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黎
- 作品数:7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肌钙蛋白I、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意义被引量:37
- 2012年
- 目的进一步证实血浆肌钙蛋白I(cTNI)、B型钠尿肽(BNP)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所有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入院时均定量检测血浆cTNI、BNP及D-二聚体浓度,必要时6 h后重复检测一次,评估患者死亡与以上指标的关系。结果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有98例患者诊断为急性肺栓塞。随访结束时共有14例(14.3%)患者死亡。cTNI阳性组入院时心率较正常组增快,晕厥、心源性休克(即大块肺栓塞)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年龄及入院时血压值小于正常组(P<0.05)。ROC分析提示BNP取大于226.5 ng/L作为截断点对于死亡的阴性预测值为97.1%,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 0.715~0.942)。D-二聚体的浓度为500~2499 ng/mL、2500~4999 ng/mL、≥5000 ng/mL的三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7.8%、12%和41.2%,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与患者死亡相关因素有心源性休克(OR=2.931,95%CI 0.828~12.521,P=0.000),cTNI≥0.3 ng/mL(OR=1.441,95%CI0.712~4.098,P=0.0043),BNP≥226.5 ng/L(OR=1.750,95%CI 0.690~6.452,P=0.011),以及D-二聚体≥5000 ng/mL(OR=1.275,95%CI 0.762~2.801,P=0.034)等。结论联合检测肺栓塞患者血浆cTNI、BNP及D-二聚体有助于在入院早期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 方建江李波何旭娟夏菁周夷霞蒋黎刘雪兰周挺李增攀徐少博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肌钙蛋白IB型钠尿肽D-二聚体预后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 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以OGTT试验1 h血糖值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低1 hPG组(100例)和高1 hPG组(10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稳态模型指数,分析1 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1 h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1 hPG组比较,高1 hPG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Z分别=-3.41、-3.04、-2.43、-1.98、-2.45,t分别=-3.16、-2.37、-4.25,χ~2=16.50,P均<0.05),2 hCP、3 hCP及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明显降低(Z分别=-2.57、-2.12、-4.96,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 h血糖与TG、TC、LDL、ALT、AST、HbA1c、hsCRP及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0.27、0.28、0.23、0.31、0.28、0.29、0.20、0.18,P均<0.05),与HOMA-β呈负相关(r=-0.4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G、LDL、ALT、HOMA-β及HOMA-IR是1 h血糖的影响因素(t分别=2.17、3.05、5.73、-9.26、4.03,P均<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 h血糖与血脂、肝功能、稳态模型指数及机体炎症反应水平相关,1 h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血糖监测的一个新型指标。
- 孙陆衍张广吾周婷婷蒋黎王芳史梦倩范世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敏C反应蛋白
- 舒洛地特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洛地特治疗组(1粒/次,2次/d)、羟苯磺酸钙治疗组(0.5 g/次,3次/d)及联合治疗组(舒洛地特胶囊1粒/次,2次/d和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次,3次/d)3组,每组各11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降血压、降血糖和基础性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舒洛地特胶囊、羟苯磺酸钙胶囊以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糖、肾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以及ChREBP、Sfrp5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舒洛地特治疗组、羟苯磺酸钙治疗组(91.8%比72.7%比75.5%,χ^(2)=14.659,P=0.001)。治疗后,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明显降低(P<0.05),3组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白蛋白定量(24hUAE)下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上升;且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高于羟苯磺酸钙治疗组、舒洛地特治疗组(P<0.05),舒洛地特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羟苯磺酸钙治疗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上升;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羟苯磺酸钙治疗组、舒洛地特治疗组,舒洛地特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羟苯磺酸钙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降;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舒洛地特治疗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
- 周琳刘伟韩硕蒋黎邱侠
- 关键词:高血压2型糖尿病肾病舒洛地特羟苯磺酸钙
- 血浆B型尿钠肽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价值探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以本院9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定量检测血浆BNP水平,随访至出院后6个月,分析BNP水平变化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的关系,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与BNP水平正常的患者相比,BNP升高的患者发生休克、低氧血症等不良临床事件及死亡的比例明显升高。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BNP水平<226.5ng/L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血浆BNP水平>226.5ng/L的患者(P=0.000)。结论:检测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BNP能在患者入院早期阶段较准确地预测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利于患者的危险分层以及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 何旭娟李增攀方建江刘雪兰李波夏菁周夷霞蒋黎周挺徐少博
- 关键词:预后
- 丙种球蛋白对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收治的118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FA评分[(6.72±1.25)分]、APACHEⅡ评分[(11.19±2.09)分]、WBC[(7.82±1.32)×10~9/L]及HR[(83.29±15.35)次/min]均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显著改善(均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除CD8^+无显著变化外,CD4^+、CD4^+/CD8^+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2组促炎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 周挺方建江李增攀周夷霞蒋黎韩文文董明俊余俊伟袁杰
- 关键词:脓毒症丙种球蛋白免疫状态炎性因子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心、肺、肝、肾、胰腺功能损害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救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77例根据入院30 d时的结局,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中毒患者不同时间心、肺、肝、肾、胰腺功能的多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指标的差异。结果中毒时间及预后是器官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CKMB、LDH、Cr、Amy入院第3天达到峰值;ALT、TBIL、Lactic Acid 1周达到峰值;Pa CO2第3天达到谷值。两组患者的Lactic Acid差异在1周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在各个时间节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重要器官的严重损害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 蒋黎方建江何旭娟夏菁刘雪兰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器官功能
- 早期强化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 89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成对照组(49例)和强化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及其他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在治疗早期(1~5 d内)采用2次/d的强化高压氧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平均昏迷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强化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强化治疗组的平均苏醒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均〈0.05)。结论早期强化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确切,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 蒋黎方建江何旭娟
- 关键词:高压氧迟发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