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雅平
- 作品数:37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专题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化工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3
- 2006年
- 专题讨论式教学模式是化工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该模式有布置任务、准备阶段、课堂环节、作业要求和作业讲评五个环节组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在工程课教学中采用专题讨论式教学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尚小琴赖雅平郑成
-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 《食品工艺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介绍了食品工艺学实验中提高学生应用的素质和水平,学生自己设计试验、进行营养测定与评价、产品设计以及广告词设计等实用性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将对学生和教师很有帮助。
- 林金莺顾采琴赖雅平吴家琪周勇强
-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实验营养评价产品设计
- 香蕉果皮提取物抑菌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测定了香蕉(Musa nana)果皮提取物对食品常见腐败菌的抑菌活性,探讨了高温处理和紫外照射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青霉菌外,香蕉果皮提取物对所测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值为0.75 g.mL-1,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 IC值为0.50 g.mL-1,对白酵母和黄曲霉的M IC值为1.00 g.mL-1.高温和紫外照射对提取物抑菌活性几乎无影响.
- 顾采琴钟逸玲赖建平朱冬雪曾庆祝林金莺赖雅平
- 关键词:提取物抑菌特性
- 淀粉黄原酸酯的合成及捕集重金属离子性能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以天然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然后与CS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黄原酸化反应制备改性淀粉黄原酸酯捕集剂,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钾用量、CS2浓度及反应温度、时间等诸因素对反应过程及产物捕集Cu2+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合成捕集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1.6 ml,KOH的用量为1.6 g,CS2用量11 ml,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5 h。产物的含硫量可达9.02%,Cu2+去除率可达96.95%。
- 刘汝锋尚小琴罗楠江晓敏赖雅平杨素改
- 关键词:淀粉黄原酸酯重金属离子捕集剂含硫量去除率
- 微胶囊化板栗壳棕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将微胶囊化后的板栗壳色素与未微胶囊化的板栗壳色素进行平行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吸收波长、耐热性、耐酸性及对维生素C、亚硝酸钠等食品中常用添加剂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板栗壳色素的对pH的适应范围大大提高,且对热、酸、光、维生素C及其他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都有所改善。
- 赖雅平吴丹青赖建平周绍聪
- 关键词:板栗壳棕色素微胶囊化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稳定性
- 一种快速酿造果醋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酿造果醋的方法,该方法由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陈酿三个步骤组成,其特征是在醋酸发酵初期添加相当于发酵基料质量2~5%的营养剂,所述营养剂是葡萄糖、果糖、蔗糖或麦芽糖。本发明方法在醋酸发酵初期添加葡萄糖、...
- 顾采琴陈婉玲郑志茂朱冬雪赖雅平林金莺赖建平曾庆祝
- 文献传递
- 淀粉丙烯酰胺表面控制反应机理及接枝产物结构表征被引量:31
- 2007年
- 以木薯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手段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聚合机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淀粉与丙烯酰胺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团粒表面,符合表面控制反应机理;接枝共聚物中含有淀粉和丙烯酰胺成分;共聚反应改变了原淀粉的聚集形态,接枝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形的聚集态结构;但对淀粉的热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 尚小琴赖雅平陈展云童张法江惠仪郑成
- 关键词:淀粉接枝共聚物反相乳液
- 雨课堂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4
- 2020年
- 针对《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理解难,学生成绩评定试卷化、简单化的问题,引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智慧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 战宇赖雅平
- 关键词:生物化学智慧教学
- 一种再生淀粉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再生淀粉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淀粉纤维素的溶解:称取淀粉、纤维素,纤维素质量含量占淀粉与纤维素总量的60~100%,将两者充分混合后放入质量分数为60%~65%的无机氯化盐溶液中,在55~75℃...
- 尚小琴江慧华赖雅平刘鹏刘汝锋
- 文献传递
- 猪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以新鲜猪血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通过SDS-PAGE等方法对酶样品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产品酶活性3022U/mg,产率0.04%,SDS-PAGE电泳为单一蛋白酶带,分子量为31.2ku,在pH6.0~9.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70℃以下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
- 赖雅平王东耀刘汝锋郭仕衡尚小琴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猪血电泳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