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探测器
  • 3篇核材料
  • 2篇闪烁体
  • 2篇加速器
  • 2篇核保障
  • 2篇NAI(TL...
  • 1篇电场
  • 1篇电子束
  • 1篇行李
  • 1篇硬件
  • 1篇铀235
  • 1篇远程
  • 1篇远程监控
  • 1篇远程监控系统
  • 1篇人口
  • 1篇闪烁体探测器
  • 1篇数据获取
  • 1篇数据获取系统
  • 1篇水介质
  • 1篇塑料闪烁体

机构

  • 13篇中国原子能科...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3篇赵荣生
  • 7篇张文良
  • 5篇张丽萍
  • 4篇吕钊
  • 4篇贾向军
  • 4篇王效忠
  • 4篇王同兴
  • 3篇曾乃工
  • 3篇杨大为
  • 3篇隋洪志
  • 2篇刘大鸣
  • 2篇乔盛忠
  • 2篇刘功发
  • 2篇方忻
  • 2篇李泽
  • 1篇甘霖
  • 1篇陈平
  • 1篇王乃彦
  • 1篇王晓军
  • 1篇李新军

传媒

  • 6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第三届全国核...
  • 1篇全国核化学化...
  • 1篇第11届全国...
  • 1篇全国受控核聚...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介质耐压性能试验研究
杨大为曾乃工赵荣生
关键词:耐压试验加速器绝缘体电场
变阻抗线及预脉冲开关的设计与调整被引量:7
1991年
本文介绍了变阻抗线的传输特性,电场分布及预脉冲开关的工作特性。给出了在电阻负载及二极管负载下变阻抗线及预脉冲开关性能的测试结果。
杨大为曾乃工王晓军姜兴东陈平赵荣生王乃彦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射性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塑料闪烁体与光导粘接,光导和塑料闪烁体接触的端面与塑料闪烁体的光输出端面大小一致,光导的另外一个端面做成与连接套管内径的尺寸相同,光导...
赵荣生赵士吾张文良李新军宗波方忻张丽萍甘霖
文献传递
桶装铀及超铀废物分类装置数据获取系统的研制被引量:4
1998年
描述了桶装铀及超铀废物分类装置(Shufler)数据获取系统的组成结构,讨论了该系统上、下位机的构成方式和作为下位机的8031单片机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对十路定标器以及接口软件的设计也进行了讨论。
刘功发王效忠隋洪志贾向军李泽赵荣生
关键词:数据获取系统
人员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γ射线探测器阵列和序贯概率比检验法建立了人员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装置 ,以检测通过出入口的人员是否以隐蔽方式非法携带核材料或其它放射性物质。
黄德宝张文良吕钊张晓红赵荣生刘大鸣李纪民佟伯庭
关键词:核保障闪烁体探测器
桶装α废物分类装置数据获取与控制系统的研制
介绍了所研制的桶装α废物分类装置数据获取与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控制方式,描述了控制系统的功能及实现的方法、软件流程设计与实现以及在软硬件设计中采用的安全保护措施。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隋洪志贾向军王效忠赵荣生刘功发
关键词:硬件数据获取
文献传递
特种核材料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
描述了特种核材料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详细介绍了检测方法和图像传输等内容.
张文良赵荣生王同兴张丽萍张晓红
关键词:远程监控核材料图像传输NAI(TL)探测器
文献传递
10W强流电子束加速器
曾乃工杨大为赵荣生
关键词:电子束强流加速器分子激光器聚变反应准分子激光器
行李放射性检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3
2006年
行李放射性检测装置可与现有X射线安全检测装置联合用于放射性安全检测。该装置采用NaI(Tl)探测器,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放射性检测。在本底为0.1μGy/h、行李移动速度小于0.2 m/s条件下,该装置对137Cs6、0Co1、33Ba核素的可探测活度下限分别为6.7×103、3.7×103、6.7×103Bq,对富集度为90%的U样品,探测质量下限为2 g。
王同兴张文良赵荣生吕钊方忻张丽萍
关键词:放射性检测NAI(TL)探测器
200L桶装α废物检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4
2002年
研制了 2 0 0L桶装α废物检测装置 ,给出了装置性能的初步测试结果。装置可工作于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 ,适合测量 2 2 0L以下桶装α废物。无源工作方式下的探测下限为 1mg2 40 Pueff。
王效忠隋洪志刘功发贾向军许小明赵荣生刘大鸣乔盛忠
关键词:核废物非破坏性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