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英 作品数:24 被引量:123 H指数:7 供职机构: 英德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CT、MR诊断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CT、MRI表现,提高对此种疾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8例经临床、影像学及其治疗结果证实的RPLS的CT、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8例RPLS中,双侧枕顶叶白质均可见病灶,2例累及额颞叶,1例累及基底节,1例累及左小脑区。5例CT均表现为片状低密度,边界不清;MRI所有病例T1WI序列为低信号,T2WI、FLAIR为高信号,3例DWI为等或稍低信号,1例DWI为稍高信号。所有病例治疗短期(10~15 d)复查均见病灶吸收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RPLS在CT、MRI上有一定的特点,尤其是MRI,表现为枕顶叶白质为主对称性发病,DWI等或稍低信号,ADC图高信号,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梁树生 郑华英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CT MRI 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2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和42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进行MRI检查。观察两组MRI诊断准确率、扫描表现、ADC值及信号表现。结果:MRI诊断良性肿瘤40例,准确率为95.2%(40/42),恶性肿瘤19例,准确率为95.0%(19/20);恶性组肿块直径>4 cm、肿块囊实性、肿块囊内分隔厚度>3 mm、肿块见结节状或菜花状突起及肿块坏死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囊性部分ADC值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实性部分ADC值低于良性组(P<0.05);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囊壁多呈厚而不均匀,边界模糊,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良性则囊壁薄而均匀,边界清晰,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恶性组与良性组的囊壁、边界及T2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MRI的扫描特点及信号表现,在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后期诊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值得推广。 陈华英 吴伟雄 郑华英关键词:MRI诊断 卵巢上皮性肿瘤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35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包括:血肿等密度、脑室变形、脑沟消失、灰白质界面内移。结论脑室、脑池及脑沟的变形移位及灰白质界面内移是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 李启锡 郑华英 刘伟波 朱光源 吴伟雄关键词:硬膜下血肿 非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放射科的实习带教探索 被引量:2 2023年 文章探索和总结了非影像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在放射科的实习带教实践,分析非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树立影像医学的诊断思维观念。针对当前非影像专业本科实习生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研究采用由专人负责的“一对一”配合“分组联合”的教学模式与实习带教方法,对入科、出科考核成绩及医学生实习带教满意度调查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非影像医学生在放科科的教学质量。新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了非影像专业实习学生在影像领域的学习积极性、影像诊断分析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带教老师的继续学习,使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进入了良性循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反馈。 麦神忠 郑华英 周国永 武义 吴伟雄 王金宝关键词:本科实习生 一对一教学 实习带教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颈脑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优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颈脑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优化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3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或相关高风险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68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120 k V、220 m A,扫描层厚度为10 mm,原始图像薄层重建1.25 mm,重建间隔1.25 cm,扫描矩阵512×512;研究组行低剂量扫描,具体参数如下:100 k V、80 m A,其余参数同对照组,对两组颈脑血管病变患者颈脑血管图像评分、病变、诊断价值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颈脑血管图像评分、阳性率以及阴性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低剂量扫描,可提高图像质量。 李伟钦 郑华英 麦神忠关键词:64排螺旋CT 血管造影 影像学检查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1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加深对其认识。方法收集10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本组1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均为单侧发病,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整。其中以脂肪为主7例,以软组织为主3例。增强后所有病例软组织成分均轻至中度强化,脂肪成分均无强化。结论CT对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李启锡 刘伟波 郑华英 朱光源 吴伟雄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髓样脂肪瘤 CT诊断 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间质瘤与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和总结胃间质瘤和胃癌的螺旋CT影像特征和鉴别要点。方法 20例胃间质瘤和25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观察两者病灶的黏膜、形态、生长方式、增强动态变化及周围结构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与胃间质瘤患者的CT表现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平扫及多期动态CT增强,对胃间质瘤与胃癌在其病灶的黏膜、形态、生长方式及增强态变化上各具有一定影像诊断特征;病灶部位、生长方式、邻近管壁是否受侵犯增厚及多期增强化在静脉时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不同,是其主要鉴别要点。 郑华英 梁树生 陈华英 李伟钦关键词:螺旋CT 胃间质瘤 胃癌 新生儿气胸的床边X线诊断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的床边X线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气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该院2011-02~2016-10经床边X线检查的新生儿气胸患儿23例,分析其X线特征。结果 23例新生儿气胸病例中,自发性气胸1例(4.3%),病理性气胸13例(56.6%),医源性气胸9例(39.1%)。23例新生儿气胸中,双侧4例,共27侧气胸,根据X线表现分为5种类型:前胸壁型2侧(7.5%),内侧缘型1侧(3.7%),膈上型5侧(18.5%),成人型11侧(40.7%),混合型8侧(29.6%)。结论新生儿气胸床边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也有一定的特征性,即表现为"局部透亮征"、"纵隔心缘清晰征"、"深窦征"等,准确判断气胸的存在与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气胸量大时需行外科处理。 梁树生 周国永 郑华英 丘文科 李伟钦关键词:新生儿 气胸 X线摄影 动态观察静脉肾盂造影及数字化点片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电视透视下运用数字化成像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动态观察静脉肾盂造影有利干病变的发现,明确病变位置和程度。结论:数字化成像可以更清楚动态观察造影检查全过程,提高病变检出率,避免误诊,漏诊。 郑华英关键词:数字化成像 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病的MDCT特征性表现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肾上腺结核导致Addison病的多排螺旋CT检查(MDCT)特征性表现。方法选择广东英德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肾上腺结核导致Addison病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和特征表现。结果所有Addison病患者均为双侧肾上腺受累。出现肾上腺增大的23例共45个(75.00%),7例共15个(25.00%)为双侧肾上腺萎缩。CT增强图像上38个(84.44%)出现肾上腺呈现周边环形强化,出现肾上腺不均匀强化7个,占15.56%。增强CT扫描的病灶中心区域和病灶周围区域的CT值均显著高于常规CT扫描的各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常规CT平扫的病灶中心区域CT值与病灶周围区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扫描后的病灶中心区域CT值与病灶周围区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上腺结核导致Addison病,采用MDCT诊断能够充分显示肾上腺病灶的形态学变化,可有效提高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武义 郑华英 梁树生关键词:肾上腺结核 ADDISON病 MD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