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斌波

作品数:460 被引量:340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6篇专利
  • 8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9篇化学工程
  • 21篇理学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电子电信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3篇反应器
  • 93篇乙烯
  • 84篇催化剂
  • 75篇催化
  • 66篇烯烃
  • 57篇丙烯
  • 42篇流化
  • 41篇聚乙烯
  • 38篇流化床
  • 34篇共聚
  • 30篇聚烯烃
  • 26篇烯烃聚合
  • 25篇乙烯聚合
  • 25篇流化床反应器
  • 24篇甲醇
  • 21篇化合物
  • 19篇共聚物
  • 18篇气固流化床
  • 17篇移动床
  • 17篇声波检测

机构

  • 458篇浙江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宁波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杭州双安科技...
  • 1篇抚顺石油化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扬子...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河北省特种设...
  • 1篇国家能源集团...
  • 1篇浙江大学杭州...

作者

  • 459篇蒋斌波
  • 427篇王靖岱
  • 427篇阳永荣
  • 360篇黄正梁
  • 290篇廖祖维
  • 194篇杨遥
  • 183篇孙婧元
  • 69篇范小强
  • 61篇蒋云涛
  • 51篇叶健
  • 43篇历伟
  • 42篇訾灿
  • 39篇陆飞鹏
  • 37篇严丽霞
  • 34篇张擎
  • 33篇任聪静
  • 31篇柳莺
  • 31篇冯翔
  • 31篇胡东芳
  • 28篇张浩淼

传媒

  • 22篇化工学报
  • 15篇浙江大学学报...
  • 7篇石油学报(石...
  • 6篇高分子学报
  • 3篇化工进展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化学反应工程...
  • 3篇第五届全国化...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广东化工
  • 2篇第六届全国化...
  • 2篇第五届全国超...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管理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2篇2024
  • 19篇2023
  • 25篇2022
  • 46篇2021
  • 37篇2020
  • 32篇2019
  • 20篇2018
  • 33篇2017
  • 34篇2016
  • 46篇2015
  • 19篇2014
  • 33篇2013
  • 21篇2012
  • 20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4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神经元网络在测定流化床内粒径分布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基于频谱分析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建立了流化床内粒径分布的检测方法。以某塑料厂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例,以粒径为0.12、0.17、0.30、0.50、0.74、1.21和2 mm等7种颗粒作为目标粒径,训练后的网络对这7种粒子进行自拟合的误差最高为5.9%,对混合颗粒进行拟合的误差最高为8.1%。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测量流化床内的粒径分布是可行的。
李晓东黄正梁刘诚午王靖岱阳永荣蒋斌波
关键词:神经元网络流化床粒径分布
铁系双亚胺基吡啶配合物/MAO体系催化乙烯齐聚制备α-烯烃中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乙酰丙酮铁和双亚胺基吡啶类配体组成的配合物为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以混合己烷为溶剂,在0. 3 m3高压反应釜中开展了乙烯齐聚制备α-烯烃的中试研究,考察了其放大效应,重点对釜内压力、温度、乙烯瞬时流量、累积流量和催化剂活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对齐聚产物进行离心分离和精馏分离,确定出了合理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活性高达7. 7×107~1. 03×108g/mol·h·MPa,合成的液相产品中,C6~C24α-烯烃含量为77%~81%,α-烯烃选择性大于97%,与实验室水平基本相当。
郑来昌王如文蒋斌波李化毅
关键词:MAO乙烯齐聚Α-烯烃中试研究
一种热泵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烯酯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烯酯的方法和装置,将富含乙酸乙烯酯的物料送入由脱轻组分塔和脱重组分塔构成的精制系统精馏分离。通过将脱轻组分塔和脱重组分塔中的至少一个塔塔顶气的至少一部分引出,塔顶气与换热介质换热后,...
范小强王靖岱任聪静尤潇楠杨遥黄正梁阳永荣蒋斌波陈言溪吴傲从文杰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高压烯烃聚合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烯烃聚合的方法。乙烯或乙烯及其共聚单体在压力范围100MPa‑400MPa和温度范围100‑400℃的条件下,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的反应体系下,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控制反应釜的平均停留时间不小于反...
蒋斌波陈湛旻阳永荣王靖岱廖祖维黄正梁孙婧元杨遥马玉龙
文献传递
一种生产低密度聚乙烯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低密度聚乙烯的方法及装置。高压乙烯和引发剂采用多股进料方式,一股乙烯物料进入釜式反应器的顶部电机室,确定引发剂注入点高度位置及其结构排布,并调控不同位置注入点乙烯进料量的比例分配;调节反应器乙烯进料量...
廖祖维陈美黄正梁王靖岱蒋斌波阳永荣郑海俊范小强陈毓明胡东芳屠高女
文献传递
一种含有长乙烯链段的乙丙共聚弹性体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长乙烯链段的乙丙共聚弹性体及制备方法。所述烯烃弹性体中橡胶相的质量占比小于80wt%。所述弹性体的乙烯单元占比大于20%,弹性体中的乙烯数均序列长度大于3。本发明得到的弹性体中乙烯平均序列长度较长。与...
蒋斌波孙云昊孙婧元蒋超黄正梁杨遥廖祖维王靖岱阳永荣
一种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生产丙烯的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生产丙烯的工艺,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分为A、B两个区域,区域A内设有催化剂A,区域B内设有催化剂B;生产丙烯的工艺为:将原料气1通入区域A中,与催化剂A接触反应,生成一次产物流;再将原料气2与...
王靖岱王中仁廖祖维蒋斌波黄正梁阳永荣季来军蒋云涛严丽霞陆飞鹏冯翔
文献传递
液体抗溶剂结晶制备聚碳酸酯微细粒子的研究
2005年
采用液体抗溶剂结晶(以无水乙醇为抗溶剂、三氯甲烷(氯仿)为溶剂)制备聚碳酸酯(PC)微细粒子.运用了透射电镜(TEM)、气体吸附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来表征粒子的形貌、比表面积、粒径和粒度分布以及物质结构等.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条件下,可制备平均粒径为266~712 nm的聚碳酸酯微球,且粒径分布均匀.通过气体吸附分析可知:PC微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36~51 m2/g).对加料速率、料液质量浓度、结晶温度等因素的考察说明以上各影响因素对PC粒子粒径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表明,反向加入、较快的加入速率、一定的体积比合适的料液质量浓度以及较低的结晶温度均有利于PC的细化.
黄捷蒋斌波王晓辉陈纪忠
关键词:聚碳酸酯微细
一种保持聚烯烃反应器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聚烯烃反应器稳定性的方法。在气相法冷凝态操作模式下计算催化剂颗粒进入流化床后的运动参数,结合颗粒的运动特性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特性得到催化剂所持液体的最短蒸发时间;并通过催化剂的选择,和/或催化剂进料浓...
孙婧元王皓雅王靖岱范小强黄正梁杨遥田思航蒋斌波廖祖维阳永荣
文献传递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包括:丁烯/乙烯共聚物;和己烯/乙烯共聚物,优选地,所述丁烯/乙烯共聚物和所述己烯/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0.05‑0.5):1,优选为(0.1‑0.3):1,最优选为(0.1‑0.2):1。...
蒋斌波李羽吴斌斌崔宇辉王靖岱孙婧元阳永荣吴文清黄正梁韩国栋杜焕军杨遥李孝博廖祖维刘焕毅安宝玉薛绍利宋红陈湛旻叶姝瑶俞彬彬王洁李存军程佳楠
文献传递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