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刚
-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定向软通道引流术与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CT定向软通道引流与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47例)和开颅组(42例),前者采用CT定向颅骨钻孔软通道引流术,后者采用大骨瓣或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再出血,术后1个月病死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开颅组和微创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9.7±10.9)min和(36.2±11.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2周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而术后再出血率高于开颅组,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剔除死亡病例,微创组、开颅组手术后GO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微创组患者中出血量<40 mL、40~60 mL的术后GOS评分高于开颅组(P<0.05),而>60 mL术后GO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微创手术与开颅方式均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微创手术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但须警惕再次出血。
- 张罡彭为许永刚黄亮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
- 钙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钙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血-脑脊液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模型150只,在大鼠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将大鼠平均分为观察组(造模后腹腔注射尼莫地平)与对照组(造模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在6 h、12 h、24 h、48 h、72 h时间点分别进行再灌注,观察每个时间点BBB通透性损伤情况与梗死灶体积百分比。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CIR后BBB通透性与梗死灶体积百分比出现逐步上升,且在12 h、48h达到双高峰。观察组的BBB通透性及脑梗死灶体积百分比的上升较对照组较为明显(P<0.05)。结论大鼠实验结果提示,CIR能够提升BBB的通透性,增加梗死灶体积百分比,而早期使用钙拮抗剂能够加重上述情况。
- 许永刚黄亮张罡
- 关键词:脑缺血钙拮抗剂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
- 颅底骨折致口鼻出血的治疗策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致口鼻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53例颅底骨折致口鼻出血患者的救治过程。结果136例经药物治疗1周内出血停止,15例急性大出血患者10例经局部填塞止血,5例填塞效果不佳经脑血管造影(DSA)血管内栓塞止血,2例迟发大出血经DSA造影血管内栓塞止血。结论颅底骨折口鼻出血一般经对症治疗可自行停止,大出血患者行双侧鼻腔气囊导尿管+聚维酮碘纱条填塞快速有效,部分出血凶猛难止和迟发大出血患者应及时行介入栓塞治疗。
- 许永刚张帆曹方军张罡黄亮
- 关键词:颅底骨折
- 1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36例,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72例、经皮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25例、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39例。结果钻孔引流术患者治愈67例,复发5例,术后发生颅内积气20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愈20例,复发3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1例;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均治愈,术后残留少量积液、积气8例。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及局限性,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适用范围更广,术后并发症更少。
- 许永刚张帆张罡黄亮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疗效
- 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13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5年
- 危晴天许永刚黄亮刘庆华张帆
- 关键词:脑性盐耗综合征外伤后SYNDROMESALT
-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1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过程、术中技巧等进行综合分析、整理。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切除6例(31.6%),Ⅱ级切除10例(52.6%),Ⅲ级切除3例(15.8%)。16例(随访率84.2%)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其中14例(87.5%)恢复良好。肿瘤复发5例(31.3%),再次手术4例,放弃手术1例。结论正确处理矢状窦,保护中央沟静脉、重要皮层引流静脉及功能区脑皮质,是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病残率的关键。尽可能将受侵犯的硬膜、静脉窦壁及颅骨充分切除,以达到根治。
- 张运良黄亮许永刚孙道发谢均灿
- 关键词:脑膜瘤矢状窦旁显微手术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采用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球囊加微弹簧圈栓塞1例,微弹簧圈加NBCA胶栓塞2例,静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1例。所有病例完全恢复。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经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对部分难治性病例应选择不同途径和材料治疗。
- 许永刚张帆张罡黄亮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可脱球囊
- 中央沟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15%-20%,多为良性肿瘤,手术全切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生存时间。生长于中央沟附近的脑膜瘤多源于邻近大脑凸面、上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因该部位重要的解剖及神经功能,手术全切有一定困难。妥善处理瘤体、瘤周粗大引流静脉,保护重要功能区、中央沟静脉.有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我科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央沟区脑膜瘤15例,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张帆许刚刘光辉刘庆华许永刚黄亮
-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
- 动脉结扎法诱导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运用动脉结扎法诱导大鼠产生颅内动脉瘤 ,建立一种真实可信的疾病模型。方法 选用S D大鼠 (体重 2 0 0~ 30 0g) 4 0只 ,实验组 30只大鼠同时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和双侧肾动脉后支 ;对照组 10只大鼠未给予手术处理。实验组手术一周后 ,两组动物均以 1%盐水替代饮水喂养 3个月。取双侧大脑前动脉 眼动脉 (ACA OA)分叉处组织在光镜下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 2 3只大鼠共发现 5个早期动脉瘤改变 ,其中 4个在动脉结扎对侧 (右侧 ) ,1个在动脉结扎同侧 (左侧 ) ;对照组双侧均未见动脉瘤样改变。结论 该方法诱导的动脉瘤位于颅内 ,且发病部位、形态与病理改变均与临床颅内动脉瘤十分相似。因此 ,该方法建立的颅内动脉瘤模型是研究该病发病机理、影响因素及探索药物或基因治疗的理想选择。
- 张华平叶应湖陈谦学许永刚胡克琦
- 关键词:病理学
- 颅脑钻孔引流术对中老年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颅脑钻孔引流术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颅脑钻孔引流术联合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MOS 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颅脑钻孔引流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迅速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许永刚黄亮张罡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