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鹏

作品数:1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星形
  • 3篇星形细胞
  • 3篇星形细胞瘤
  • 3篇入路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细胞型
  • 3篇小脑
  • 3篇毛细胞
  • 3篇毛细胞型星形...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2篇切除
  • 2篇外科治疗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治疗
  • 2篇小脑幕
  • 2篇小脑幕脑膜瘤

机构

  • 15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邹鹏
  • 9篇赵建伟
  • 6篇刘宝来
  • 6篇吉宏明
  • 4篇张刚利
  • 3篇姚晓辉
  • 2篇李荔荣
  • 2篇贾贵军
  • 2篇郭建忠
  • 2篇张世渊
  • 1篇郝旭东
  • 1篇胡昌辰
  • 1篇沈建康
  • 1篇陈胜利
  • 1篇康璇
  • 1篇丁新民
  • 1篇任少华
  • 1篇甄志刚
  • 1篇聂晓奇
  • 1篇李军伟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赵建伟刘宝来邹鹏
磷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序贯疗法治疗颅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磷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序贯疗法治疗颅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12例颅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采取磷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序贯疗法治疗。结果12例中,8例治愈,4例死亡。7例出现轻度腹泻,没有出现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数、多核细胞比例及蛋白质均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具有明显协同作用,该疗法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好疗效,且临床安全性良好。
裴红莎刘宝来聂晓奇吉宏明李军伟郭建忠邹鹏张刚利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序贯疗法磷霉素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切除胸腰椎旁肿瘤初探
贾贵军吉宏明马久红邹鹏张刚利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方法能提高小脑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 年10 月至2018 年10 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
邹鹏赵建伟苏海洋
关键词:小脑幕手术入路
小脑幕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小脑幕脑膜瘤(tentorial meningiomas,TM)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小脑幕包括切迹缘和窦汇区的脑膜瘤,即天幕脑膜瘤,由于肿瘤位置深在且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脑干等重要结构通过,同时小脑幕具有十分复杂的空间结构,故对于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赵建伟李荔荣郝旭东邹鹏
关键词:小脑幕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脑干损伤窦汇乙状窦后入路横窦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赵建伟刘宝来邹鹏
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颈内动脉破裂的治疗经验总结
姚晓辉吉宏明张世渊邹鹏赵建伟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赵建伟刘宝来邹鹏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在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评价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表在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应用MMSE表对36例原发脑胶质瘤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及3个月复查时的认知功能评定。结果MMSE术前认知功能定量评价易于发现隐匿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后定量评价利于术中对非功能区切除范围的保护及术中认知功能保护理念的形成。结论MMSE表测验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省时,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适合应用于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认知功能的定量评价。
吉宏明胡昌辰张刚利李荔荣贾贵军邹鹏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精神状态检查表
β-榄香烯抑制胶质瘤兔角膜移植模型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复制兔角膜移植瘤血管生成模型,检测β-榄香烯体内抗血管生成效应。方法裸鼠皮下种植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形成实体胶质瘤。将所得胶质瘤实体小块移植于兔角膜,复制角膜移植瘤血管生成模型。经兔耳缘静脉注射β-榄香烯,干预两周后应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移植胶质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兔角膜移植瘤血管生成模型成功复制;β-榄香烯处理组移植胶质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兔角膜血管生成模型是定量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良好工具;β-榄香烯具有体内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郭建忠吉宏明张刚利陈胜利张世渊邹鹏成睿沈建康
关键词:Β-榄香烯胶质瘤抗血管生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