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夏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前列腺
  • 7篇细胞
  • 6篇增生
  • 6篇前列腺增生
  • 5篇外科
  • 5篇泌尿
  • 5篇泌尿外科
  • 4篇增生症
  • 4篇前列腺增生症
  • 3篇尿道
  • 3篇尿液
  • 3篇肿瘤
  • 3篇细胞因子
  • 3篇腺苷
  • 3篇良性前列腺增...
  • 3篇淋巴
  • 3篇急性
  • 2篇导尿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湘雅...
  • 9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裴夏明
  • 10篇何乐业
  • 8篇龙智
  • 8篇张一川
  • 6篇彭东毅
  • 5篇王国民
  • 4篇孙晓辉
  • 4篇钟狂飚
  • 3篇韩惟青
  • 3篇谢宇
  • 3篇石玄言
  • 2篇戴英波
  • 2篇曾福华
  • 2篇刘志中
  • 1篇黄凯
  • 1篇杨科
  • 1篇叶啟发
  • 1篇蒋先镇
  • 1篇谢宇
  • 1篇蒋志强

传媒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肿瘤药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估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9月,72例BPH患者纳入该研究,按随机、单盲的方法入选PVP治疗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对照组各36例,随访3个月。使用病例报告表记录术前、术中、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相关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冲洗液量、电解质等,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估。结果 13例因失访而剔除,余下PVP组30例及PKRP组29例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冲洗液量、血电解质、住院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PVP组手术时间长于PKRP组(P<0.05),PVP组术中失血量要显著少于PKRP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排尿症状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VP组和PKRP组分别有2例(7.40%)和3例(11.1%)发生尿道狭窄(P>0.05)。结论 PVP是治疗BP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龙智王国民何乐业钟狂飚张一川裴夏明彭东毅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另4检测CD4+、CD8+在人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CD4+、CD8+表达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值(MOD),并采用SPSS13.0对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4+、CD8+的MOD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4+、CD8+的表达较非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明显增高,且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前列腺增生非结节区域CD4+的表达高于结节区,而CD8+表达低于结节区;结节区CD4+/CD8+比值较非结节区明显降低(P〈0.05)。炎症组前列腺增生结节直径〉5mm组的CD4+、CD8+表达高于结节直径≤5mm组,而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BPH组织中的CD4+、CD8+的变化与BPH增生结节的形成、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免疫因素可能在BPH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孙晓辉何乐业张一川龙智裴夏明彭东毅石玄言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膀胱逼尿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逼尿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例BPH患者膀胱逼尿肌标本中TGF—β1和CTGF的表达并检测平均吸光度(MA),依据各临床参数参考值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所有标本均有不同程度的TGF—β1和CTGF表达。前列腺体积(PV)〉50ml组与PV≤50ml组患者逼尿肌中TGF—β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GF在PV〉50ml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V≤50ml组(P〈0.01)。TGF-β1和CTGF的表达量在移行区指数(TZI)〉0.65、残余尿量〉50ml组患者逼尿肌中分别高于TZI≤0.65、残余尿量≤50Ⅱd(P〈0.01),而与IPSS、Qmax和病程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可见TGF-β1与CT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1,P〈0.01)。结论逼尿肌中TGF—β1和CTGF的高表达与前列腺体积、移行区指数及残余尿量相关,提示这些临床参数可作为评估BPH患者膀胱逼尿肌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张一川何乐业龙智孙晓辉王国民裴夏明钟狂飚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一种泌尿外科术后包扎套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术后包扎套,包括套体、套头和尿液瓶,套体的右侧嵌入连接有套盖,套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套头,套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头,接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套盖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
裴夏明
急性炎症环境下大鼠前列腺组织内腺苷和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中腺苷浓度以及TNF-α、IL-10的表达,探讨腺苷与炎症细胞因子在前列腺急性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分为前列腺炎组、茶碱干预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于4、14d处死半数并获取前列腺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IL-10、TNF-α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组织中的腺苷浓度。结果:急性细菌性炎症环境下前列腺组织中不同处理时间的腺苷浓度[(48.38±17.27)、(26.54±11.22)μg/g]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45±0.25)、(0.46±0.29)μg/g]和空白对照组[(0.41±0.23)、(0.43±0.27)μg/g,P<0.05];TNF-α(0.23±0.08、0.21±0.03)、IL-10(0.13±0.03、0.25±0.0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0.07±0.03、0.07±0.01;0.07±0.03、0.07±0.03)、空白对照组(0.07±0.06、0.07±0.06;0.07±0.01、0.07±0.02)显著升高(P<0.05);给予腺苷受体阻滞剂茶碱干预后,与前列腺炎组相比,干预组大鼠的前列腺组织炎症程度加重,组织中腺苷浓度显著升高[(86.64±32.87)、(51.17±22.96)μg/g,P<0.05],TNF-α的表达显著升高(0.37±0.08、0.32±0.06,P<0.05),但IL-10的表达无明显改变(0.12±0.06、0.15±0.06,P>0.05)。结论:腺苷可能通过腺苷受体信号通路调节大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中细胞因子IL-10、TNF-α的表达,影响组织炎症的进程。
龙智裴夏明何乐业戴英波彭东毅张一川石玄言何景良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胞因子
双侧肾上腺转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双侧肾上腺转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68岁男性,因纳差、体重下降2个月,发现双侧肾上腺肿块1天入院。CT提示双侧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行左侧腹膜后肿块切除术,术后病检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肾上腺转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主要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确诊需病理证据,治疗上主要采取以免疫化学治疗为主、结合放疗与手术的综合治疗。
彭东毅裴夏明何乐业
关键词:肾上腺淋巴瘤
腹膜后巨大胃肠外间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膜后胃肠外间质瘤(extral—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s)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例腹膜后胃肠外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系73岁男性,因全身乏力3个月伴右侧腰部胀痛1个月入院,行右侧腹膜后肿块探查术,术后病检回报证实肿块性质为胃肠外间质瘤。结论胃肠外间质瘤临床罕见,需结合临床表现、彩超、CT、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相结合确诊。治疗上仍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辅以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格列卫(甲磺酸伊玛替尼,STI-571)治疗。
裴夏明彭东毅张一川彭圣林何乐业
关键词:间质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不同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以探讨这些危险因素用于判断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的可行性及其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朱帅薛蕾叶明佶曹健戴涛裴夏明韩惟青谢宇
关键词:肾癌预后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发生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AUR)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有无AUR发生的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AUR的患者为164例(29.9%),不伴有AUR的患者为384例(70.1%)。两组患者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移行区体积、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游总比及PSA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病程和移行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PSS、残余尿量、tPSA与AUR发生呈正相关,Qmax与AUR发生呈负相关。结论:发生AUR的BPH患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年龄较大、IPSS值高、Qmax减少、前列腺体积增大、血清PSA升高及残余尿增多等,其中IPSS、残余尿量、tPSA及Qmax可作为预测AUR发生的主要临床指标。
张一川何乐业龙智孙晓辉王国民裴夏明钟狂飚叶啟发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急性炎症环境下大鼠前列腺组织内腺苷和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大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中腺苷浓度以及TNF-α、IL-10的表达,探讨腺苷与炎症细胞因子在前列腺急性炎症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建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组,茶碱干预组,...
何乐业龙智裴夏明戴英波石玄言彭东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