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汝琪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呼和浩特地区2000——2009年梅毒疫情分析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2000年——2009年呼和浩特市疫情资料,阐明梅毒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全市10年间疫情资料,用EXCEL20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呼和浩特市梅毒平均发病率为13.66/10万。发病市区高与农区,年龄多为20-49岁(50.26%),梅毒分期以隐性梅毒为高发(52.90%),其次为Ⅰ期梅毒(32.23%),0-岁组胎传梅毒占该年龄组总数的86.05%。职业以农牧民和家务待业居多。结论应加强梅毒疫情监测工作,加大对流动人口、高发人群的监管力度和干预措施,提倡婚前检查,做好孕产妇围产和产前梅毒的筛查和防治工作。
- 秋艳薄涛许汝琪张志强齐鸣
- 关键词:疫情报告梅毒疾病控制
- 呼和浩特地区饮水井中砷氟的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掌握呼和浩特地区水砷水氟含量分布情况。方法水砷含量检测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水氟含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结果三个旗县909个村庄水砷含量超标率为14.19%,水氟含量超标率为30.25%,砷氟同时超标的占4.95%;改水工程水砷含量超标率为13.25%,水氟含量超标率为23.15%,砷氟同时超标的占3.19%。结论呼和浩特地区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改水工程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梁秀芬许汝琪宋原王永强王刚武玉根
- 关键词:饮水水砷水氟
- 2011年呼和浩特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市2011年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以及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呼市2011年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呼市2011年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与去年相比呈上升趋势;传染病发病依次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类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2008年后肠道类传染病明显上升,成为主要发病病种;以地方特点的自然疫源类传染病发病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是造成传染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结论呼市2011年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当前传染病病种以肠道类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为主,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秋艳薄涛许汝琪张志强齐鸣王文
- 关键词:甲乙丙类传染病防控对策
- 呼和浩特市暗娼人群艾滋病 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调查被引量:11
- 2006年
- 任先云薄福宝鲍卓强许汝琪周滨鹏刘小平云中平徐玉霞孙忠义郭强姚静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暗娼人群梅毒感染性行为特征
- 一起腺病毒引起的咽结膜热爆发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查明2005年7~8月发生在呼和浩特市一起儿童少年游泳后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眼结膜充血为特征的咽结膜热爆发的病原学病因和流行因素。方法制定病例临床诊断标准,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流行特征;采用回顾队列调查的方法分析流行因素;对患者咽拭子、便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2005年7~8月,呼和浩特市发生咽结膜热病例468例,疫情波及呼市四个市区,发病高峰为8月2日,病例主要为中小学生。病例的临床特征为发热伴咽痛、扁桃体炎、结膜炎。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病例95.05%有游泳史。回顾队列调查显示发病危险因素与游泳馆游泳池水污染有关。PCR检测及血清学检测证实为腺病毒感染。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确定为腺病毒3型。结论发生在呼和浩特市咽结膜热爆发疫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爆发主要是通过被污染游泳池水传播造成的。
- 刘小平张玉敏薄福宝李志忠王大伟宋永胜王红霞周滨鹏云中平任先云许汝琪许向云郭淑怡
- 关键词:腺病毒咽结膜热游泳池水
- 呼和浩特市2008-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许汝琪秋艳
- 呼和浩特市性病门诊就诊人群HIV感染现状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掌握性病门诊就诊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了解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危险行为,为制定切合实际的防制对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AIDS/STD控制工作规范要求”,在性病人群中开展本次研究。结果:本次共调查性病门诊就诊病人450人,未发现HIV感染者;梅毒感染率较高(2%);有54.45%的性病门诊就诊者在近3个月内有非婚性行为,而其中只有6.7%的人与非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仅有37.3%的病人当他们怀疑染上性病时首选公立医院就诊。结论:呼和浩特市性病人群中HIV感染率很低;由于在该人群中存在高危行为,故潜在着HIV感染的危险。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是预防HIV传播的重要对策措施。
- 薄福宝刘小平任先云云中平鲍卓强许汝琪周滨鹏郭强徐玉霞宋永胜
- 关键词:HIV感染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