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娥
-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原地区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特点与康复理疗对策被引量:1
- 2015年
-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肌肉、神经、血管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使脑供血不足出现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状称为颈性眩晕。在高原地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增高且更趋年轻化,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1],加之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使相当一部份患者被漏诊、误诊,严重地影响到高原人群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
- 宋其良宋娟谢晓娥
- 关键词:颈性眩晕
- 高原地区痛风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00年
- 本文通过对高原地区较完整的住院痛风病历 2 2 0份回顾性分析 ,认为痛风在高原是一种常见病 ,发病原因除习惯认为外 ,与高寒、缺氧 ,高原饮食习惯、特点有关。在高原地区发生痛风男性多于女性。与嗜烟、酒关系较大。汉族多于藏族 ,可能与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有关。 4 0岁左右是痛风发生的高危年龄段。发病多以右第一跖趾、母趾关节为主。与家遗传关系不大。在高原地区对本病的防治 ,我们提出 :在生活上饮食结构要合理 :荤素搭配 ,少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少饮酒 ;工作上劳逸结合。平时多饮水 ,以利血尿酸从小便排出。
- 杨永勤谢晓娥何芙蓉
- 关键词:痛风
- 综合疗法治疗高原地区肩周炎372例被引量:1
- 2014年
-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50岁左右,故有“五十肩”之称;常因受凉诱发或加重,又有“漏肩风”之称;由于无菌性炎症引起广泛性粘连,活动受限明显,又称“冻结肩”、“肩凝症”。
- 宋其良宋娟谢晓娥
- 关键词:推拿电针超短波中频电肩周炎
- 老年病人的手指静脉在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采取的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营养的输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途径之一。老年人容易刺破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通过对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实践应用,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护理,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率。
- 谢晓娥
- 关键词:手指静脉血管老年人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终病人的心理关怀被引量:1
- 2007年
- 谢晓娥
- 关键词:心理特征恶性肿瘤社会需求
- 1例高原足部脓肿病人的处理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原足部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以一例女性患者足背部红肿,见一6×5.5×2cm的凸起,波动感明显为例。对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抗炎、切开引流等方法,患者痊愈。结论高原足部脓肿,虽不常见,但也有发病,在未形成脓肿前及时治疗,效果更好。
- 谢晓娥
- 关键词:脓肿
- 阶梯法与非阶梯法进入海拔4500m高原AHAD发病率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阶梯法、非阶梯法进入特高海拔高原急性高原病(AHAD)发病率。方法经体检健康的内地人员6521名,分为阶梯法进入组(4352名)和非阶梯法进入组(2169名);阶梯法进入组:先乘飞机到达拉萨(海拔3650 m),休息3~4 d后再乘汽车到达海拔4500 m地区;非阶梯法进入组:乘飞机到拉萨后,当天乘汽车进入海拔4500 m地区。统计两组人员于进入高原后1~14 d内AHAD发病率。结果阶梯法进入组AHAD发病率为15.88%(691/4352),非阶梯法进入组发病率为74.96%(1626/2169),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阶梯法可以显著减低进入特高海拔高原AHAD发病率。
- 黄学文李素芝谢晓娥黄跃闫春城殷作明黄雪琴吴亮杨振翰
-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
- 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疗初探
- 2003年
- 中医认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属于痹症范围 ,因风寒邪入侵 ,局部气滞血瘀 ,经络闭阻所致 ,本文就近年来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 谢晓娥
-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疗穴位注射治疗
- 高原紫外线与臭氧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 2004年
- 谢晓娥何代平胡美玲
- 关键词:空气消毒效果紫外线高原环境医院感染控制革兰氏阳性菌昼夜温差
- 高原酒精中毒21例原因分析
- 2006年
- 谢晓娥杨晓英周萍
- 关键词:酒精中毒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