管损伤11例(发生率0.06%),包括胆管横断伤2例(1例是中转开腹以后发生)、胆管分离性损伤3例、电凝伤2例(肝总管1例、副肝管1例)、胆总管部分剪切伤2例、副肝管横断伤1例、中转开腹肝总管部分缝扎伤1例;早期组11796例中发生胆管损伤15例(发生率0.13%),包括横断伤6例、电灼胆管侧壁伤6例、分离伤3例。近期组LC致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早期组(χ2=3.92,P=0.04784)。结论近期组Lc致胆管损伤的发生率较早期组明显降低,损伤程度也在降低,但损伤种类在不断增加,依据胆管损伤的类型进行“个体化”处理可减少胆管进一步损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孙登群龚仁华王敬民钟兴国曹葆强蔡军范育林杨柳生万勇盛明辉梁久银汪亚华孟翔凌
关键词:胆囊切除腹腔镜胆管损伤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0例临床分析
2008年
为探讨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隐匿,无特异性;胃镜和消化道造影检查为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CT和B超检查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结果表明,十二指肠镜检查、消化道造影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确诊率高;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李永翔孟翔凌熊茂明钟兴国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外科手术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7年7月19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06例患者,其中19例(17.9%)发生并发症。19例患者中,术中出血2例,1例镜下止血成功,1例中转开腹;胆漏2例,经引流后自愈;急性胰腺炎1例,对症治疗后痊愈;"T"管脱落1例,转开腹手术;结石残留9例,术后用胆道镜取尽结石;胆道出血1例,对症治疗后痊愈;脏器损伤2例,镜下缝合后治愈;胆道狭窄1例,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途径安放胆管支架治愈。全组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一项极具前景的微创技术,合适病例的选择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并发症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钟兴国熊茂明孟翔凌龚仁华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结石并发症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为108例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死亡。手术时间45~123 min,平均(52±21)min;术中出血量40~110 ml,平均(58±23)ml。术后胆道残石1例,无胆漏、出血、胆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5~10 d,平均(6.4±1.5)d。随访6~48个月,无胆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积极围手术期处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对高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姜世涛龚仁华孙登群钟兴国梁久银鲍恩武王敬民刘学停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