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凯
-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连市2011年不同生态环境蝇类密度及种群结构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等不同生态环境蝇类种群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4-11月采用捕蝇笼法调查不同环境蝇种构成和种群密度、重要蝇种季节消长。结果大连市常见蝇种有4科8亚科12属15种,优势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厩腐蝇、巨尾阿丽蝇、家蝇、黑尾黑麻蝇,平均密度指数为19.04,蝇类活动高峰期为6~9月,不同生态环境密度指数最高的为居民区(39.96),其次是绿化带(32.08)、农贸市场(13.67),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4.75)。结论大连地区蝇类种群密度较高,活动季节较长,种类较丰富。防治工作应以5~10月为重点,并充分考虑丝光绿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大头金蝇、家蝇的生活习性。
- 周祎宋丽华庞为邓凯
- 关键词:蝇类种群密度生态环境
- 大连市不同生态环境蝇类种群结构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等不同生态环境蝇类种群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4-11月采用捕蝇笼法调查不同环境蝇种构成和种群密度、重要蝇种季节消长。结果大连市常见蝇种有4科8亚科12属15种,优势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大头金蝇、家蝇,平均密度指数为22.28,蝇类活动高峰期为6~9月,不同生态环境密度指数最高的为居民区(61.13),其次是绿化带(27.92)、农贸市场(11.33),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5.50)。结论大连地区蝇类种群密度较高,活动季节较长,种类较丰富。防治工作应以5~10月为重点,并充分考虑丝光绿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大头金蝇、家蝇的生活习性。
- 宋丽华吴炜周祎庞为邓凯齐上
- 关键词:蝇类种群密度生态环境
- 2005-2007年大连市蜚蠊种群分布及生态习性调查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掌握大连市蜚蠊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方法统一使用粘捕盒诱捕。结果全市共有3种蜚蠊分布,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6.89%;日本大蠊和黑胸大蠊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3.02%和0.09%。蜚蠊以7-10月为其活动高峰期。行业分布以农贸市场密度最高,其他依次为居民区、餐饮业、宾馆、医院。结论德国小蠊现已成为大连市主要优势种,应将其列为今后防治的重点。
- 宋丽华吴炜邓凯周一张衡谦庞为
- 关键词:蜚蠊种群分布
- 按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场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调查大连市媒介按蚊成蚊对DDT、溴氰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抗药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筒法,观察区分剂量开始击倒时间、不同时间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根据死亡率判定抗性级别。结果大连市媒介按蚊成蚊对DDT、溴氰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首只蚊虫击倒时间分别为6、6、4、8、8 min。区分剂量24 h死亡率:依次为溴氰菊酯91.30%、残杀威89.48%、氯菊酯84.93%、高效氯氰菊酯80.43%为初步抗性群体(M);DDT 50.60%为抗性群体(R)。结论应加强媒介按蚊抗药性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防蚊方法,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或减缓媒介按蚊对杀虫剂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 宋丽华周祎齐上庞为吴炜张衡谦邓凯
- 关键词:按蚊杀虫剂抗药性
- 大连市城区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掌握大连市城区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性消长动态变化规律。方法统一使用粘捕盒诱捕。结果大连市城区蜚蠊主要有德国小蠊、日本大蠊、黑胸大蠊3种,德国小蠊占97.51%;7~10月为蜚蠊孳生、活动频繁期,9月达高峰期,密度及侵害率分别为5.53只/张、25.30%。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密度及侵害率高峰均出现于9月,应建立以综合防制为主的长效机制,达到有效控制蜚蠊孳生的目的。
- 吴炜宋丽华周一邓凯张衡谦庞为
- 关键词:蜚蠊德国小蠊侵害率
- 淡色库蚊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仲丁威、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强迫接触法。结果自然品系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仲丁威抗性较低,抗性倍数分别为0.36和1.96;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较高,抗性倍数分别为43.75和118.89。结论应加强蚊虫抗药性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防蚊方法,合理的使用杀虫剂,预防与减缓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 宋丽华吴炜庞为齐上周祎张衡谦邓凯
- 关键词:淡色库蚊抗药性
- 2005-2007年大连市区蝇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蝇类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5-2007年每年4~10月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共捕获蝇类22 436只,分别属于4科9亚科17属19种,其中丝光绿蝇为优势种,蝇类活动高峰期为5~6月;农贸市场优势蝇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厩腐蝇,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居民区依次为丝光绿蝇、红头丽蝇。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大连的蝇类情况.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辅以化学杀灭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蝇类密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宋丽华吴炜周祎庞为邓凯张衡谦
- 关键词:蝇类种群
- 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区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指导家蝇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大连市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毒死蜱、残杀威的LD50依次为0.009 141 28(μg/♀)、0.044 499 52(μg/♀)、0.137 490 08(μg/♀)、0.184 592 448(μg/♀)、>97.27(μg/♀),对残杀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敌敌畏抗性倍数依次为>275.474 4、23.439 2、15.892 7、6.134 7、2.313 1。结论大连市区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明显的抗性,残杀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均为高抗,毒死蜱为中抗,敌敌畏为低抗。
- 宋丽华周祎庞为吴炜齐上张衡谦邓凯
- 关键词:家蝇点滴法抗药性
- 大连地区寄生虫病防治效果显著被引量:9
- 2006年
- 陈凤义袁秀妹郑莉莉崔昱庞为邓凯
- 关键词: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