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源
-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9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初始剂量2.5 mg日2次,每2周增加1次剂量,直至20 mg日2次或最大耐受量为止。用动态心电图分析治疗前后心率、VA和HRV变化,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结果:治疗组用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心率下降、VA减少、心率变异性参数改善(P<0.01);心功能增加亦非常显著(P<0.01)。结论:卡维地洛治疗CHF患者,可降低VA的发生,改善HRV和心功能,从而改善预后。
- 许庆源唐杨章祖秋菊赵凤兰王晓琴
- 关键词:心力衰竭卡维地洛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
- 地尔硫静注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反应的疗效评价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 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反应的效果。方法 5 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者被随机分为地尔硫 治疗组 (D组 ) 30例和毛花甙丙对照组 (C组 ) 2 9例 ,观察用药后的心室率和血压变化。结果 D组用药后心室率从 (14 1± 13)次 min降至 (82± 10 )次 min ,有效率为 93.3% ;C组用药后心室率从(14 2± 15 )次 min降至 (88± 11)次 min ,有效率为 72 .4 %。D组心室率下降和有效率均优于C组 ,P <0 .0 5。最大效应时间D组为 (7.0± 2 .5 )min ,C组为 (10 5± 2 9)min ,P <0 .0 1。地尔硫 治疗组有 2例出现一过性无症状性低血压 ,无需处理。结论 静脉应用地尔硫 能快速。
- 唐杨章祖秋菊许庆源谢义民
- 关键词:心房颤动毛花甙丙
- 抢救农药中毒致阿托品中毒34例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抢救农药中毒致阿托品中毒34例分析周淑1黄旭1许庆源2杨浩3我院近年来抢救农药中毒时引起阿托品中毒34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1988~1994年间,我院共收治农药中毒患者208例,其中引起阿托品中毒34例,占抢救农药中毒的16.3%。其...
- 周淑黄旭许庆源杨浩
- 关键词:急救农药中毒阿托品中毒
- 低分子肝素(栓复欣)治疗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 2000年
- 选择同期入院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栓复欣(治疗组),各4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1)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心电图疗效:治疗组疗效为92.5%,对照组疗效为67.5%,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塞,对照组有2例发展为心肌梗塞,占5%,两组间经X^2检验,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观察期间无1例出血症状,治疗前后测血常规、肝功能、血小板均无明显变化,故认为栓复欣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应用。
- 王晓琴许庆源祖秋菊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疗法低分子肝素疗效
- 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国产)与氢氯噻嗪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3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服用厄贝沙坦150mg日1次与氢氯噻嗪12 5mg日1次和卡托普利25mg日3次与氢氯噻嗪12 5mg日1次 ,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 ,记录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 ,结合实验室检查作安全性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相比 ,血压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 01)。厄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80 6% ,卡托普利组为77 1%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 ,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 05)。结论 :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 。
- 唐杨章许庆源谢义民
- 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受试组(氢氯吡格雷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用药期间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受试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受试组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并改善心电图。
- 许庆源鲁晓
- 关键词:氢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
- 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红细胞变形检测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红细胞变形能力(ED)在高血压发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SOD含量,用核孔滤膜法测定ED,以红细胞滤过指数(DIF)表示。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SOD及ED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高血压的分期不同,其血浆SOD及ED也不同。结论:血浆SOD及ED的变化在高血压的发病、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
- 许庆源唐扬章王晓琴宋延习
- 关键词:高血压超氧化物歧化酶红细胞变形
- 地尔硫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反应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 艹卓 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 5 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者随机分为地尔硫 艹卓 治疗组 30例和毛花甙丙组 2 9例 ,观察用药后的心室率和血压变化。结果 地尔硫艹卓 组用药后心室率从 14 1次± 18次 / min,降至 82次± 10次 / min,毛花甙丙组用药后心室率从 14 2次± 15次 / min,降至88次± 11次 / min,两组最大效应时间前者为 7.0 min± 2 .5 min,后者为 10 5 min± 2 9min,P<0 .0 1,地尔硫 艹卓 组有效率为93.3% ,毛花苷丙组为 72 .4 % ,P<0 .0 5。地尔硫 艹卓 组有 2例出现一过性无症状性低血压 ,无需处理。结论 静脉应用地尔硫 艹卓 能快速。
- 唐杨章祖秋菊许庆源谢义民
- 关键词:地尔硫ZHUO心房颤动毛花甙丙
-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SOD与红细胞变形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氧自由基及红细胞变形,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正常人及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红细胞变形能力(ED)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旨在探讨其在高血压病的发病、发展中的临床意义,从而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指导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①高血压病组:60例均符合1979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肝功能损害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48~72岁。其中,Ⅰ期14例,Ⅱ期30例,Ⅲ期16例,检查前1周停服有关药物;②对照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36~70岁。经查体均未发现心、脑、肺等疾患。 1.2 方法 受试者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SOD含量,ED测定用核孔滤膜法,以红细胞滤过指数(DIF)表示,DIF愈小,ED愈大,DIF愈大,ED愈小。 1.3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及相关性显著性检验。
- 唐扬章许庆源
- 关键词:高血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红细胞变形
- 雷米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抗缺血作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减少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缺血及缺血事件的作用。方法 对 4 0例雷米普利组 (治疗组 )和 38例一般治疗组 (对照组 )于出院前 ,出院后 0 .5、1.0年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检测 (TIB) ,并观察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治疗组TIB在出院后 6个月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出院后 1年 ,治疗组TIB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治疗组缺血相关事件亦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雷米普利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具有长期的抗心肌缺血和减少缺血事件的作用。
- 唐杨章许庆源赵凤兰王晓琴谢仪民
- 关键词:心肌梗死雷米普利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