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维尔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药
  • 1篇饮片
  • 1篇增殖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水提
  • 1篇水提物
  • 1篇迁移
  • 1篇中药饮片
  • 1篇中药注射
  • 1篇中药注射液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增殖
  • 1篇注射液
  • 1篇细胞
  • 1篇腺癌
  • 1篇腺癌细胞
  • 1篇相对零库存

机构

  • 4篇杭州市中医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推拿医...

作者

  • 6篇蒋维尔
  • 3篇王鑫昱

传媒

  • 3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新中医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7S管理在中药仓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7S管理模式在中药仓库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中药仓库管理工作中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中药仓库管理工作中实施7S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效果。结果:实施后药材统计错误、种类错误、药材变质情况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进行7S管理模式,能够增强了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减少管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中药饮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章海彬王鑫昱蒋维尔
关键词:7S管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相对零库存”管理标准下中药智能配发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相对零库存"管理标准下中药智能配发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医院接受中医诊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发药系统,观察组采用"相对零库存"管理标准下中药智能配发药系统,比较两组的发药系统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相对零库存"管理标准下中药智能配发药系统的构建,可极大提高中药房的管理及服务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何君妃蒋维尔王鑫昱
关键词:相对零库存中药
三叶青有效部位抑制肿瘤增殖和迁移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三叶青有效部位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制备三叶青有效部位,将接种于培养板的MCF-7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三叶青有效部位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Ic。值、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迁移距离、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三叶青有效部位5-160g/L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对MCF-7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随着浓度的增大,三叶青有效部位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三叶青对MCF-7细胞增殖的IC50值为(22.35±1.02)g/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当给药浓度为160g/L时,LDH活力明显增加(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经药物处理48h后,随着剂量的增大,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被明显抑制(P〈0.05,P〈0.0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三叶青有效部位作用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和GJM期细胞比例增大,凋亡率升高(P〈0.01)。结论:三叶青有效部位可有效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蒋维尔徐军烈
关键词:肿瘤乳腺癌细胞MCF-7
“遵古炮制”中药的优势与不足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技术的发展,古法炮制中药已存在诸多困难。但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有其独特的先天优势,但面临着产量低下,难以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困境。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姚杏琴王鑫昱蒋维尔
关键词:传统中药
石香薷水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石香薷水提物(MAE)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以达菲作为阳性对照,对MAE抗病毒作用进行评价。采用ELISA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AE可改善感染小鼠的临床症状,减少小鼠死亡数,延长其平均存活时间,升高血清中IL-2、IFN-γ含量。结论:MAE具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并通过调节感染小鼠血清细胞因子从而增强机体抗病毒感染的功能。
徐军烈蒋维尔
关键词:流感病毒IL-2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对策,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涉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处方资料,并对临床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结果:临床因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584例,所占比例为1.79%;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49.14%)及12岁以下的儿童(28.25%);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用药后30 min之内;累及的组织、器官、系统主要有皮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以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潮红、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结论: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部分不合理应用的状况,临床可通过加强引导、合理用药、规范给药、培养意识等措施,提高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蒋维尔徐军烈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