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CC导管,这样维护才更好
- 2025年
- 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近年来在儿科患者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静脉输液工具。它通过外周静脉置入导管,直接通向中心静脉,既可以长期使用,又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对儿童造成的痛苦。然而,由于PICC导管直接通向重要的血管,维护不当可能引发严重感染、机械性并发症等问题,影响孩子的治疗和康复,因此,了解并掌握科学的PICC导管维护方法至关重要。
- 段茹歌郑红娟
- 关键词:PICC导管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输液港:最温柔的穿刺方式
- 2025年
- 对于许多儿童患者来说,长期输液治疗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无论是患有白血病、实体肿瘤,还是某些慢性疾病,反复的静脉穿刺都会让他们感到疼痛、不安,甚至恐惧。传统的静脉穿刺对儿童而言尤为困难,因为他们的血管细小,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这既耗费时间,也增加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
- 郑红娟段茹歌
- 关键词:儿童患者静脉穿刺疼痛
- 儿童无痛内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与护理
- 2020年
- 目的:进行儿童无痛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与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无痛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儿童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及配合,研究组接受手术及配合以及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异物取出成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转外科手术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无痛内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与护理,能保证手术成功以及良好预后,推荐应用。
- 郑红娟
- 关键词: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手术配合护理
- 一种儿童口腔护理用检查辅助结构
-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儿童口腔护理用检查辅助结构,包括下固定套,所述下固定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伸缩杆,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套,所述下固定套两侧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 段茹歌郑红娟
- 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2
- 2021年
- 总结4例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术中密切监护患儿、及时识别并发症、注意无菌操作,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管路及饮食护理、出院宣教。4例患儿平均住院(14.25±9.14)d,留置胃管(13.75±4.79)d,留置空肠营养管(16.75±9.22)d,术后第2天均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泵奶喂养,术后完全经口喂养时间(18.75±9.22)d,随访3~8个月,喂养后未见呕吐,胃镜复查无异常。
- 李荣吴文静李亚红段茹歌郑红娟
- 关键词:幽门狭窄护理
- 无线式指脉氧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式指脉氧监测装置,包括贴片式的贴附组件,所述贴附组件包括由下至上的贴肤件、监测组件和压迫组件;所述监测组件通过内置的无线传输组件与远程终端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式指脉氧监测装置,其通过设置贴附...
- 冯波刘春艳郑红娟 常梦莹 赵进 张倩 乔杉 柯友燕
- 一种脑室引流管外固定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脑室引流管外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护理人员用胶带固定引流管,固定高度不精准、固定不牢靠以及美观性差的问题。该脑室引流管外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刻度杆、第一调节件、支撑杆、第二调节件和伸...
- 郑红娟冯波
- 住院儿童营养风险筛查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营养高风险比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1至31日的1个月内所有新入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儿科评估营养不良的筛选工具(STAMP)进行营养风险评分,以≥4分为高风险患儿(共9分)。结果在入选的5 292名患儿中,年龄为0~15岁,高风险的比例为14.1%,风险最高的前五名科室为儿童危重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外科、肾脏科、神经外科。内外科系统高风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P>0.05)。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为9.8%(519/5 292)。结论住院患儿高营养风险主要分布在PICU、NICU、新生儿外科、肾脏科、神经外科,因此应加强以上科室的营养管理,加强医护合作。
- 刘瑞萍尹梅熊凤梅武海滨郑红娟王璐崔琪瑛姚丹
- 关键词: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筛查住院儿童筛查工具
- 儿童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60例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医院获得性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病死率高达20%以上,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总数的0.15%-1%,在ICU病房的发生率可高达10%-65%,是普通病房病人的4倍以上,造成病死率增高,大量病人疾病迁延不愈,增加病人痛苦及住院费用。
- 占亚萍刘春艳郑红娟任荣
- 早期病情预警评分结合层级链式护理干预对小儿颅脑肿瘤术后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早期病情预警评分结合层级链式护理干预用于小儿颅脑肿瘤术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6例颅脑肿瘤术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病情预警评分结合层级链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格赛尔(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及家属的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病情预警评分结合层级链式护理干预用于小儿颅脑肿瘤术后护理中,不仅能降低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还能促进神经功能及整体康复效果提升。
- 郑红娟王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