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铿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介入
  • 4篇他汀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伐他汀
  • 4篇阿托
  • 4篇阿托伐他汀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通脉
  • 3篇离散度
  • 3篇化痰
  • 3篇化痰通脉
  • 3篇活血
  • 3篇梗死
  • 3篇QT离散
  • 3篇QT离散度

机构

  • 10篇萍乡市人民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贺铿
  • 8篇石刚
  • 4篇叶君明
  • 4篇刘婷
  • 3篇张雨虹
  • 2篇赵勇
  • 2篇李莺
  • 1篇郑志刚
  • 1篇刘峻兰
  • 1篇刘映峰
  • 1篇石刚
  • 1篇郑志刚
  • 1篇李莺

传媒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甘肃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病变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23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心电图QTd及QTcd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轻度狭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组与中重度狭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单支病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显著增大(P<0.05)。结论 QTd增大提示冠脉狭窄更严重、病变范围更广泛,可成为临床上预测冠脉病变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石刚刘婷贺铿张雨虹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造影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NRP)的影响。方法将94例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术中出现NRP的STEMI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组(54例)和对照组(40例)。2组行直接PCI术前均采用氯吡格雷片300 m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顿服。在此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80 mg口服。2组术中出现NRP时,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μg·kg-1,5 min注射完毕。观察2组患者PCI术中出现NRP前(D0)、PCI术结束前末次(D1)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TIMI 0级、1-2级、3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0级、1-2级和3级),校正TIMI帧数(c TFC)、ST段回落幅度(STR)及术前,术后12、24和48 h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的情况。结果 2组D0、D1时TIMI 0级,D0时TIMI 1-2级、TIMI 3级、TMPG 3级,D1时TMPG 1-2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D1时TIMI 1-2级、TIMI 3级、TMPG 0级、TMPG 1-2级、TMPG 3级与D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托伐他汀组D1时TIMI 1-2级,D0、D1时TMPG 0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D1时TIMI 3级、D0时TMPG 1-2级、D1时TMPG3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阿托伐他汀组STR<30%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2、24和48 h c Tn I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阿托伐他汀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CI术前预先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未能减少术中NRP的发生。术前预先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NRP出现后心肌灌注,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单纯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改善NRP方面更明显。
赵勇贺铿刘峻兰
关键词:无复流现象阿托伐他汀替罗非班肌钙蛋白I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延缓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患者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通过冠状动脉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情况。方法选择行PCI治疗患者56例,用电脑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PCI术后常规用药+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阿托伐他汀钙40mg每晚顿服,3个月,继之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顿服),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常规用药+辛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20mg每晚顿服)。所有患者均在PCI术后6~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通过QCA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较观察组有明显进展,2组冠状动脉病变进展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可以延缓冠状动脉病变进展。
贺铿刘映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他汀低密度脂蛋白
补气活血化痰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化痰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 .方法 :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化痰通脉方.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和 QT 离散度的变化.结果 : 2个月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改善、QT 离散度下降(P〈0.01).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 补气活血化痰通脉方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并能降低其QT离散度.
石刚刘婷贺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
稳心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 2个月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改善、QT离散度下降(P<0.01)。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并能降低其QT离散度。
石刚贺铿叶君明
关键词:稳心颗粒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延缓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临床研究
1.目的   近二十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步上升,目前认为冠心病是一种与脂质代谢异常、动脉内皮损伤等有关的疾病。炎症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1994年发表的4S试验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
贺铿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组织
文献传递
术前负荷剂量国产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国产氯吡格雷组:58例;进口氯吡格雷组:62例。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口服负荷剂量600 mg/次、术后75 mg/d。分别观察两组PCI基本特征,9个月的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在心血管事件与出血、药物不良反应与进口氯吡格雷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治疗同样安全、有效,但国产氯吡格雷经济效益较进口氯吡格雷高,更适合在我国广泛应用。
贺铿石刚赵勇叶君明
关键词:心肌梗死氯吡格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临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在急诊介入术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而对照组只采取急诊介入术,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研究组术后90分钟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峰值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 657.52±326.14)U/L vs(2 519.83±459.76)U/L(P<0.01),血管终末段显影祯数少于对照组,(18.12±4.34)祯vs(23.33±5.45)祯(P<0.01),ST段下移程度比显示末端血管灌注优于对照组(68.14±12.57)%vs(53.20±11.14)%(P<0.05)。结论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改善心肌的灌注,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
李莺贺铿石刚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再灌注
补气活血化痰通脉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脂及动脉斑块炎症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化痰通脉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血脂及动脉斑块炎症递质的影响。方法将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给药8周后,测定血脂指标并观察斑块内CD_(40)L及sICAM-1的表达。结果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及空白组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且治疗组低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CD_(40)L及sICAM-1阳性表达百分比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且治疗组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气活血化痰通脉复方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抑制CD_(40)L及sICAM-1在AS斑块内表达的作用。
石刚刘婷贺铿张雨虹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递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经桡动脉血栓抽吸术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中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使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0级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按电脑数字随机法分为血栓抽吸加PCI治疗组(血栓抽吸组)24例和标准PCI治疗组(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TMP)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住院期间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或心源性死亡等。结果:两组基础资料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组与对照组比较,TIMI分级及TMP分级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明显降低;ST段回落幅度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治疗6个月内两组均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有效的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及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贺铿郑志刚石刚李莺叶君明
关键词:血栓抽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