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冰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堆焊
  • 5篇等离子
  • 4篇显微硬度
  • 4篇覆层
  • 3篇基合金
  • 3篇合金
  • 3篇H13钢
  • 2篇等离子堆焊
  • 2篇等离子弧
  • 2篇锻模
  • 2篇散热器
  • 2篇镍基
  • 2篇喷焊
  • 2篇钎料
  • 2篇热锻
  • 2篇热锻模
  • 2篇组织和硬度
  • 2篇显微组织
  • 2篇耐磨
  • 2篇耐磨性

机构

  • 14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铁路局

作者

  • 14篇谢冰
  • 8篇王华君
  • 4篇李爱农
  • 3篇胡芳
  • 3篇罗键
  • 2篇陈士民
  • 2篇孙博
  • 1篇王华昌
  • 1篇马超
  • 1篇熊新红
  • 1篇朱春东
  • 1篇张志谊
  • 1篇李相超
  • 1篇赵堃
  • 1篇丁力

传媒

  • 4篇热加工工艺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锻压技术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电焊机
  • 1篇焊接技术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退火温度对H13钢等离子堆焊Ni60/WC覆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在H13钢基体表面上制备了Ni60/WC复合覆层。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基体、热影响区和Ni60/WC复合覆层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退火处理后消除了覆层裂纹敏感性,WC分布得到改善。800℃退火后花瓣状枝晶得到细化,组织更为均匀。焊态下覆层热影响区组织主要由粗大片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以及残留奥氏体组成,600℃退火后热影响区组织主要由板条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颗粒状渗碳体组成,800℃退火后热影响区组织主要由等轴状铁素体和粒状渗碳体组成,退火处理后热影响区组织得到明显改善。经过600℃退火后覆层硬度略微下降,淬硬区得到缓和; 800℃退火后覆层硬度分布均匀,淬硬区消失,基体到覆层过渡处的硬度呈梯度上升,进而改善了基体与覆层之间的结合,提高了覆层的力学性能。
陈稳王华君谢冰周春杨
关键词:退火温度显微硬度
散热管封头无钎料感应压力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针对钢制散热器椭圆形散热管封头,研究了不加钎料的感应压力焊接方法。分析了影响封头焊接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熔合,提出了界面状态、感应加热工艺参数、压力工艺参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模型,揭示了界面热塑性固相流动与热扩散的自清洁作用是形成优质焊接接头的关键。从接头形式、感应方式、顶锻方式等方面进行实验,给出并优化了焊接工艺参数和技术方案,设计了高效、低成本的散热管封头感应压力焊设备。
罗键谢冰李爱农陈士民
关键词:散热器
H13钢棒柱面铁基等离子喷焊层的制备工艺及组织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以螺旋路径在H13钢棒表面喷焊多道焊缝,研究了旋转速度对铁基喷焊层成形形貌的影响以及喷焊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当旋转速度为0.8 r/min时,可以获得表观成形质量较高的铁基喷焊层。铁基喷焊层中的物相是Cr、Si固溶于γ-Fe形成的固溶体以及(Cr,Fe)_7C_3、B_2C_5等化合物。铁基喷焊层的硬度为730 HV左右,明显高于基体H13钢的硬度,能够提高喷焊层的表面性能。
孙博王华君任张丰谢冰熊新红
关键词:等离子喷焊铁基合金
倒档棘轮渗碳过程的组织和残余应力的变化
通过制定20CrMnTi倒档棘轮的渗碳工艺,并采用Deform软件热处理模块对倒档棘轮的渗碳工艺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经过整个渗碳工艺过程后,倒档棘轮的马氏体含量达到了0.79,其表面硬度为52 HRC;心...
孙博王华君张太良谢冰丁力张扣宝
关键词:渗碳残余应力
调质处理对H13钢等离子堆焊Ni60/WC覆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对H13钢表面等离子堆焊的Ni60/WC覆层进行调质处理,研究了调质处理对Ni60/WC覆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质处理工艺消除了Ni60/WC覆层的裂纹敏感性,WC分布得到改善,覆层中有大量Cr5B3硬质相析出;覆层中部花瓣状枝晶形态消失,条状、块状硼化物组织形成;调质处理后覆层的硬度升高,覆层到基体的显微硬度曲线过渡较为平稳,从而提高了覆层的力学性能。
陈稳王华君谢冰周春杨饶润胤
关键词:调质处理显微硬度
模具修复梯度耐磨堆焊层组织性能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提出了采用“母材+过渡层+耐磨层”的复合堆焊修复方法。工艺试验表明,通过打底焊过渡层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堆焊出现的裂纹。金相显微分析表明,采用Cr-Mo-W-Nb系耐磨堆焊焊条的堆焊合金组织为马氏体基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基体上分布的碳化物使堆焊层具有强的耐磨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堆焊表面平均硬度达到HRC60.1,完全满足模具材料硬度要求,硬度梯度分布合适,堆焊层耐磨性为母材的7.58倍。
谢冰罗键李爱农胡芳
关键词:堆焊过渡层耐磨性
药芯焊丝堆焊耐磨覆层组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埋弧焊方法对三种不同的高碳高铬自保护药芯焊丝进行堆焊,并对其堆焊覆层的硬度、耐磨性以及显微组织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其堆焊耐磨层的组织、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堆焊覆层材料耐磨性优于碳含量及硬度更高的2#堆焊覆层材料,表明同类堆焊覆层材料在硬度相近时其耐磨性主要取决于碳化物数量、形态、分布及大小,而合金元素对改变显微组织形态,晶粒大小与分布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马超李爱农谢冰王华昌
关键词:药芯焊丝显微组织耐磨性
散热管封头无钎料感应压力焊研究
针对钢制散热器椭圆形散热管封头,研究了不加钎料的感应压力焊接方法.分析了影响封头焊接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熔合,提出了界面状态、感应加热工艺参数、压力工艺参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模型,揭示了界面热塑性固相流动与热扩散的自清洁...
罗键谢冰李爱农陈士民
关键词:钢制散热器热扩散
文献传递
碳化铬对H13钢镍基等离子弧堆焊覆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热锻模长期在高温环境中承受较大机械载荷以及冷热疲劳等作用,容易发生破坏失效。通过等离子粉末堆焊在模具表面上堆焊制备出高性能表面覆层,大幅度提高了模具性能。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案的分析,选择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借助等离子粉末堆焊工艺制备出碳化铬增强镍基堆焊覆层。以H13钢为例,对比研究了镍基合金堆焊层以及镍基碳化铬堆焊层的组织成分、相结构及显微硬度。堆焊层的微观组织表明,堆焊层与基体冶金结合良好,堆焊层熔接线附近元素呈梯度分布。镍基堆焊层以及镍基碳化铬堆焊层组织均以γ-Ni固溶体为主,在晶界处分布有碳化物和硼化物。由于碳化铬颗粒的强化作用,镍基碳化铬堆焊层中的固溶体晶粒更加细小,同时碳化物数量更多,弥散分布在固溶体的晶界处。
牛龙飞洪峰王华君谢冰朱春东
关键词:热锻模碳化铬相结构
热压焊机焊接温度控制的仿真与实验被引量:2
2008年
针对热压焊机的温度控制问题,进行了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与验证。先通过系统辨识建立电阻式加热器的温升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动力学模型以及加热器的性能指标设计数字控制器,并以计算机控制方式实现。在控制器设计中,针对电阻式加热器的非线性温升特性,采用静态非线性变换将温度控制器设计转变为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并设计最优控制器。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胡芳谢冰张志谊
关键词:温度控制数字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