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健脾
  • 3篇健脾理肠片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脾虚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非特异性
  • 2篇慢性非特异性...
  • 2篇非特异性
  • 2篇非特异性溃疡...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炎
  • 1篇生态制剂
  • 1篇脾虚型

机构

  • 4篇武警重庆市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郭华
  • 3篇田维君
  • 2篇陈古荣
  • 1篇杨林辉
  • 1篇蔡晓伟
  • 1篇蔡俊
  • 1篇刘贵伦
  • 1篇陈东风
  • 1篇孙春林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健脾理肠片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健脾理肠片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取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E -玫瑰花试验、活性玫瑰花试验及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 (P <0 .0 1) ,IgA、IgM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小白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 :提示健脾理肠片既能增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田维君郭华陈古荣
关键词:健脾理肠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免疫调节作用
健脾理肠片治疗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健脾理肠片治疗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4 6例 ,用健脾理肠片治疗 ;对照组 39例 ,用补脾益肠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6 0 .96 % ,对照组为 38.4 6 %。两组相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比对照组高 2 2 .5 0 % (P <0 .0 1)。结论 :健脾理肠片对治疗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药物。
田维君郭华孙春林
关键词:健脾理肠片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理肠片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2年
目的 :研究健脾理肠片对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取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健脾理肠片对巴豆油引起的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1)。结论 :健脾理肠片治疗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是通过抗炎作用而达到治疗作用的。
田维君郭华陈古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健脾理肠片抗炎作用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肠道菌群失调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8种(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梭菌、酵母样真菌)进行培养和计数,检测所有被研究者的血清内毒素、TNF-α、IL-6和ALT的浓度.选择健康正常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NASH共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B组)和观察组(C组)各30例,B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C组常规保肝治疗的同时联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4wk,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肠道细菌数量的变化和内毒素、TNF-α、IL-6、ALT的变化,并比较B组和C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治疗前NASH组肠杆菌显著增多(7.28±1.22 vs 6.54±1.08,t=4.83,P<0.01),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显著减少(7.13±1.28 vs 8.83±1.24,t=-6.65,P<0.01;6.67±1.21 vs 7.31±1.12,t=-2.16,P<0.05;6.99±1.31 vs 7.82±1.15,t=-2.41,P<0.05);血清中内毒素、IL-6、TNF-的浓度显著增高(168.37EU/L±24.13EU/L vs 110.53EU/L±18.33EU/L,t=11.69,P<0.01;42.62ng/L±12.65ng/L vs 21.58ng/L±8.47ng/L,t=7.71,P<0.01;15.98ng/L±3.19ng/L vs 8.63ng/L±2.49ng/L,t=11.97,P<0.01);C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多(P<0.01),肠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内毒素、TNF-α、IL-6、ALT的浓度显著降低(P<0.01),C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较B组有显著改善.结论:NASH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革兰氏阴性杆菌过度生长,提示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参与了NASH的发生发展.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可明显改善NASH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清中内毒素、TNF-α、IL-6、ALT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杨林辉郭华蔡俊蔡晓伟刘贵伦陈东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枯草杆菌肠球菌微生态制剂肠道菌群内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