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莺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恶性
  • 6篇间皮
  • 6篇间皮瘤
  • 5篇细胞
  • 4篇胸膜
  • 4篇腺癌
  • 3篇胸膜间
  • 3篇胸膜间皮瘤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恶性胸膜间皮...
  • 3篇肺腺癌
  • 3篇D2-40
  • 2篇凋亡
  • 2篇多柔比星
  • 2篇血管
  • 2篇热化疗
  • 2篇微血管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腺癌细胞

机构

  • 15篇余姚市人民医...
  • 5篇宁波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6篇赵莺
  • 13篇张继贤
  • 3篇徐瑛
  • 3篇熊雅波
  • 3篇卢韶华
  • 3篇张启昆
  • 2篇傅家欣
  • 2篇高志斌
  • 1篇沈荣乐
  • 1篇吴晓东
  • 1篇万毅新
  • 1篇魏海东
  • 1篇张晓仙
  • 1篇黄丽丽
  • 1篇姜益
  • 1篇吴晓东

传媒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2-40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D2-40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与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31例MPM、30例肺腺癌及11例良性间皮细胞增生标本进行D2-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D2-40在MPM细胞阳性表达率为80.6%(25/31),其中上皮型表达率为88%(22/25);在良性间皮细胞表达率为54.5%(6/11),2例肺腺癌D2-40局部弱阳性表达,胞膜染色是D2-40表达的主要特征。D2-40在MPM和肺腺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良性增生的间皮细胞中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D2-40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恶性间皮瘤诊断的标记物,可用于上皮型间皮瘤与肺腺癌的鉴别诊断。
张继贤赵莺卢韶华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肺腺癌D2-40免疫组化
D2-40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D2-40在浆膜腔积液间皮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与目前常用的间皮瘤抗体进行比较,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细胞块技术对88例浆膜腔积液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D2-40、Calretinin、CK5/6的表达,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检查结果分析,根据各指标的AUC值探讨D2-40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结果]D2-40、Calretinin、CK5/6在恶性间皮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3%、92.5%、71.4%,转移性癌中表达率分别为8.3%、12.5%、27.0%,增生间皮细胞中阳性率分别为83.3%、83.3%和66.7%。三种标志物在恶性间皮瘤、转移性腺癌及增生间皮细胞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2-40灵敏度与Calretinin相当,高于CK5/6,特异性高于Calretinin、CK5/6。ROC曲线下显示D2-40的AUC值高于Calretinin和CK5/6。[结论]D2-40有望成为鉴别上皮型间皮瘤和转移性腺癌的有价值的抗体。
赵莺张继贤吴晓东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
多柔比星温热化疗诱导A549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多柔比星(DRB)温热化疗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A549细胞不经处理,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化疗组A549细胞分为4组,DRB浓度分别为0.5,1.0,2.0和4.0μg.mL-1,均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热疗组A549细胞采用水浴加温法,温度设定为42.5℃,加热时间30 min,然后在37℃孵箱中培养;DRB温热化疗组(热疗+化疗)DRB浓度同化疗组,处理方法同热疗组。四氮甲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法)测定细胞内DRB荧光强度及Fas蛋白水平变化,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DRB温热化疗可明显增强DRB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FCM分析显示,化疗组、DRB温热化疗组细胞内DRB浓度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DRB温热化疗组细胞内DRB浓度高于化疗组(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化疗组和DRB温热化疗组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高,细胞被阻滞于S期。化疗组和DRB温热化疗组Fas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增强。结论DRB温热化疗可增加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Fas依赖的Caspase-3诱导凋亡起作用。
张继贤赵莺张启昆魏海东
关键词:多柔比星温热化疗凋亡
姊妹同患结节病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0年
目的分析姊妹同患结节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姊妹同患结节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姐妹均表现为咳嗽,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升高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而妹妹表现为全身结节病,姊妹俩对糖皮质激素均有较好的效果。结论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而原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该病有家族聚集倾向,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该病的发生,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张继贤吴晓东赵莺
