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学校传染病
  • 1篇疫点
  • 1篇生活变动事件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桶装
  • 1篇桶装水
  • 1篇染病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疾病预防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甲肝
  • 1篇公共卫生
  • 1篇儿童
  • 1篇传染

机构

  • 3篇贵阳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梁永奎
  • 3篇邓冰
  • 3篇杨金芝
  • 3篇李娜
  • 2篇谢荣恒
  • 2篇李学
  • 1篇高岚
  • 1篇舒莎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贵州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起甲肝暴发流行疫点导致另一起疫点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2011年
2008年3月下旬,贵阳市某地(下称甲地)由桶装水引起的甲肝暴发流行,因防控措施实施不够严谨引起乙地甲肝暴发流行。经省、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对该次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杨金芝梁永奎李娜李学高岚邓冰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甲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点桶装水
2008~2010年贵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分析2008~2010年贵州省贵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做好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对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0年贵州省贵阳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08~2010年贵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7383例,发病率从2008年的66.4439/10万上升到2009年的163.9276/10万,再上升到2010年的471.5515/10万(P<0.01)。2010年死亡率为0.1026/10万,较2009年的0.2821/10万明显降低(P<0.05)。发病高峰位于每年4~6月。发病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以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最大。2009年检出病原体以人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2010年以柯萨奇病毒A(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2008~2010年贵阳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死亡率逐年降低;发病季节明显;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主要致病菌为EV71、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
梁永奎李娜杨金芝邓冰谢荣恒舒莎李学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儿童
贵阳市2007-2011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贵阳市2007-2011年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情况,为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贵阳市2007-2011年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贵阳市共报告学生传染病病例46 420例,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及水痘;全市5 a累计共发生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379起,其中7起诱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市5 a内共发生8例学生传染病死亡病例,死亡病种包括狂犬病、流脑及艾滋病。结论学校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与社会总体态势一致,学校内传染病流行的种类与规模对社会构成的态势起决定性作用。开展必要的免疫接种,加强教育系统与疾控系统的联防联控是预防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有效方法。
梁永奎李娜邓冰谢荣恒杨金芝
关键词:传染病公共卫生生活变动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