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
- 作品数:24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老年人应用胺碘酮早期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被引量:4
- 2007年
- 荀丽颖李树仁董洁索云锡
-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肺纤维化
- 高热 昏迷 腹水 低钠血症 糖尿病
- 2002年
- 吕妍琨刘刚董洁夏岳刘坤申
- 关键词:高热昏迷腹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呈ST段压低的Q波心肌梗死
- 2001年
- 刘刚董洁夏岳吕妍琨刘坤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ST段压低Q波心肌梗死
- 带膜支架成功封堵胸腹主动脉夹层瘤一例
- 2003年
- 李树仁齐晓勇吕伯男谷剑董洁
- 关键词:带膜支架主动脉造影血管造影
- 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及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水平及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根据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指数(HOMA-IR)将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HOMA-IR≥5为胰岛素抵抗组72例,HOMA-IR<5为非胰岛素抵抗组56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于发病后24h内行PCI,并于术中行心肌灌注分级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分别于PCI术前、术后即刻、30min、4h、12h、24h、48h、72h、7d取外周静脉血,编码血浆标本,在-80℃条件下保存,分批检测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并连续观察PCI术前、后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水平、内皮素水平变化:胰岛素抵抗组各时间点较非胰岛素抵抗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的比率变化:128例患者均行PCI治疗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依据TIMI分级标准,造影显示术后两组患者TIMI3级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分析显示:非胰岛素抵抗组56例患者中有53例(94.6%)心肌组织灌注良好,可达TMPG2~3级,胰岛素抵抗组72例患者中有53例(73.6%)心肌组织灌注良好,可达TMPG2~3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会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及心肌组织灌注。
- 董洁齐晓勇董涛荀丽颍李树人李俊勇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胰岛素抵抗
-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大量心包积液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女,20岁。主因眼睑水肿1个月,全身水肿20 d,加重1周入院。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水肿,伴有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恶心,20 d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并逐渐蔓延全身,晨起时重,无胸闷及心前区疼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发热及咳嗽,
- 高改英马博清董洁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包积液
-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内皮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 2007年
- 对52例冠心病患者和16例对照组行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SI)、内皮素(ET)、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测定及冠脉造影检查,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FSI、ET、vWF明显升高,ISI明显下降(P均<0.01);冠心病组血浆ET、vWF与ISI呈显著负相关(P<0.01);ISI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ET、vWF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并与冠脉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密切相关。
- 荀丽颖孙占用齐晓勇李树仁董洁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胰岛素抗药性内皮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冠状血管造影术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亚急性闭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1例
- 2005年
- 董洁齐晓勇李树人赵勇军党懿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栓形成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家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家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MI后心衰模型组、BMSCs移植组。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兔AMI后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5-氮胞苷诱导、DAPI进行细胞标记。经透射电镜观察5一氮胞苷诱导的BMSCs。在AMI后14~21d时,开胸移植自体BMSCs。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功能。采用ELISA检测血清MMP-9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于28d检测心肌组织NF-KB、MMP-9mRNA表达。结果①细胞移植后28d,AMI后心衰模型组左室舒张未内径(EDD)明显超过正常对照组及BMSCs组,EF及Fs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BMSCs组(P=0.005)。②手术后7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MI后心衰模型组、BMSCs组的血清MMP-9的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移植后28d,BMSCs组的血清MMP-9的浓度比AMI后心衰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③BMSCs组心肌组织NF-KB、MMP-9mRNA表达比AMI后心衰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④细胞移植后28d时,EF与MMP-9呈负相关,与心肌NF-KB呈负相关。结论家兔自体BMSCs心肌移植可以抑制NF-KB活化,降低MMP-9mRNA表达,减轻左室重塑,改善AMI后心功能。
- 李树仁王天红刘东霞张素巧乔建晶胡炜荀丽颖郝淸卿苑可心吴迪董洁齐晓勇
- 关键词:心肌重塑心肌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
- 经冠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改善左室重构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不同干细胞移植对心室重构影响的机理。方法以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通过球囊导管压迫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小型猪AMI动物模型。在AMI 90 min时,经冠状动脉腔内进行自体BM-MNC和MSCs移植。于术前及干细胞移植后28 d,观察心功能、心肌微血管计数、心肌核因子_KB、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与心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术后28 d,BM-MNC组、MSCs组EDD均明显低于AMI模型组(P=0.005),EF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01;P=0.0017)。(2)BM-MNC移植组血管数比梗死组及MSCs组增加(梗死区P=0.000 1,边缘区P=0.000 1)。(3)BM-MNC组及MSCs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比梗死模型组减少(梗死区P=0.000 1,梗死边缘区P= 0.000 1,正常区P=0.005 2)。(4)BM-MNC组及MSCs组NF-_KB阳性率比单纯AMI模型组显著降低(P=0.001)。(5)梗死模型组、BM-MNC组以及MSCs组的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的VEGF基因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的相比增加(梗死区P=0.0001;梗死边缘区P=0.000 1)。BM-MNC及MSCs移植组,心肌梗死区的bFGF基因表达量比梗死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00 1)。LVEF与心肌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0.441 1,P= 0.027 3),与心肌NF-_KB负相关(r=-0.579 6,P=0.000 6);与梗死区、边缘区血管数正相关(r=0.775 0,P=0.000 3);与VEGF表达正相关(r= 0.565 1,P=0.018 1);与bFGF表达正相关(r=0.573 5,P=0.016 1)。结论经冠脉自体BM-MNC及MSCs移植均可减轻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增加心肌血管数量,增加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VEGF及bFGF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心功能的改善与干细胞移植后增加心肌血管数量、增加心肌VEGF及bFGF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减少心肌组织NF-_KB水平有关。
- 李树仁齐晓勇张建清胡福莉孟寸良刘会良王天红党懿李英肖郜利会靳福昌吴迪董洁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细胞移植心室重构