关键词:结节病家族聚集性环境因素糖皮质激素
阿霉素化疗与热化疗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阿霉素(adriamycin,ADR)化疗与热化疗(热疗联合化疗)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42.5℃作用30、60min后,37℃继续培养,然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毒性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结果化疗、热化疗对A549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均存在浓度、时间的依赖性;热化疗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纯化疗(P<0.01);热化疗组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各组细胞内药物浓度与细胞的抑制率呈直线相关(P<0.05)。结论阿霉素热化疗可以显著增强对A549细胞的抑制,其抑制作用与细胞内浓度有关。
张继贤赵莺张晓仙张启昆万毅新
关键词:阿霉素A549细胞热化疗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64例肺周围病变患者进行肺穿刺活检,并对部分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穿刺成功62例48例患者诊断为肺癌,结核为7例,炎性假瘤3例,未确诊4例。诊断率达93.5%。恶性组织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阳性,未确诊4例中有2例免疫组化标记阳性,术后证实为鳞癌和鳞腺癌。结论CT引导肺活检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辅助检查技术。
赵莺张继贤
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免疫组化分析
多柔比星诱导肺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ADM)诱导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DM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电泳仪测定A549细胞表面电荷的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测定A549细胞Fas、Bcl-2蛋白水平变化;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ADM可抑制细胞增殖,作用24、48及72h的IC50值分别为5.2、4.8和4.2mg/L,电镜下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细胞表面电位在4h开始下降,4~24h期间下降最明显,>24h下降趋势降低;Fa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结论:ADM能抑制并诱导A549细胞凋亡,细胞表面电荷下降可能是ADM诱导细胞凋亡的早期事件,其作用可能与上调Fas蛋白、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张继贤赵莺张启昆
关键词:肺肿瘤多柔比星细胞凋亡
D2-40联合Calretinin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D2-40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对余姚市人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自1999~2009年诊断的3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和30例肺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D2-40、Calretinin、CEA、TTF-1在恶性间皮瘤和肺腺癌中的表达。[结果]D2-40、Calretinin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灵敏度分别为80.6%、83.9%,特异性分别为93.3%、86.7%,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3.5%,其中上皮型间皮瘤为100.0%。CEA、TTF-1在肺腺癌中的灵敏度分别为90.0%、83.3%,特异性分别为87.1%和100.0%。[结论]D2-40联合Calretinin可以提高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D2-40、Calretinin、CEA、TTF-1联合检测是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组有价值的抗体。
张继贤赵莺卢韶华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D2-40CALRETININCEATTF-1
原发性膀胱腺癌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例原发性膀胱腺癌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病理特征。结果肿瘤发生于膀胱后壁2例,右侧壁1例,膀胱颈口1例。巨检菜花状肿物2例,黏膜增厚1例,黏膜僵硬1例。镜下肿瘤呈腺管状、印戒样排列,浸润性生长,其中中分化癌1例,中-低分化癌3例,中低分化癌中合并前列腺微小癌及印戒细胞癌各1例。免疫组化:3例CK7(+);2例CK20(+),其中1例局灶(+);CEA(+)4例;1例CDX2局灶(+)。结论原发性膀胱腺癌发病率低,需要与膀胱转移性腺癌及尿路上皮癌进行鉴别,免疫组化表现为CK7(+)、CK20(+)、CDX2(+),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该疾病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且预后差,早期诊断、彻底的手术治疗是首选。
徐瑛赵莺熊雅波
女性恶性腹膜间皮瘤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提高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手段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女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主要表现为腹胀12例,腹痛10例,体征为腹水征阳性,腹部及盆腔肿块;10例血小板计数升高;13例有石棉接触史;10例行腹腔镜活检,4例剖腹探查,3例术后诊断。病理分型:上皮型8例,肉瘤型5例,混合型4例。9例行肿瘤细胞歼灭术,9例腹腔静脉联合化疗,1例腔内静脉联合化疗加放疗,1例腔内热化疗联合静脉化疗,3例腔内化疗。确诊到死亡时间平均为9月。结论石棉是导致恶性间皮瘤的主要诱因之一。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应尽早并可能取腹膜病理活检,必要时联合免疫组化鉴别,治疗采取以手术、局部及全身化疗为主。
赵莺沈荣乐张继贤
关键词:间皮瘤腹膜女性免疫组织化学药物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