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亚兰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
  • 1篇沙丘
  • 1篇山地黄壤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水土流失区
  • 1篇土壤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主要植物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粒度参数
  • 1篇粒径
  • 1篇黄壤

机构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谭亚兰
  • 1篇林培治
  • 1篇张欣颖
  • 1篇李守中
  • 1篇赵颖
  • 1篇李志忠
  • 1篇苏晓玲
  • 1篇龚松柏

传媒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福建漳浦六鳌半岛海岸沙丘记录的风沙气候变化被引量:4
2014年
对福建漳浦六鳌半岛海岸沙丘剖面(CDS)进行了粒度特征和成因判别分析,并以海岸线演变历史地图和CDS剖面在采样海岸沙丘上部位置为依据,初步建立了剖面的时间标尺,以代表海岸带风力作用的敏感粒度组分为主要指标,结合研究区其他记录的综合对比分析,讨论了福建东南沿海大约500a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1)CDS剖面是以风力作用为主兼有生物成壤作用、波浪作用的多重影响形成的海岸沙丘沉积;(2)剖面中的多个黑色植物碳屑和根系层,可能反映了海岸带风力作用间歇性减弱、海岸沙丘固定的成壤期;(3)海岸沙丘沉积中指代风力作用的敏感粒度组分变化,可能记录了小冰期中福建东南沿海的3个冷期.
龚松柏李志忠苏晓玲赖璐娴谭亚兰
关键词:海岸沙丘粒度参数
武夷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山地黄壤对比被引量:2
2014年
实地考察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并进行土壤采样,对其水热条件大致相当、地形坡度相似,母岩母质相同的先锋岭、桐木关西侧、挂墩三个样地的土壤剖面A层的土壤有机质、土壤酸性、土壤黏性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A层的有机质含量最高,针叶林其次,茶园最低;茶园土壤中的酸性最强,针叶林其次,常绿阔叶林最低;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黏性最强,针叶林其次,茶园最弱.
钟福昌谭亚兰
关键词:土壤植被类型
长汀水土流失区5种主要植物的气体交换和荧光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仪LI-6400和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对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5种主要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与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的气体交换和荧光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黄瑞木、油茶、羊角藤、芒萁之间Pn和Tr差异达显著水平;芒萁与黄瑞木、油茶、羊角藤之间Pn、Tr差异达显著水平;黄瑞木、油茶和羊角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马尾松、油茶和羊角藤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黄瑞木和芒萁为单峰型;马尾松、油茶和羊角藤存在"午休"现象且限制因素不同,马尾松光合午休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油茶和羊角藤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随光照的增强,5个树种均发生光抑制,表现为最大荧光产量、有效量子产量均下降,非光化学猝灭上升,但物种间各参数变幅不同.
赵颖李守中林培治曲恬甜张欣颖谭亚兰
关键词: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水土流失区光合午休光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