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
- 作品数:73 被引量:39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微量肉汤稀释法比较分析不同培养时间念珠菌属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属对唑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时,培养24h和48h读取MIC值的差异。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653株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分别于24h和48h读取MIC值,比较不同孵育时间所得MIC总一致率(EA)、敏感性判定一致率(CA)及敏感性判定错误率(Error)。结果绝大多数念珠菌培养24h能够生长充分并进行MIC值读取;孵育24h和48h读取MIC值总EA较好,分别为:氟康唑(91.9%),伏立康唑(92.0%),伊曲康唑(95.6%);CA分别为氟康唑(96.9%),伏立康唑(90.4%),伊曲康唑(88.2%),不同菌种类型CA有差异;未发现极严重错误(VME)的结果,错误多为一般错误(MiE),653株菌敏感性判定错误率ME/MiE分别为氟康唑(1.7%/2.9%)、伏立康唑(2.0%/10.6%)和伊曲康唑(1.5%/13.0%)。结论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属对唑类药物体外敏感性时,孵育24h与48h MIC值一致率较好,24h读取MIC值可缩短药敏报告时间,减少拖尾现象导致的判读错误。
- 郭莉娜徐志鹏王瑶王贺赵颖肖盟徐英春
- 关键词: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念珠菌
- 微螺钉支抗种植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螺钉支抗种植系统,它包括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和安装种植体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体包括一具有螺纹的根部,所述根部末端具有切削锥,一具有锥台形圆弧面的穿龈部和一具有六方形截面的头部,所述穿龈部与所述头部...
- 宿玉成刘镇湖赵颖姜秀瑛
- 文献传递
- 申克孢子丝菌感染诊治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1例16岁女孩由申克孢子丝菌导致的皮下孢子丝菌病,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有效,回顾申克孢子丝菌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以此来提高孢子丝菌感染的诊断水平。
- 原英赵颖马依努尔徐英春王澎
- 关键词:申克孢子丝菌孢子丝菌病伊曲康唑
- Ceftaroline等抗菌药物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目的了解和评价ceftaroline和其他抗菌药物对分离自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全国14家教学医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连续分离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315株...
- 张辉王澎张小江朱任媛赵颖刘娟郭莉娜刘文静徐英春杨启文孙宏莉王瑶王贺谢秀丽原英窦红涛宋红梅
- 关键词:CEFTAROLINE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中国教学医院连续十年多中心细菌耐药监测和耐药机制研究
- 徐英春杨启文王辉孙宏莉王瑶王贺陈民钧张小江刘文静赵颖谢秀丽朱任媛窦红涛王澎郭莉娜
- 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耐药机制研究是了解特定地区细菌耐药状况的主要手段,对指导临床经验用药有重大意义。在过去的十年中,北京协和医院徐英春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组织了多项多中心、大样本、多种监测药物、涉及社区和医院内多种病原菌的细...
- 关键词:
- 关键词:耐药细菌耐药监测耐药机制医院感染控制抗生素合理使用
- PCR-荧光探针法快速诊断分枝杆菌感染临床应用体会
- 目的探讨PCR-荧光探针法在辅助诊断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3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563例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PCR-荧光探针法)患者,检测结果与培养及镜检结果进行比...
- 郭莉娜徐英春孙宏莉宋红梅王瑶赵颖
- 阻鼾器治疗前后上气道结构改变与颏舌肌肌电变化的相关性
- 赵颖曾祥龙傅民魁黄席珍
- 关键词:阻鼾器颏舌肌
- 文献传递
- PCR-荧光探针法快速诊断分枝杆菌感染临床应用体会
- 目的 探讨PCR-荧光探针法在辅助诊断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3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563例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PCR-荧光探针法)患者,检测结果与培养及镜检结果进...
- 郭莉娜徐英春孙宏莉宋红梅王瑶赵颖
- 2011年中国侵袭性假丝酵母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监测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本研究报告了2011年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的监测情况。方法包括来自中国的24家三级医院,共收集到1 407株假丝酵母。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技术确定到种,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纸片扩散法测定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药物敏感性。结果共鉴定出17种假丝酵母。白假丝酵母是最常见的菌种(48.61%),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19.05%)、近平滑假丝酵母复合体(15.21%)和光滑假丝酵母(11.02%),其他种数量较少(<7%)。标本类型中,从血流中分离得到假丝酵母最多(42.29%),其次是腹水(25.52%)、脓液(8.53%)、静脉导管(6.18%)和胆汁(5.33%),其他标本分离量较少(<5%)。在假丝酵母感染病例中,白假丝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复合体大多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敏感(耐药株<5%)。热带假丝酵母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也大多敏感(耐药株<6%)。光滑假丝酵母对于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交叉耐药率较高(14.19%)。此外,菌株耐药情况与地域分布有关。结论中国真菌分布与国际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对真菌耐药,仍需持续性的加强监测。
- 张京家肖盟张戈张戈康巍王瞳张延海王瞳张丽王贺赵颖
- 关键词:氟康唑伏立康唑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 2009~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布鲁菌感染的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布鲁菌感染的临床与实验室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134例布鲁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接触史、时间分布)、临床表现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34例患者中男性8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48岁(1~78岁)。50%患者有明确生活在疫区、接触牲畜、生牛羊肉及食用未灭菌奶制品等方面接触史。布鲁菌感染临床表现前三位的症状和体征为发热(66例)、关节痛和/或肌肉痛伴乏力(23例)、心脏疾病(10例)。布鲁菌感染急性期经规范治疗多可治愈,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转为慢性。206例送检阳性标本,住院99例、门诊62例和急诊45例。布鲁菌分离前三位的科室为感染内科(49例)、急诊科(34例)和普通内科(11例)。外周血送检比率最高,需氧血培养瓶阳性报警时间均值为88.12h(2~481h)。其他培养阳性标本包括组织、骨髓、脑脊液、关节液和玻璃体等。布鲁菌培养与血清凝集实验结果一致性高,两种方法均送检的有83例,其中82例两种方法均阳性,仅1例培养阳性,血清凝集实验阴性。十年间布鲁菌培养阳性分离率最高的年度是2015~2017年,阳性分离率最高的季节是4月至7月。结论布鲁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分离出布鲁菌是确诊的依据之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药物的毒副作用选择药物。掌握布鲁菌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十分重要。
- 刘文静孙宏莉孙宏莉王瑶张小江窦红涛王瑶赵颖杨启文刘亚丽窦红涛肖盟王贺
- 关键词:布鲁菌布鲁菌病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