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震
-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塑料超声焊接头熔化状态与强度被引量:5
- 2001年
- 对塑料超声焊接头熔化状态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焊接接头熔融体温度、粘度、剪切速率等材料物理参数的测试分析发现,焊接压力和振幅对接头熔化层的尺寸及流动状态影响很大,随焊接振幅和焊接压力的增大,塑料熔融体的温度提高,粘度减小,熔化层的厚度而减小.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接头的组织形貌,发现接头熔化层组织具有明显的熔体流动方向性,焊接振幅和焊接压力越大,熔体剪切速率越大,接头熔化层内组织取向越明显.接头剪切和弯曲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接头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为获得合适熔化层厚度和组织取向程度,必须合理选取焊接工艺规范,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焊接接头质量.
- 闫久春周玉生董震杨士勤周福洪
- 关键词:接头质量剪切速率熔体粘度
- 塑料超声波焊接负载阻抗模型及实时检测被引量:2
- 1999年
- 从声学理论出发,分别对塑料超声波焊接声学系统各部分进行建模,并根据边界振速连续原则,建立了反映声学系统输入端电参数与输出端机械量之间关系的等效四端网络模型。为实现焊接过程声学系统负载阻抗的测量,本文还研制了超声波电参数在线检测系统,并在不同焊接工艺下对聚苯乙烯标准焊接试件进行了在焊过程负载阻抗检测。结果表明焊接过程声阻抗的变化与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状态的变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为焊接过程质量监测及实现焊接过程实时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 董震闫久春耿雪霏
- 关键词:负载阻抗
- 塑料超声波焊接过程及质量研究 Ⅱ焊接接头熔化膜厚度计算模型被引量:3
- 1999年
- 利用流变学基本理论 ,对焊接过程平衡阶段熔化膜的流动形态进行了理论分析 ,分别导出了工艺参数对熔化膜厚度和熔体剪切速率影响的计算公式 ,测量结果表明 ,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际结果一致性较好 .
- 闫久春周玉生董震杨士勤
- 关键词:超声焊接
- 塑料超声焊接接头温升率的有限元模拟计算
- 波在粘弹性体中能量的转换机理,给出了塑料超声焊接接头处产热的计算公式,同时结合热传导方程和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塑料接头导能筋处的温度和温升率,这有助于建立合理的焊接工艺规范和分析焊接机理。
- 闫久春董震杨士勤
- 关键词:超声焊接塑料
- 压力可变的超声波塑料焊机被引量:7
- 1999年
- 对超声波塑料焊接过程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焊接接头经历熔化开始、铺展、熔融层形成、熔融物挤出及接头凝固不同阶段中 ,压力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传统焊机的压力不变模式使得焊接工艺很难优化。为此本文利用VEP3 1 2压力控制型电气比例阀在能量模式控制的超声焊机基础上 ,首次实现了压力在焊接过程中的可变调节 ,使得焊机能够优化焊接压力 ,从而为接头质量优化奠定了硬件基础。
- 田修波杨士勤阎久春董震
- 电压拓展区弱磁运行的感应电机高速控制方法
- 电压拓展区弱磁运行的感应电机高速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感应电机高速弱磁控制方法中的电压闭环弱磁控制在电压拓展区的动态性能差,并且直流母线电压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它首先设置电压调整参数k<Sub...
- 于泳董震徐殿国董清华张旭
- 文献传递
- 超声波焊接中电参数的在线测试被引量:3
- 1999年
- 超声波加工中其电量具有高压、高频、非正弦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在线状态下快速测量这些参数(V、I、W、f、φ)的方法,测量结果具有数字直读及脉冲输出的功能并可进行控制,使加工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也为音频、高频电参数测量提供了一种测量仪器。
- 顾洪涛赵永平闫椿董震
- 关键词:超声波焊接电参数塑料
- 功率超声电信号的实时检测被引量:3
- 1999年
- 针对功率超声电信号高频高压且带有波形畸变的特点,本文研制了一种超声频电信号检测系统,可以对超声过程中功率、电压电流有效值、相位差及频率信号进行快速准确的实时检测,而且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记录、分析处理。这为实现功率超声过程实时监控奠定了基础。
- 李国良闫久春董震董震
- 关键词:功率超声实时检测
- 电压拓展区弱磁运行的感应电机高速控制方法
- 电压拓展区弱磁运行的感应电机高速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感应电机高速弱磁控制方法中的电压闭环弱磁控制在电压拓展区的动态性能差,并且直流母线电压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它首先设置电压调整参数k<Sub...
- 于泳董震徐殿国董清华张旭
- 文献传递
- 复杂工况下感应电机多约束高速运行技术研究
- 高精密工业场合对数控机床的生产工艺和效率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其技术核心是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的“高速及超高速化”。感应电机具有结构成熟、调速范围宽、可靠性高、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驱动系统中。但高档数控机床的多...
- 董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