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合信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住ICU脓毒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CRRT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广谱抗生素等治疗,CRRT组在上述基础上连续3天应用CRRT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的APACHEⅡ评分,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结果两组比较,CRRT组治疗3天后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已明显升高,治疗7天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CRRT具有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患者的预后可能有改善作用。
- 邱合信赵晓华李其斌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T细胞亚群
- 降钙素原水平监测在ICU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ICU脓毒症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ICU脓毒症患者共86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监测降钙素原水平下指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选择56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非脓毒血症组。测定三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应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根据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情况指导抗生素应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邱合信
-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重症监护C反应蛋白
- 乌司他丁对ICU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ICU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脓毒症患者78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传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测定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PaO2/FiO2)、白细胞(WBC)。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APACHEⅡ(22±5)、PaO2/FiO2(268±33.5)、WBC(11±3.5)×109、PCT(1.71±0.49)μg/L、CRP(63±14.5)mg/L;对照组患者APACHEⅡ(32±6)、PaO2/FiO2(221±49.7)、WBC(16±6.8)×109、PCT(2.6±0.21)μg/L、CRP(145±30.6)mg/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APACHEⅡ、PaO2/FiO2、WBC、PCT、CRP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治疗加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脓毒症后,脓毒症患者的诸多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显著改善,重要器官的功能显著改善,降低MODS的出现,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邱合信
-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DM+SS组)42例和单纯脓毒症休克患者(SS组)37例,入院24h内均接受PiCCO监测。收集两组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PiCCO监测相关指标的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时,DM+SS组血糖[(15.62±4.71)vs(5.47±0.27)mmol/L]、HbA1c[(7.91±2.22)%vs(5.52±0.74)%]、TG[2.00(1.37,5.44)vs 1.69(0.92,4.17)mmol/L]、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28.31±5.62)vs(22.80±3.74)分]及既往病史中合并脑梗死患者比例[5(11.90%)vs 1(2.70%)]均高于SS组(P<0.05或P<0.01);DM+SS组平均动脉压(MAP)[(53.31±9.82)vs(58.44±9.50)mmHg]、中心静脉压(CVP)[(7.07±1.18)vs(8.24±2.31)mmHg]及心脏指数(CI)[(2.68±0.31)vs(3.47±0.66)L/(min·m^2)]低于SS组,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970.65±153.22)vs(961.44±151.58)ml/m^2]、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15.27±4.62)vs(11.11±2.16)ml/kg]、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2277.76±457.18)vs(2154.48±433.27)d/(s·m2·cm5)]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3.24±1.91)vs(2.01±0.67)]高于SS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bA1c、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及继发感染是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较单纯脓毒症休克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高龄、高HbA1c、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及继发感染可能是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
- 郑喜胜王松倪猛常新会邱合信冯永利李长力
- 关键词:糖尿病脓毒症休克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干预作用。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住广西...
- 邱合信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T细胞亚群
- 文献传递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可能机理。方法将本院重症医学科3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例给予血液灌流+CRRT治疗;对照组15例仅给予CRRT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症状改善情况、血清IL-6及TNF-α的改变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SAP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经治疗后基本消失,血清IL-6及TNF-α浓度均下降,但治疗组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更彻底地清除炎症因子,增强疗效,改善预后。
- 邱合信
- 关键词: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 大黄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治疗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大黄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运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除传统方法外运用大黄鼻饲和灌肠。观察指标包括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腹腔内压力、APACHEⅡ评分、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腹腔内压力、APACHEⅡ评分降低显著(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大黄可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的改善,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 邱合信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肺血栓栓塞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发病情况,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3~2011年收治的NS合并P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PET的NS患者5例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为短暂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和发热,其中经肺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确诊1例,CT肺血管造影(CTPA)确诊4例;胸片和ECG无特异性。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及激素治疗后,4例缓解,1例自动出院。结论 NS并发PET属临床罕见急症,应重视NS并发PET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防止漏诊而及时治疗。
- 赵晓华邱合信李其斌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肺血栓栓塞临床急症
- PiCCO监测技术在脓毒症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PiCCO监测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11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PiCCO监测技术,在患者确诊后的2 h内,放置导管,并进行PiCCO监测,包括每搏量(S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GEDV)和指数(GEDVI)、心率(HR)。结果复苏后72 h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每搏量分别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技术可用来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情况,对其液体复苏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邱合信
-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