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强
-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岩屑矿物参数的页岩油水平井轨迹判断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岩屑矿物参数的页岩油水平井轨迹判断方法,包括取新钻水平井的待分析岩屑进行制样,得到岩屑样品;利用自动矿物识别系统获得岩屑样品的矿物信息;利用各小层的矿物特征标准对岩屑样品的矿物...
- 李文波梁成钢张金风陈依伟岳红星吴承美谭强王良哲冉阳罗鸿成
-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昌吉页岩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被引量:14
- 2024年
-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自发现页岩油以来,历经十年的勘探开发,提交三级储量4.3×10^(8)t,并于2020年成为国家级陆相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在2023年产油量突破60×10^(4)t。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在成藏地质理论、配套勘探开发技术、效益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研究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为稳定构造背景下的广阔湖盆,沉积了多组分、高有机质富集的混积岩,厚度达275 m;源-储的薄互层一体式分布为页岩油的富集与保存起了重要作用;高源-储比(4.5∶1)、高有机质丰度(3.24%)、咸化湖沉积环境提高了凹陷内原油的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Ro达1.05%);凹陷内普遍发育超压(压力系数平均为1.36),源-储压力差提高了充注效率和石油富集程度,形成了高含油饱和度、高压力系数的油藏。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目前的配套勘探开发技术基本成熟定型:宽频激发、井地联采的精细三维地震提高了地质认识;页岩油"甜点"精细表征和分类评价为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黄金靶体"钻遇率是水平井获得高产、稳产的基础;"复杂缝网"定制是高效开发页岩油的有效手段;合理排采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平井的生产能力;市场化降本是推进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效益开发的关键。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的技术、管理、效益都走在中国页岩油开发的前列,为中国陆相页岩油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与示范。
- 吴宝成吴承美谭强褚艳杰梁成钢李文波张金风陈依伟徐田录王良哲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
- 天然气井口放空移动收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天然气在集输过程中,井筒、集输气管道由于水合物等原因造成堵塞是制约产能的重要原因;而井口放空是常用的一种解堵方式,但此方式存在不少问题.此文主要针对放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井口放空移动收液技术,设计出了一套天然...
- 喻良何相成曹光荣李国聪邓丹郭家威贾永社齐宝军谭强邓强
- 关键词:天然气
- 文献传递
-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演化规律被引量:6
- 2018年
- 二叠系梧桐沟组是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具良好的勘探前景。前人进行过不同层次的研究,在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地区勘探程度相对较高,对于吉木萨尔凹陷梧桐沟组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一直存在争议。为满足梧桐沟组深化勘探的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此次采用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岩心观察描述、录井资料分析、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相、地震属性研究等综合应用,系统地开展了吉木萨尔凹陷梧桐沟组沉积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东斜坡地区及北部地区发育多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呈退积式叠置,而砂体间的泥岩夹层及梧二段广泛发育的泥岩则作为局部及区域性盖层,这种高效的砂-泥储盖组合是岩性圈闭形成的良好基础。
- 但顺华陈春勇向辉谭强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辫状河三角洲
-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演化规律被引量:11
- 2015年
- 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是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梧一段是主要产油层,为满足梧桐沟组深化勘探的需要,开展了吉木萨尔凹陷梧一段5个砂层组沉积相和梧一段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梧一段不同沉积期发育了多个继承性辫状河三角洲,首次识别出吉15井西和吉南辫状河三角洲以及北三台凸起西南坡和三台古隆起周边小规模扇三角洲;梧一段继承性辫状河三角洲随着水体的不断扩张,逐渐向远离沉积中心的凹陷边缘迁移,有利于岩性圈闭的形成,不同期次的辫状河三角洲之间向上呈退积叠置关系,下部砂层组的砂体主要分布在凹陷中心部位,上部砂层组的砂体主要分布于凹陷边缘部位。
- 陈春勇谭强张金风王菁袁春林康永尚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
- 阜东斜坡-北三台地区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成藏动力学系统是在含油气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油气流体矿产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含油气盆地实质上不仅是一个"低温热化学反应器",更是一个复杂的流体(油气水)渗流的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从源岩到圈闭的作用机制和过程非常复杂,通过探讨油气成藏各个环节,指出影响油气赋存的因素,可以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基于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将阜东斜坡-北三台地区划分为8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建立了6个成藏动力学模式,提出2个勘探导向目标:①在勘探程度较低的白垩系寻找它源多向充足的油气藏类型;②在斜坡区寻找以三叠系小泉沟群为源岩所形成的自源封闭型高压油气藏.
- 贺凯田世澄谭强李培俊
- 关键词:成藏动力系统勘探
-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 2025年
- 2023年12月,吉木萨尔凹陷新疆油田探区在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发现了致密砂岩油藏,但致密储层特征和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不清,制约着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了精细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本文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氮气吸附等方法,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从原油生成到聚集过程探讨了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研究区致密油成藏模式。研究表明:1)储层岩性主要以细砂岩为主,为长石岩屑砂岩,成熟度低;平均孔隙度8.04%,平均渗透率0.04×10^(-3)µm^(2),主要以溶蚀孔为主,微米级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纳米级喉道为渗流通道。2)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上覆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连续分布,Pr/Ph、Pr/nC_(17)以及β/NC_(max)等地化参数显示井井子沟组二段原油与上覆芦草沟组下部烃源岩相似,证实芦草沟组下部烃源岩为井井子沟组供烃。3)优质烃源岩、断裂、储层、超压等因素联合控制着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油藏的富集。4)基于源储关系、输导体系以及运移动力,建立了“源储紧邻,超压输导,垂侧运聚式”成藏模式。研究成果对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油勘探及地质研究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 何周纪雪冰谢安王东学王智忠谭强马爱钰帕孜力·阿布都克里木张韵洁赵晓东
-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吉木萨尔凹陷
- 基于自然伽马与微侧向电阻率常规测井曲线裂缝识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裂缝识别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自然伽马与微侧向电阻率常规测井曲线裂缝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裂缝段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和待识别裂缝段的微侧向电阻率曲线;选取低自然伽马、低电阻的层段位置,保持自然伽马曲线刻度不变...
- 崔新疆梁成钢徐田录陈依伟吴承美谭强岳红星赵军周其勇孙海波
- 白家海—五彩湾地区天然气成藏特征被引量:15
- 2004年
-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五彩湾地区处于多个生油凹陷交汇区,发育石炭系海陆交互相、二叠系平地泉组、三叠系小泉沟群湖相泥岩和侏罗系煤系地层等多套烃源岩。油气来自于多个生烃凹陷的多套烃源岩,具有先油后气、多期充注的特征。在石炭系塔木岗组、巴塔玛依内山组、三叠系烧房沟组、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均获得工业气流。东道海子北凹陷、昌吉凹陷深部位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已达到成熟-过成熟阶段,对白家海凸起的天然气贡献较大;五彩湾凹陷石炭系滴水泉组、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已达到成熟阶段。白家海凸起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生气中心附近,近距离运移聚集成藏,五彩湾凹陷以石炭系自生自储的天然气藏为主。
- 胡平石新璞徐怀保谭强吴俊军
- 关键词:烃源岩天然气成藏特征
- 天然气井口放空移动收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天然气在集输过程中,井筒、集输气管道由于水合物等原因造成堵塞是制约产能的重要原因;而井口放空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解堵方式,但此方式存在不少问题。此文主要针对放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井口放空移动收液技术,设计出了一套...
- 喻良曹光荣李国聪邓丹郭家威贾永社齐宝军谭强邓强何相成
- 关键词:天然气集输废液回收环境保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