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道血管畸形致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附21例临床报告)被引量:2
- 1997年
- 作者总结了本院1989年至1997年4月收治血管畸形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21例,其中18例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16例诊断肠道血管畸形,明确诊断率88.9%,内窥镜检查14例,6例诊断肠道血管畸形,明确诊断率42.8%。进行保守治疗11例,9例止血成功出院,手术治疗9例,9例止血成功出院,内窥镜下电灼止血1例,止血成功出院。对本病的诊断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最为优越,治疗上应用药物止血及内窥镜下电灼止血可以达到止血目的,但难以防止复发,本文根据我们的治疗体会,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
- 赵桂兰彭淑周凡
- 关键词: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畸形消化道出血
- 胰断端空肠浆肌鞘内套入吻合术(附11例报告)被引量:41
- 1996年
- 为了防止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作者设计了一种简易安全的吻合方式,称之为胰断端空肠浆肌鞘内套入吻合术。方法:先游离胰断端3cm;再将空肠端翻转3cm,用电灼或石碳酸破坏其粘膜。接着将两者靠拢,用丝线将胰端与肠粘膜作缝合,注意缝线勿穿透浆肌层,将已翻转且粘膜面已破坏的肠浆肌层翻回原状,使其覆盖胰断端3cm,并将肠断端与胰包膜缝合数针;最后在接近空肠断端两根动脉之间的系膜上穿一根丝线,用以环绕空肠壁结扎,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从而液体无法在两层面间流通。经过连续11例临床应用均未发生胰肠吻合口瘘,无腹腔感染,顺利恢复。本法操作简单,安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彭淑牖牟一平江献川彭承宏蔡秀军赵桂兰吴育莲王家骅李君达陆松春徐明坤金成胜徐金荣
- 关键词:胰腺肿瘤外科手术胰肠吻合胰瘘
- 胰管结石诊治13例报告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87~1997年6月收治的胰石症患者13例,其中手术治疗11例。结果胰石症多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术前B型超声、ERCP、CT等都可成功诊断,其中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ERCP可清晰显露胰管结石,对本病诊断有特殊临床意义。本组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1例,其中加做Oddis括约肌成形术3例,加做胰腺囊肿穿刺针吸术3例,效果良好。结论B型超声为诊断胰石症的首选检查法,首选术式为胰管切开取石。
- 赵桂兰施小宇刘颖斌刘建生
- 关键词:胰管结石
-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一种确保不发生胰瘘的术式被引量:4
- 1997年
- 彭淑牖牟一平江献川彭承宏蔡秀军赵桂兰李君达吴育莲陆松春金成胜徐金荣
- 关键词: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胰瘘术式选择
- 阑尾粘液囊肿误诊16例原因分析
- 1993年
- 阑尾粘液囊肿无论术前还是术中正确诊断率均不高。本组16例阑尾粘液囊肿术前正确诊断率仅18.75%,术中正确诊断率44%。本文分析了误诊原因,并讨论了诊疗方法。
- 赵桂兰章浩
- 关键词:阑尾粘液囊肿
- 肠道血管畸形引起出血的诊治(附18例报告)被引量:2
- 1997年
- 我院7年来收治肠道血管畸形引起出血18例,该病术前诊断不易,术中诊断也较困难。文中重点阐述术前诊断方法,术中如何判别血管畸形,以及在找不列明显血管畸形的情况下所采用的特殊方法。
- 赵桂兰彭淑牖周凡
- 关键词:肠道血管畸形出血诊治
-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M_2、刀豆蛋白A结合寡糖蛋白检测对胃癌的诊断被引量:1
- 1998年
- 评价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M2(CK-M2)、刀豆蛋白A结合寡糖蛋白(COP)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血清CK-M2测定采用琼脂糖电泳和吩嗪二甲酯硫酸盐显色法;COP测定先用高氯酸、盐酸胍沉淀,最后按酶免疫竞争抑制法作检测。检测血样69例,其中胃癌患者血清28例,献血员41例。凡CK-M2出现明显区带,COP小于正常人OD平均值减去2SD者判为阳性。结果:41例献血员CK-M2均阴性,胃癌患者血清阳性率为50%(14/28),CK-M2对胃癌诊断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50%;献血员血清COP阳性率为9.8%(4/41),胃癌患者为53.6%(15/28),COP对胃癌诊断的特异性90.2%,敏感性53.6%。若二者联合诊断,则诊断特异性为90.2%,敏感性为67.9%,与单项诊断比较P>0.05,提示联合诊断与单项诊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K-M2、COP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指标之一。
- 赵桂兰林洁彭淑牖周凡汤院兴
-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功酶胃肿瘤
- 胃癌血清CK-M_2、寡糖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采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大分子同工酶-2(CreatineKinaseisoenzyme2,CK-M2)和酶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可溶性寡糖蛋白(OligoMacrosaccharideProtein,OP)含量。经57例胃癌、51例胃癌前期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17例,残胃炎11例,不典型增生4例)和28例正常献血员血清测定。结果表明正常人血清CK-M2均为阴性。胃癌检出阳性率为561%,在胃部疾患中特异性为9863%,OP在胃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但CK-M2、OP与胃癌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提示CK-M2可作为胃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尤其在胃部疾患的鉴别诊断上具有一定的意义;OP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体内免疫活性的指标。
- 赵桂兰林洁彭淑牖李其云周凡陈献盛谢鑫友
- 关键词:胃肿瘤血清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