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行勇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菌斑
  • 6篇牙菌斑
  • 5篇细胞
  • 4篇龋病
  • 4篇激光
  • 4篇干细胞
  • 4篇
  • 4篇
  • 3篇神经嵴
  • 3篇
  • 2篇牙本质
  • 2篇牙本质过敏
  • 2篇牙本质过敏症
  • 2篇釉质
  • 2篇釉质脱矿
  • 2篇增殖
  • 2篇增殖潜能
  • 2篇生长活性
  • 2篇糖醇
  • 2篇体外

机构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21篇行勇军
  • 14篇刘鲁川
  • 5篇韩旭
  • 5篇邓蔓菁
  • 5篇曹凌
  • 4篇聂鑫
  • 4篇温秀杰
  • 4篇刘锐
  • 3篇李明哲
  • 2篇王霞
  • 1篇何勇
  • 1篇吕晓宁
  • 1篇张静哲
  • 1篇安建平
  • 1篇张建设
  • 1篇李佳
  • 1篇李爱霞
  • 1篇王金川
  • 1篇彭雅
  • 1篇胡静

传媒

  • 6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西南军医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国外医学(口...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与碘仿纱条填充治疗干槽症疗效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阿司匹林与局部应用碘仿纱条填充的方法对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阻生智齿拔除后发生干槽症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局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7例,碘仿纱条填充法治疗的8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阿司匹林治疗组中6例有效,1例无效。而碘仿纱条填充法治疗组中7例有效,无效1例。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部应用阿司匹林与局部应用碘仿纱条填充法治疗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均具显著临床疗效,但局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的优点。
李明哲行勇军王霞曹凌
关键词:阿司匹林干槽症
激光技术应用于去除陶瓷托槽的研究进展
2012年
自上世纪80代年陶瓷托槽问世至今,由于其美观度较金属托槽优越而受到成人患者和正畸医师的青睐。与不锈钢托槽相比,陶瓷托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抗张强度及更强的粘结强度等优点^[1-2]。随着成人患者的日益增多,陶瓷托槽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陶瓷托槽多为化学粘结,
曹凌行勇军张建设
关键词:激光陶瓷托槽
开展人性化服务 提高口腔医疗护理质量
2008年
王霞李明哲曹凌行勇军
关键词:口腔医疗人文关怀
腭侧与唇侧开髓路径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比较腭侧与唇侧两种开髓路径的上颌中切牙力学性能的差异,研究牙体开髓路径对各层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为设计优化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螺旋CT薄层扫描的人离体上颌中切牙的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Mimics及Abaqus软件辅助建立腭侧和唇侧开髓路径下的两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100 N的模拟静态咬合力,与牙长轴呈45°的方向加载于牙冠腭侧面中1/3与切1/3交界处,比较分析两组模型牙体组织的位移值以及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模拟咬合力作用下,中切牙唇侧开髓方式的最大综合位移、最大唇腭向位移、最大垂直向位移以及最大近远中向位移均略小于腭侧开髓方式,尤其是最大唇舌向位移和最大垂直向位移更为显著,提示唇侧开髓方式对切牙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影响更小。腭侧开髓方式下的中切牙的最大Von Mises应力远大于唇侧开髓方式,而唇侧开髓方式下的中切牙Von Mises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论上颌中切牙两种不同开髓路径的力学性能不一致,唇侧开髓应力性能更趋于合理。
胡静刘入梦彭雅李爱霞行勇军李明哲
关键词: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开髓
一种颅神经嵴源性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和鉴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颅神经嵴源性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sox-2基因从11~12天鼠胚颌突组织中分选所述颅神经嵴源性干细胞。本发明获得的颅神经嵴源性干细胞具有较好的生长活性和增殖潜能,在体外持续传代过程中,干细胞...
聂鑫温秀杰行勇军刘鲁川邓蔓菁刘锐
文献传递
Fgfr2 S252W突变小鼠下颌切牙改变的研究
2013年
目的对比野生型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S252W突变型小鼠下颌切牙表型的差异,探讨Fgfr2功能获得性突变对小鼠下颌切牙的影响。方法将EⅡa-Cre雄鼠与Fgfr2S252W-neo/+雌鼠交配,子代获得Fgfr2 S252W突变小鼠。在出生后56d(P56)取材进行Micro-CT、HE染色及钙黄绿素荧光双标检测,分别检测下颌切牙的大体形态、组织形态及牙齿矿化速率。结果新生突变小鼠即呈现出短颅畸形,56d时表现更为明显,Micro-CT显示突变小鼠的下颌切牙伸长及反畸形明显。HE染色显示突变小鼠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数目增多,形态多不规则,内釉上皮、外釉上皮形成的上皮隔皱缩。钙黄绿素荧光双标检测显示突变小鼠牙本质矿化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小鼠。结论 Fgfr2S252W点突变对小鼠下颌切牙的伸长及反畸形有一定促进作用。
周霞王金川蒲东全行勇军安建平刘鲁川邓蔓菁
关键词: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切牙
神经嵴来源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在牙向分化中的潜能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长期以来,因龋病、牙周病、创伤等原因造成的牙齿缺失对人类造成较大的困扰,包括种植牙在内的各种缺失牙修复方法各有其局限,尚不能完全恢复缺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牙组织工程和牙再生医学的出现提供了一条更为适宜的思路,即重新启...
行勇军
关键词:神经嵴细胞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分子机制
文献传递
牙菌斑钙、磷代谢与龋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04年
摘要牙菌斑是细菌在牙体表面粘附、共聚形成的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其中钙、磷代谢与龋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龋病初始发生时菌斑中细菌产酸,导致菌斑液钙离子浓度升高,而菌斑液矿物质饱和度下降;当频繁摄食碳水化合物后菌斑中钙、磷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致使产酸后菌斑缓冲能力显著下降。因此研究菌斑中钙、磷代谢对阐明龋病病因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牙菌斑钙、磷代谢与龋病相关性研究作一综合介绍。
行勇军刘鲁川
关键词:牙菌斑龋病磷代谢产酸细菌
菌斑液对釉质脱矿和表面超微结构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观察人工菌斑液不同矿物质饱和度(DSEN,DSFA)对釉质表面下脱矿量的变化及其对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而以不同DSEN(0.1~0.5)组成的人工菌斑液为实验组,分别对6组釉质磨片连续脱矿96h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评价各组釉质块脱矿差异,以扫描电镜(×5000)观察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仅在DSEN(0.1~0.3)组发生了典型的釉质表面下脱矿,并且随着DSEN的升高,釉质脱矿量显著下降(P〈0.01),表层微孔数目减少;而DSEN(0.4、0.5)组未见脱矿及微孔,表面为均质样再矿化层覆盖。结论菌斑液不同矿物质饱和度对釉质表面结构变化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表面下脱矿进程。
行勇军刘鲁川韩旭
关键词:菌斑液釉质脱矿共聚焦
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 研究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含有3 %蔗糖、2 %木糖醇的培养基厌氧条件培养变形链球菌,测量培养基的D (60 0 )值和pH值。结果 变形链球菌在木糖醇培养基内生长和产酸均受到明显抑制,在加木糖醇的蔗糖培养基内细菌的生长和产酸也下降。结论 木糖醇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产酸,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防龋甜味剂。
韩旭刘鲁川张静哲行勇军
关键词:木糖醇变形链球菌产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